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者/平凡练家人

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作为一名合格的学生不仅需要在学习上名列前茅,而且还得全面发展、全方位提高自己的能力。

为祖国的发展、为祖国的强大,储备新知识,将来更好的为祖国永屹立于世界贡献和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本领!

近几年来,中国已经凭借自身的稳步发展和综合实力,走向国际化舞台,并参与国际上重大事件。发挥着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世界国际“大舞台”的各领域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重要参与!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

保障孩子各领域均衡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

从国家再到个人,特别是现在的学生,更应该从小就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感。国家的建设与强大,需要不断更新新的人才来奠定基础。面对日益竞争的社会,每天日新月异的变化,对祖国“花朵”的培养更是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孩子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的共同协作与努力:

家庭需要父母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学校需要老师发挥教书育人的知识传授,

社会需要大众发挥辩识事物的帮助与引导!

德的培养与发展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

德育教育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孩子全面发展中的“德”是排在首位的,由此可见其重要作用。“德才兼备”也是把“德”字放在首位,再次说明孩子需要具备“德”的品行,方能行有所止。

“德”即是思想品德、行为道德、礼貌谦卑,它是衡量一个人的基本标尺。为人处世的第一印象,就能体现其品德。

学校可以通过思想品德课,给予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从知识的汲取中,了解、知晓“德”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头脑树立好的品德、道德等良好的品行养成以及行为习惯养成。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

从小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学习

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从孩子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并引导孩子在实践中发挥德的运用。比如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做义工、自愿者等一些有益的事。父母带领孩子以身作则的在现实中发挥“德”的魅力,让孩子通过亲身参与、体验,进一步加深其德育教育的意义!

社会中有很多吸引孩子的不良事物,比如网络游戏、电子产品。我们作为社会大众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帮助孩子们树立、传递好的道德观念,正确引导对这些不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事物的辩识,强化并创造绿色网络空间,促进孩子道德、品德等方面的养成!

智的培养与发展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

知识“武装”头脑

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托尔斯泰

智慧的开启需要源源不断新知识的“补给”。拥有智慧的头脑和丰富的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发挥其创新精神。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知识传播者、思想传播者、真理传播者,肩负着塑造新人、塑造生命、塑造人材的时代重任。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人民教师也是社区开放型教师,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学校培养孩子的智慧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课程设计开发、教育教学研究、知识结构方面传授知识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现学生的兴趣并发挥其才智的实践,秉承相互尊重、赞赏、民主的原则,培养学生的智慧。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

体验国粹的魅力

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在学校获得,在家庭中也能通过父母的家庭教育开启孩子智慧的知识吸收。父母给予孩子的知识以拓展视野和拓展宽度为主,通过引导孩子阅读书刊、学生杂志、观看励志电影等,陪同孩子参与。运用好亲子互动,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参与有益于孩子成长的社会活动时,应正确引导孩子对各种事物的正确认识。发挥社会责任促使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学到不同于学校和家庭方面的有益知识。充分发挥孩子的聪明才智,启发其思维的发散运用,进而更好的边学习边实践。

体的培养与发展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

文体双休,德才兼备

只有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才能均衡地发展——周恩来

伟大领导人毛主席也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由此也可见,拥有健康、强健的身体是干其他一切工作的坚实基础。也只有拥有好的体魄,才能干好工作与学习,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实现自己心中的美好理想!

学生拥有健康体魄,才能有效促进保持乐观、积极学习态度,才能保证高效的吸收知识的“养分”,才能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树立正确的健康品行。

如何保障学生的健康体质,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来促进孩子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这三个方面的有效保障,能够使孩子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和为将来步入社会工作奠定夯实的基础。

学校开展校园体育锻炼,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制定适合学生的体育运动,定期举办运动会,来检验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体育精神的展现。比如开展校园足球、校园篮球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吸引学生积极加入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达到“文体双修”的教育教学目的!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

体育锻炼从小培养

作为孩子的健康身体保障之一的家庭,也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家庭教育力量。父母带领孩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以身作则的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这也是保障孩子拥有健康身体的重要举措。通过身体锻炼,逐步培养孩子坚持不懈、忍耐克己的好品行。

虽然孩子没有正式步入社会,但是平时生活中也会接触社会中的各种事物。社会大众也有保障孩子安全的责任,也是对其健康身体做“贡献”的一部分。比如建筑工地、危险区域等,都应有特别明显的危险警示语和标志牌的警示,防止孩子误入其中,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美的培养与发展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

美育教育

我们周围有光也有颜色,但是我们自己的眼里如果没有光和颜色,也就看不到外面的光和颜色——歌德

美是一种智慧的表现,美也是一种艺术的欣赏,美更是需要从小就培养与正确认知。世间万物,都有其美丽的一面;世间万物,也不缺乏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孩子的美育教育从小就应该让其了解与培养分辨能力。美的范围虽然很宽广,但美也有局限。有时它是渺小的连肉眼都看不见,有时它是随处可见的,吸引我们不断的对其进行追求与探索。

培育学生对美的辩识与欣赏,开展校园艺术活动。比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参与,亲身体会“美”带给孩子们的真切感触。从这些活动中,还可以发掘孩子的特长,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发展与教育,逐步培养与提升孩子的特长。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

实践中体验绘画之美

作为父母培养孩子美育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而且还可以帮助孩子如何正确区分美丑与善恶。帮助其树立好的品德和人格魅力形成有更好的促进作用。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带给他们的美。

社会力量以及组织需要有健康积极向上的责任与担当,共同呵护青少年纯洁的心灵和单纯的思想。这也是对孩子美的形成的一种帮助与引导,坚决杜绝一切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和活动。不需要孩子参与的活动,应有明确提示和规定,这样才能发挥社会大众的力量,真正保障孩子美的心灵不受干扰。

劳的培养与发展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

热爱劳动才能珍惜劳动成果

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美丽的,劳动是勤快的体现,劳动是成果的来源。每时每刻我们都在劳动,也只有通过不停的劳动,才能享受胜利的果实。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果,就像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样。

劳动教育课在今年已经被教育部纳入大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由此可见,劳动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劳动在教育教学中也占据很大的份量。不能只做一个会读书的人,还要做一个热爱劳动、会劳动的人。

义务教育中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所学理论知识通过劳动的方式就能得到检验其真知。学校在教育中,应该把劳动教育课作为一项培养孩子的重点课程来进行。现在很多孩子几乎没有劳动的习惯,久而久之,会使其变得懒惰而不会劳动,有可能对三观认识与建立,形成错误的引导。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

劳动的人最美丽

孩子在家庭中,作为父母应该把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交给孩子来做。父母应该有意识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通过劳动也能帮助孩子树立好习惯。一个热爱劳动的孩子也是一个知道珍惜劳动成果的人,珍惜劳动即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种美德。

适合孩子的社会实践,引导孩子参与的同时,活动的组织者,应该在活动主题中含有引导培养孩子劳动意识的内容。这样的活动在孩子参与的同时,才能体现活动本身举办的价值,才能让孩子在社会有益环境中得到其应有的劳动教育,两全其美。

有效促进孩子全面发展,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帮助、引导、启发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孩子得到全面发展之后,也会把“知识的力量”储备用于反馈培养其成长的三方面即家庭、学校、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