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丨讀書一點也不高貴,多讀書終成一無所用之人

文丨椿萱

我有一個發小,不僅從小不愛讀書連上學都不喜歡。

我上大學的時候,他去學廚,我畢業的時候他開了個小飯館。

後來小飯館掙了大錢,他買房、買車、僱廚師,我是一個初入職場的小職員。

一次去他的飯館吃白食,他問我:“你讀了這麼多書有啥用?房子車子都買不起,將來結婚買房指不定還得找我借錢。”

我想懟他,又怕將來我結婚買房他不借錢。

一時間想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時候,偶然想起了之前在網上看到的段子。

故作深沉的回答他說:“讀書的用處可能就是你會問我讀書有什麼用,而我不會問你學廚開飯館有什麼用。”

他嘿嘿一笑說:“這樣的段子我在網上看的多了,徐倆慢,我告訴你這是因為你沒賺到錢,等你賺到錢了你也會人模狗樣的問我為什麼不多讀點書!”

我無言。



世界讀書日丨讀書一點也不高貴,多讀書終成一無所用之人


01、讀書既不高貴也不實用

關於讀書這件事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告知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差別很大,不僅腹有詩書氣自華,書裡還有黃金屋和顏如玉。

那會總以為黃金屋是黃金做的和賀卡一樣的東西,顏如玉是一種玉,它們就像是抽獎一樣寫書的人隨機把它們藏在書裡,翻書翻的多了就能中獎。

長大了才知道,黃金屋和顏如玉翻書是翻不出來的。


世界讀書日丨讀書一點也不高貴,多讀書終成一無所用之人


有人說讀書是最廉價的高貴,但是從翻書找黃金屋和顏如玉到真正的喜歡上讀書,讀的越多越發現讀書一點也不高貴。

讀書僅僅只是一種行為罷了,從本質上來講,讀書和做飯、旅遊、看電影沒什麼區別。

從世俗功利的觀點出發深挖下去你會發現,我們傳統意義上講的讀書(非學科類或者知識類的學習),好像並沒什麼用。

程序員不用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一樣可以寫出代碼,銷售不用讀《時間簡史》一樣可以賣東西,平面設計不用讀《平凡的世界》一樣可以做設計。

如果要是說“氣質”那就更虛了,不用讀書,通過專門的訓練就能更快的有氣質。


世界讀書日丨讀書一點也不高貴,多讀書終成一無所用之人


讀書能明白道理,但是經世實用的技能是學出來的不是讀出來的,想通過讀書學成這些不僅時間成本更高,想精通更難。

最近這幾年,想通過讀書打敗別人的人多了起來。

隨之而來的就是,網上營銷讀書的文章鋪天蓋地。套路大致相似,文末附帶的購書鏈接也大致相似,推薦的那些書,實在是無聊。

最常見的幾本書就是《鬼谷子》、《人性的弱點》、《厚黑學》。

文章通篇都在告訴我們,只要讀了這幾本書你就人生巔峰了。

讀了幾本書真的能人生巔峰?


世界讀書日丨讀書一點也不高貴,多讀書終成一無所用之人


一提到《厚黑學》,一般人想到的就是鑽營之術,教人城府。通常把它歸類到成功學的的書裡,打的是人際經營的旗號,講的是斤斤計較之術。句句驚心,步步構陷。

但實際上《厚黑學》的作者李宗吾為人重情義,是個清貧的真君子。《厚黑學》講厚黑,實則是在諷刺厚黑。

賣書的人一頓營銷,讀書的人先入為主,敦敦鑽研,什麼都讀不出來。

有些書,當成閒情逸趣看看就罷了,別當真。如果覺得讀了幾本書就厚黑了,就能把別人玩弄於鼓掌之間了,那還不如不讀。

02、讀書不能提升成績

對於家長來說,讓孩子讀書關心的重點之一就是“讀書能不能提升孩子的成績”。

講真,讀書不能提升成績,因為讀書和學習本身就是兩種行為。

20年前說讀武俠小說毀掉了70後,20年後說網絡遊戲毀掉了90後。

但是在今天,讀過的武俠小說成了談資,遊戲玩的好也能成為炫耀的資本。

武俠小說和網絡遊戲一樣,讀書和玩遊戲一樣,都是興趣愛好。

提升成績的方法,在課堂、在課本上的知識,痴迷讀書和痴迷遊戲一樣,都會影響成績。

再者通過被限制、被要求的方式讓孩子讀書,孩子是不會喜歡上讀書的。

喜歡讀書的人不是因為讀了書才喜歡讀書,而是因為喜歡讀書才讀書。

不喜歡讀書的孩子不會成績更差,喜歡讀書的人大部分也都是普通人。


世界讀書日丨讀書一點也不高貴,多讀書終成一無所用之人


周國平說: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詩、酒、哲學、愛情,往往無用。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鍾無用之情,終成一無所用之人,卻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周國平讀無用之書得有滋味之生活,但有滋味之生活並不是只有讀書才能獲得。

不讀書不丟人,一點也不丟人。家長不必為了孩子喜不喜歡讀書而焦慮。

讀書這件事,10歲開始不早,80歲開始不晚,只要能過好自己的生活,喜不喜歡讀書愛不愛讀書,又有什麼問題呢?

03讀書無用,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讀書既不高貴又不經世實用,還不能提升成績,那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有人說讀書是為了看見江月流水能說出“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看見傍晚漁樵能說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看見山巔薄雲能說出“浮雲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傳迷”。而不是一句“Oh, my God”。

也有人說讀書是與書交心和更好與人溝通。

就像《武林外傳》裡的呂秀:“起初我讀書是為了功名,後來讀著讀著心裡就沒底了,那麼多書。衝動,衝動到後來吧,突然就反應過來了,怎麼說呢,就拿交朋友來說用的是心,他不是用學問,咱們讀書不是為了去炫耀,而是為了更好的溝通。”


世界讀書日丨讀書一點也不高貴,多讀書終成一無所用之人


我讀書是覺得人生有長短,讀書沒有長短,空間有遠近,讀書沒有遠近。

讀《周禮》我在王畿敲編鐘,讀《論語》我在杏壇治學,讀《西遊記》我在花果山研究跳水簾洞。

不是為了學問、文藝、溝通,就是為了去看看。有所得就高興一下,無所得也不難過。

讀書確實沒什麼實際的功利作用,但是在人的一生中追求的又僅僅是功利嗎?在人生的寬度和深度上,我們應該還有一些其他的追求。

其實讀書這件事,還可以有更高的追求——續前哲之言,留後人之書。


世界讀書日丨讀書一點也不高貴,多讀書終成一無所用之人


哎,真想讓發小再問我一次讀書有什麼用。

如果他再問。

我會說:“我從不管讀書有什麼用,書在那,我去看,就這麼簡單。”



--END--

孩子的起點不是父母的“財力”,而是父母的教育力,點擊“關注”,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