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摘编】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建议提高政策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 助力科技型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政协各参加单位、各界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新形势新部署新要求,聚焦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查研究,捕捉、研究和分析问题,积极通过提案履行职责,提案内容涵盖了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呈现出提案结构更加优化、提案质量显著提升、提案数量趋于平稳、及时运用提案助力疫情防控的特点。

为更好地以公开促质量、促监管、促落实,即日起,北京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将通过“北京政协”微信公众号【提案摘编】栏目,摘登部分提案内容。您还可以通过北京市政协网站【网上提案点评】栏目,对已公开的千余件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的提案进行点评打分,并留下您对所关注提案的具体意见建议。

感谢您对市政协提案工作长期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关于提高政策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助力科技型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科技型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近年来,为了给科技型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多个部门出台了大量关于融资、市场准入、科技创新、公平竞争等方面的政策,不仅减轻科技型民营企业税费负担、还为科技型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筑好“跑道”。

但当前营商环境仍有较大改进空间,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在未来改革中还需进一步完善。本文中,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从这三方面展开讨论。

目的

大力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地区、各部门把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地落实,统筹资源配置,将强化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承接能力、金融创新、建立科技服务业务平台等作为促进科技型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对科技型民营企业实施精准扶持。企业也充分利用好政策,增强信心,抓住机遇,客观判断,科学决策,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更强大力量。

现状

01 政策缺乏系统性

一方面,扶持政策缺乏协调配合。北京市对科技型民营企业的扶持政策虽多,但存在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体制问题。另一方面,中央与地方出台的政策也缺乏协调性,地方政府在落实中央政策时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扭曲”。

02 政策缺乏科学性

一方面,“锦上添花”多于“雪中送炭”。由于财政资金规模较为有限,最终能得到资助的往往是行业中的佼佼者,而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很难获得支持。另一方面,政策落实、落细难。目前政策条款较多,“实施细则”和“执行方案”类条款较少。

03 政策缺乏有效性

一方面,政策服务不到位,行政不作为。已发布的首都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支持政策中,政策的“监管”倾向远远高于“服务”倾向。另一方面,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有限。财政支持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资金期限较短,多为1-2年/期,难以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规模扩张、技术研发和转型升级等多元化资金需求。

分析及建议

01提高政策系统性

要做好部门间协调配合,以及资金、税收、环境等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制定出一套完整、规范、多层次的支持政策体系。还应做好中央与地方出台政策的协调工作,做到整个政策体系的上下统一,对重复交叉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和统筹。

02提高政策科学性

做好分类扶持工作。对于初创期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着重解决融资、市场准入、产品研发创新等问题;对于规模较大且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要引导它们形成多层次融资渠道。还要推动政策落实、落细。形成“上有体制引导,中有实施意见,下有方案措施”的多层联动政策体系。

03提高政策有效性

改善服务质量,建立“清”“亲”政商关系。进一步解决所有制歧视问题,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行业改革,逐步消除行政性壁垒。同时,引入新型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以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为风险投资机构与民营创业、创新企业搭建交流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