天富能源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天富能源(600509)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報告期內,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及行業政策影響對公司電力業務產生較大影響。受煤炭價格上漲、區內環保減煤政策及電價下調等因素的不利影響,使得公司利潤出現較大虧損。2019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8.94億元,同比減少1.24%;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4.13億元,同比減少934.34%;實現每股收益-0.3590元/股,同比減少0.4020元/股。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區內大工業用戶用電需求因產能下降而出現下滑,使得公司供電量較去年同期減少8.57億千瓦時,同比減少6.93%;報告期內,受電價下調及市場原因導致的用電結構調整,使得公司平均售電單價有所下降,減少了公司電力業務收入。

同時,因新疆區域內煤炭行業受環保限產等宏觀因素的影響,煤炭供應總量限制,使得區內煤炭及運輸價格持續上漲,導致公司報告期內發電燃料成本較去年大幅增長;本地區因環保減煤

的要求,對公司8-12月的供電量進行約束,使得公司火電機組發電小時數較去年同期下降403小時,自發電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1.47億千萬時,同比減少8.10%。為滿足區內電力需求,公司外購國網電量較上年同期增加110.11%,大大增加了公司購電成本。

受上述因素的共同影響,報告期內公司電力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9.34%,電力業務成本較上年同期增加0.74%,致使公司利潤出現較大虧損。

報告期內,公司供熱面積較上年有所增長,使得公司以面積計價的採暖收入有所增加,較上年同期增加5.83%。通過加強了能耗管理和精準調度,使得供熱單耗及綜合熱損耗較去年有所下降。2019年度公司總供熱量2002.19萬吉焦,較上年同期下降0.29%。但由於區內煤炭及運輸價格持續上漲的因素,使得公司供熱成本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12.32%。

報告期內,公司燃氣產業緊跟政策調整及市場變動,推行更為積極的營銷策略,多措並舉的增供擴銷,並進一步擴展工業用氣領域的市場佔有,保持了公司燃氣業務的高增長率。報告期內,公司完成天然氣供氣量總計21,639萬方,同比增長19.78%;其中車用氣較上年同期增長15.65%,工業用氣較去年同期增長90.50%;實現天然氣業務收入4.92億元,同比增長35.71%。

針對市場經營及政策環境的種種不利因素,報告期內公司進一步強化精細化管理,嚴控成本增長。科學統籌規劃煤炭採購工作,通過調整煤炭庫存計劃,增加煤炭低價的淡季儲煤,加強公

鐵聯運等方式,儘量削減煤炭及運費上漲對公司成本利潤的不利影響。

通過優化調度及技術改造,使得全年公司供電標煤單耗在火電機組發電效率偏低的情況下僅比上年增加0.83%,供電線損率較上年下降0.09個百分點;供熱單耗較上年減少0.0381吉焦/平方米,熱損耗率較上年下降6.08個百分點。

通過積極協調爭取電力交易中的下網清潔能源配額,綜合降低公司外購電成本;通過藉助國企改革的“政策東風”,完成垃圾焚燒發電與肯斯瓦特水利發電的股權置換,進一步增加公司水

力發電裝機容量,強化流域綜合調度,提高水電機組效率,綜合降低發電成本;公司多方尋求疆

內氣源補充,保障我司氣源的穩定供應,從而平抑上游供氣季節性價格波動對公司成本管控的不

利影響。

作為電力上市公司,在保障地區能源供應的充足、安全的同時,公司繼續強化環保主體責任,加強環保業務統籌管理。通過技術創新及環保改造,2019年公司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減少16.30%,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減少12.50%,煙塵排放量同比減少53.70%,全面完成兵團下達的減排任務指標,為公司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面對國內貨幣政策收緊,市場利率加劇波動等嚴峻考驗,公司嚴控金融風險,並根據利率市場情況及時與債券投資人溝通聯繫,合理調整債券存續期利率,順利完成公司債券付息、回售等

工作。根據公司資金需要制訂中遠期規劃,並開展多種融資方式,保障公司運營資金需求,節省

財務費用。報告期內公司完成了第四期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工作,募集資金80,957.00萬元;強化資金管理,合理統籌銀行信貸及各類短期融資工具,有序安排公司各類債務到期清償工作,切實防範違約風險;通過資金池理財,票據業務及債務置換等手段,綜合降低公司財務費用,提高公司資金運用的效率。

二、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計劃發電量170.55億千瓦時,實際完成發電量130.09億千瓦時,同比減少8.10%,完成全年發電計劃的76.28%;計劃供電量165.04億千瓦時,實際完成供電量125.53億千瓦時,同比減少6.39%,完成全年供電計劃的76.07%;計劃供熱量2,350萬吉焦,實際完成供熱量2,002.19萬吉焦,同比下降0.29%,完成全年供熱計劃的85.20%;計劃供天然氣量18,525萬方,實際完成供天然氣21,639萬方,同比增長19.78%,完成全年供氣計劃的116.81%。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收入48.94億元,同比減少1.24%;實現利潤總額-4.25億元,同比減少701.4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13億元,同比減少934.34%;基本每股收益-0.3590元,較上年減少0.402元。(合併報表數)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2019年,全國電力生產運行平穩,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全國全社會用電量7.23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5%;全國人均用電量5161千瓦時,人均生活用電量732千瓦時。2019年,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為3825小時,同比下降54小時。2019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東北、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餘;華北、華東、華中、南方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電力消費主要特點有:一是第一產業用電量平穩增長。2019年,第一產業用電量780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5%。其中,漁業、畜牧業用電量分別增長8.2%和5.0%。第一產業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1.1%,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0.05個百分點。

