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在伊阙封神之战,斩首二十四万,远超秦赵长平之战,周魏忧惧

公元前293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兵攻打魏国,在魏国城池伊阙,秦军与韩魏联军发生决战,白起成功攻破伊阙,又连续攻破魏国五座城池,韩魏联军大败,被白起带领的秦军斩首二十四万之众,并连杀魏国犀武、公孙喜两名主将,韩魏大震,军队士气一泻千里。

白起在伊阙封神之战,斩首二十四万,远超秦赵长平之战,周魏忧惧

此时,秦军将进攻计划转向了西周,准备趁着大胜之威,一举灭掉攻入西周。周王急忙派出使者向魏国求助,然而此时魏国已非常惧怕秦军之威,以魏军需要部署在上党,防止秦国入侵该地为由拒绝了周王的求援请求。

周王愤愤而回,在经过魏国梁囿时,因看到这里树木茂盛、池水清澈并且有围墙相隔,其认为这是一个打猎的好地方,故此甚是喜欢。周王身边的大臣名叫綦母恢,在知道周王心思后,表示愿意游说魏王将该地割让给西周。

白起在伊阙封神之战,斩首二十四万,远超秦赵长平之战,周魏忧惧

周王大为高兴,立即派綦母恢再次劝说魏王,綦母恢到达魏国对魏王说:魏国危险了,此次魏王拒绝周王,其已经很不高兴了,我们周王正考虑与秦国合作,允许秦国从周地进攻魏国上党,大王你们刚刚大败,现在恐怕无法挡住秦国进攻上党了。若秦国真是攻取了上党这个战略要地,恐怕魏国真的要灭亡了。

周王毕竟还是诸侯名义上的首领,虽然军事实力弱,但是一旦西周号召天下声讨魏国的罪责,再与秦国联合进攻魏国,恐怕你们无法支撑呀。何况在这种声讨下,也没其它诸侯国敢站出来帮您们了。

白起在伊阙封神之战,斩首二十四万,远超秦赵长平之战,周魏忧惧

魏王大惊,赶紧向其请教该如何做,綦母恢说:我们周王回国途中喜欢上了周魏边境的梁囿,不如将此地割让与西周,如此一来西周就不会与秦国交好,魏国则无后顾之忧了,魏王你用一个小小的城池换取西周的支持,这是非常值得的,若不这样做恐怕魏国损失的不仅仅是这个地方,可能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损失城池了。

于是魏王赶紧安排使者出使西周,进行梁囿这座城池的交割。当然周王如愿以偿的获得了此地,而魏王,虽然秦军计划攻打西周,但西周也再无与秦国联合之意,魏国总算少了后顾之忧。

白起在伊阙封神之战,斩首二十四万,远超秦赵长平之战,周魏忧惧

跟韩魏相关的,也跟上党相关的,还有一个世人皆知的战役,这就是秦赵长平之战,我们一直熟悉的“纸上谈兵”就是从该历史事件中而来,该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60年,战役的最后阶段也是白起率领的秦军,不过对阵的却是赵括率领的赵军,此战中,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五万人,从此使赵国一蹶不振,失去了与秦争雄的资格。

对比伊阙之战与长平之战,可以说伊阙之战是战神白起封神的开始,白起面对韩魏联军,获得节节胜利,一举斩首韩魏联军二十四万,斩杀魏军犀武、公孙喜两名大将。而秦赵长平之战,虽然赵军损失人数四十五万,但有四十万是在赵军投降后被坑杀的,故此直接斩杀的军队人数也就五万之众。

白起在伊阙封神之战,斩首二十四万,远超秦赵长平之战,周魏忧惧

故此,伊阙之战更能体现出白起的军事能力,只是历史发展而言,长平之战更有影响力罢了。不仅仅此两次战争,白起在军事生涯中,未曾有一次败绩,斩杀诸侯军队上百万之众。故我们敬仰战神,不仅仅需要知道长平之战,伊阙之战也应该清楚,因为这都是白起军事生涯的顶峰。

白起在伊阙封神之战,斩首二十四万,远超秦赵长平之战,周魏忧惧

而对于周王来说:秦军都有计划要吞并西周,都大敌当前了,然而周王还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利用魏国战败之机,乘火打劫,索要魏国的城池。只能说或许周王就如大家所说的扶不起的刘阿斗罢了。这样的人物注定不会成为主角,在历史长河中必定要被其它诸侯吞并。

那么你身边是不是有如战神白起那样的人物呢?或又是如周王一样见利忘义,眼光短浅之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