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起義的故事,留給後世創業者的經驗及教訓

任何一個做大事的人,無論成功或失敗,均有可學習和借鑑的地方,陳勝也不外乎如此。

第一步:找幫手

“巧婦無米難炊”,起事得有人才的支撐,當時的吳廣可謂是不二人選。吳廣同陳勝一樣,都擔任小隊長一職,可他為人寬厚,平素愛護他人,因此人氣頗高,許多士卒都願意為他效命。陳勝就瞄準了他,煽動他說:“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陳勝這話講得可真是相當有水平,既指出當前的嚴峻形勢(此行必將不能按時抵達,結果只有死路一條),又指明出路(造反),還把吳廣推向道德的高峰(為楚國報仇)。

陳勝起義的故事,留給後世創業者的經驗及教訓

第二步:行動策劃

一方面,吳廣趁校尉醉酒之際多次假裝說出想要逃跑的打算,好激怒校尉,讓他來侮辱自己。兵痞喝醉酒之後罵人,少不了汙言碎語,什麼什麼“低賤之人”類的,還外加一頓拳打腳踢。要知道吳廣在眾人心中可是相當有分量的,況且,貧苦之人最厭惡別人罵同類是“賤骨頭”,因為這是很傷自尊的。

另一方面,陳勝大搞迷信,什麼“天命所歸”之類的,巧妙地利用鬼神來為自己造勢,在眾人心中留下一個高大尚的形象,以樹立威信。

第三步:組建團隊,打響口號

吳廣的計策施行後,那個可憐的校尉經歷數次後,終於忍無可忍,想一了百了,把這個聒噪的吳廣捅死,結果殺人不成反被人殺。感覺時機已成熟的不能再成熟的陳勝便發出了那句名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此番作秀,陳勝可算是把眾人心裡那點躍動已久的小火苗給徹底點燃了。

秦國滅掉六國,其中當屬楚國最無辜、最可憐,這也是當時人們所一致認同的。而項燕作為楚國名將,富有威望,深受百姓愛戴。秦始皇駕崩後,胡亥矯詔自立,執政後更是昏庸無道,給原本惡劣的社會局勢更是雪上加霜。當壞人出現時,人們總是在第一時間渴望好人的突然降臨,這“雷鋒”,自然是素有賢明美譽且理當繼承皇位的公子扶蘇。

湊巧,這二人死亡的方式均是自殺。我們現在當然知道這二人早就死翹翹了,可由於當時社會信息不發達,加之人們心中都不願相信二者死亡的事實。因此,這兩個“半死半活”的人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陳勝利用的對象。陳勝打著這二人的旗號,既順應了民心,又讓自己的造反行為顯得名正言順。

陳勝起義的故事,留給後世創業者的經驗及教訓

好了,故事說到這,陳氏公司可謂已創建成功。接下來,他將面對的是如今創業者所面臨著的共同問題。

第一,初創公司是做大還是做精?

大澤鄉起義後不久,陳勝就有了數萬名士卒,按捺不住躁動的他果斷稱王。顯然,在這一問題上,他選擇做大。剛開始時,效果很顯著。陳氏公司採取做大戰略後,迅速佔領市場,併成功地建立了市場風向標,人們紛紛響應,具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多得數不勝數。

不過,弊端也很明顯,陳氏集團這隻出頭鳥迅速遭到“巨無霸”秦國集團的猛烈大反攻。一昧做大的後果是產品不優,忠實客戶缺失,說白了,就是陳軍被打得慘不忍睹。

因此,之後那些聰明的造反派就有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也不過就是做精。

陳勝起義的故事,留給後世創業者的經驗及教訓

第二,面對新鮮血液,該如何安排?

當時有一個叫葛嬰的人乘天下動亂之際立了他人為楚王,後來聽說陳勝已經即位為王,葛嬰就當即將此人誅殺,以表明尊崇陳勝的心意。可是,不久後,陳勝卻將他給殺了。

另有一人,名叫周文,素有賢名,曾在項燕軍中當過占卜師,自稱熟悉軍事。見此,陳勝任命他為將軍,令他向西攻擊秦軍。周文抵達函谷關時,擁兵數十萬,不料最後被秦軍打得落個只能自殺謝罪的下場。

很明顯,陳勝既無能籠絡人心,也無力合理用人。

陳勝起義的故事,留給後世創業者的經驗及教訓

第三,如何好好管理員工?

陳勝的管理很有特色,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設立暗堂(監視群臣),並下令眾將要唯暗堂之命是從。不幸,暗堂二首領是十足的小人。而他對待那些有實力的屬下,他顯得捉襟見肘,即使他們背叛自己自立為王,也是無能為力。說的不好聽一點,就是“柿子專挑軟的捏”。

這樣一來,陳氏集團對內則人心不合,對外則無法顯示出強大的競爭力。

後世曹操可顯得有水平多了,在官渡之戰中,曹營中有許多人跟袁紹互通書信,戰後曹操把證據一律燒燬,以安人心。管理員工更是恩威並濟,手下人才濟濟,數不勝數。

第四,對待親朋好友,如何妥善處理?

公司稍稍做大後,前來沾光的七大姑八大姨以及各路好友不好友絡繹不絕,我們的陳勝也遇到了這樣一個麻煩。

起初,陳勝還是一個農民的時候,曾對同伴說:“如果有朝一日富貴了,我們可不能相互忘記啊!”他稱王后,還真的有一個記得這句話的小子不知天高地厚地跑了過來,陳勝倒也沒有忘記他,還親自予以款待。可是這位沒有見過世面的小子見陳勝如此善待自己,更是得意洋洋起來,毫無顧忌地把陳勝那點尿褲子的糗事全給抖了出來。

陳勝見此,便不找任何理由地把此人給殺了。結果,其他那些不明事理的舊友如同驚弓之鳥般紛紛離他而去。自此,陳勝身邊再無親信,以至最終被他的小小車伕所殺。

陳勝起義的故事,留給後世創業者的經驗及教訓

後世中,俞敏洪在處理此種事情時,給了大家一個很好的案例,就是直接向他母親下跪,以退為進,以理服人。

陳勝起義的故事,說到底,是後世數之不盡的失敗創業者經歷的一個小小縮影。

創業很容易,成立公司也很容易,但創成很難。有時看似是市場的優勝劣汰,實則終是敗在自己的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