二是第二產業及其製造業用電量保持中低速增長。2019年,第二產業用電量4.94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1%;各季度增速分別為3.0%、3.1%、2.7%和3.5%。第二產業用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68.3%,比上年降低0.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47.9%,拉動2.1個百分點。製造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2.9%,其中,四大高載能行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2.0%,其中建材行業用電量增速為5.3%,黑色行業用電量增速為4.5%,化工行業用電量與上年持平,有色行業用電量增速為-0.5%;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4.2%;消費品製造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2.2%;其他製造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6.3%。

三是第三產業用電量保持較快增長。2019年,第三產業用電量1.19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9.5%,各季度增速分別為10.1%、8.6%、7.7%和11.8%。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增長16.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用電量增速均在10%以上。

四是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中速增長。2019年,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02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7%;各季度增速分別為11.0%、7.7%、1.2%和3.7%。分城鄉看,城鎮居民、鄉村居民用電量分別比上年增長5.5%和5.9%。

五是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合計超過50%。2019年,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分別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5和0.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3.1%和17.9%,兩者合計達到51.0%,其中第三產業貢獻率比上年提高10.1個百分點。

六是西部地區用電量增速領先。2019年,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分別比上年增長3.6%、4.5%、6.2%、3.7%,佔全國比重分別為47.2%、18.7%、28.3%、5.8%,全國共有28個省份用電量實現正增長。

預計2020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分區域看,預計華北、華中區域部分時段電力供需偏緊;華東、南方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東北、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餘。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2億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投產8700萬千瓦左右。預計2020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1.3億千瓦,增長6%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合計9.3億千瓦左右,佔總裝機容量比重上升至43.6%,比2019年底提高1.7個百分點左右。(信息來源: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

(二)公司發展戰略

公司將牢記作為新疆兵團綜合能源企業的使命,秉承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結合兵團國企改革東風,公司將持續調整並集中全部資源及資金強化主業發展,統籌調配,精細管理自身多種能源優勢,夯實向城市綜合能源服務平臺的基礎,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助力,實現與地區經濟共同發展。公司將利用新疆地區資源優勢,持續加大電源、電網及天然氣管網站點建設規模。堅持綠色環保、安全高效發展理念,不斷增大在清潔能源領域的投入,調整能源供給結構,提高能源綜合利用率,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運行水平,提升公司品牌價值。

公司將堅持“走出去”的發展思路,一方面進一步加強成本及能耗管控,向管理要效益,鞏固“能源價格窪地”優勢;另一方面依託公司長期多能源聯網調配協作的先進運營模式,積極探索綜合能源服務的供能模式,將公司營業區域進一步向疆內其他區域擴展,全面帶動公司相關產業快速發展,提升公司業務規模及收入水平。

公司將根據經營及產業調整的需要,優化公司資金使用效率,併科學統籌謀劃,保證融資渠道的通暢性和有效性,綜合降低公司財務成本,增厚企業利潤。

公司將依託自身規模化能源生產運營及多種能源綜合調度的優勢,進一步向公司營業區外進行技術輸出和管理輸出,並帶動公司主業向外延伸發展,提升公司的收入及品牌影響力。

綜上所述,公司將充分結合自身優勢,推動產業升級及規模提升,謀求新的增長點,為股東提供持續並滿意的投資回報。同時堅守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為員工提供一個和諧、有挑戰性並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環境,持續打造一個值得信賴的企業品牌。

(三)經營計劃

2020年度計劃發電量172.03億千瓦時,供電量160.15億千瓦時,供熱量2,150萬吉焦,供天然氣20,700萬方,電、熱費回收率不低於98%,基本建設項目投資計劃合計127,736萬元,設備檢修項目投資計劃合計7,619萬元;技改項目投資計劃合計4,626萬元,外購電量不超過4.09億千瓦時,購電單價不超過國家電網公司下網單價。(本經營計劃並不構成公司對投資者的業績承諾)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1、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宏觀經濟波動及將影響工業企業產能,進一步影響公司營業區內企業用能需求,加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的影響,營業區內工業企業需求變動將對公司經營效益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2、政策性風險

考慮國家進一步降低工商企業經營成本政策以及新疆持續推行“打造能源價格窪地”的招商引資政策,本地區各類能源價格不排除進一步小幅下降的風險;以及不斷趨嚴的環保要求,公司環保投入及費用支出也將進一步增加,相應影響公司經營效益;

3、經營性風險

作為能源企業,上游煤炭及天然氣等原材料成本在公司生產經營成本中的佔比較大。未來上游煤炭及天然氣價格波動將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公司經營業績;

針對上述風險,在未來的經營和發展過程中,公司進一步加強精細化管理,減少不必要的非經營性支出。不斷通過提質升級,合理調配可控裝機發電出力,最大可能提升電力運營效率,綜合降低生產成本及損耗;公司將積極協調政府及大工業用戶,推進落實大工業用戶電價調整,引導電價迴歸合理區間,提升公司平均售電單價;公司將進一步加強能源需求預測,做好煤炭及天然氣市場分析和採購策略研究,超前籌劃季節性儲備;公司將積極協調本地政府調整區內煤炭用量分配向公用電廠傾斜,發揮公司大機組、高效率的優勢,以提升公司自發電量;積極參與疆內及疆外電力市場交易,尋求增量市場以打破供電區域對公司電力供應總量的限制;統籌安排外購清潔能源計劃,積極籌備接帶區內新增光伏電力上網,綜合降低公司電力外購成本。

此外,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推進,公司將持續對部分盈利性較差、折舊較大的重資產進行處置,同時持續對長期虧損、盈利性不高的非主業子公司進行清理,減少公司虧損點,盤活存量資產用於主業發展。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1、主營業務自然壟斷優勢

公司在石河子地區擁有獨立的營業區域,現已建成覆蓋石河子地區全境獨立電網及完備的輸變電體系,並已建成覆蓋石河子市全境的集中供熱管網和城市天然氣管網;公司具備長期穩定高

效的網內調度運營經驗,電、熱、天然氣三大主業在石河子地區處於天然壟斷地位。

供電業務:公司為石河子市地區唯一合法的電力供應商,擁有獨立的供電營業區域及區域電網,供電業務不受國家電網公司控制,獨立運營。目前,公司營業區域內已由220KV、110KV、35KV、10KV多等級輸配電線路組成的電網體系,能夠充分滿足營業區內工、農、商業及居民生活用電,充分保證了公司在石河子地區電力銷售市場的獨佔性。

供熱業務:公司目前已基本整合石河子市區的供熱市場,依託“熱電聯產”的生產方式實現了全城市的集中供熱。公司通過調整熱源及熱網網架,採用多能源統一調控、分佈式變頻技術及

信息化全網熱平衡調控的方式滿足城市工商業用熱及居民冬季採暖需求,並不斷降低供熱單耗。

此外公司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樹立品牌價值,保持並持續提高石河子地區供熱市場佔有率。

天然氣業務:公司己建成並擁有覆蓋石河子市區全境的天然氣管網,管網長度超過700公里。目前公司天然氣業務已不再侷限於石河子一地,在疆內的沙灣縣、昌吉州、五家渠市、奎屯市、博樂市、克拉瑪依市、伊犁地區、鐵門關市等地擁有了多座加氣站及城市天然氣管網,並持續加大工業天然氣的推廣力度,天然氣業務呈快速發展態勢。

2、地區發展帶動優勢

八師石河子市是兵團乃至全新疆自治區工業化進程開展最早的城市之一,工業基礎設施完備,產業工人基數較大,加之在教育、城市化建設等方面的多年不斷投入,使得第八師石河子地區經

濟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明顯高於新疆兵團其他師市,在人口結構、教育水平、基礎設施、社會穩

定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優勢。作為基礎能源提供者,公司各項業務發展均從中受益,同時也積累了

大量高素質、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才及管理人才,公司員工組成結構科學合理,為公司進一步

發展和業務擴張做好了儲備。

3、高度社會責任感提高公司品牌價值

作為基礎公用事業類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長期以來保持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環境保護意識。公司所屬電廠各類汙染物排放均符合或低於國家相關標準,部分機組已提前達到超淨排放

標準,公司後續並將進一步推動技術升級,向近零排放邁進。近年來,公司響應國家環保政策,投入大量資金用於開展煤場封閉、發電機組的脫硫、脫硝、超低排放及節水消白煙等環保措施改

造,並響應師市“藍天工程”的號召,有序推進“上大壓小”,推行減煤供電方案,儘量減輕環

境汙染。

作為城市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和市場獨佔者,公司一直以盡力滿足營業區內的用電、熱、天然氣需求、服務客戶為己任,保障區內電網、熱網及管道天然氣的安全、穩定運營。同時,近年來

公司結合綜合性城市能源服務平臺的發展戰略,結合互聯網的發展理念,不斷拓展公司為用戶服

務的平臺渠道,強化服務的便捷性和有效性,整體提升了用戶滿意度。公司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

意識得到了當地政府、用戶及居民的信任和讚揚,有利於公司品牌核心價值的提升和推廣。

4、公司獨特經營模式優勢

公司集多種能源於一身的獨特經營模式,及多年的電、熱、天然氣網絡調度運營經驗累積,使得公司具備了成為城市綜合能源服務平臺的條件。在確保公司在石河子地區市場獨佔性的同時,也使得此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複製性。基於石河子市在兵團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地位,使得公司

有能力及條件主導與周邊師域電網、熱網及天然氣管網的合作融合,尋求突破營業區域限制,開

展更廣域的能源調度運營,綜合提升公司持續發展潛力及盈利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