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凝聚中国力量

时光荏苒

2020年

即将走完三分之一


4月23日,暮春之际

我们迎来了

第25个“世界读书日”


北宋文人黄庭坚曾曰: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有人说,书籍像密友

在人生的至暗时刻

让你重拾希望

也有人说,书就像导师

在某个生命难题上

为你提供解决之法


在这个超长“假期”里

读书给很多人带去了精神慰籍

也增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今天,文旅君为您推荐好书

让我们凝聚力量 奋发前进



世界读书日|凝聚中国力量

《红军长征记:原始记录》

刘统 整理注释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是毛泽东同志1936年组织编写的长征回忆录汇编,其底本是《西行漫记》的重要资料来源,是有关长征的最原始记录。回忆录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不仅体现了长征过程的艰辛,也记载了沿途的地理、气候、民俗、生活、交通等多种情况,是研究长征历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本书全书由长征亲历者的回忆文章组成,极具史料价值。没有此书,就没有《西行漫记》的出版。



世界读书日|凝聚中国力量

《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

顾方舟 口述/范瑞婷 访问整理

商务印书馆

本书是病毒和免疫学家顾方舟九十年人生道路的自述。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困,求学期间毅然投身公共卫生事业,并加入地下党。曾被派赴苏联考察脊髓灰质炎死疫苗的情况,依据国情推荐活疫苗的技术路线。他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自己的脊灰活疫苗,制定了相应的免疫策略和方案,使我国在2000年最终实现了无脊灰状态,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将自己功勋卓著的人生概括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本书叙事平实无华,言简意赅。然而当把传主的一生融入中国风云变幻的大历史中,却是如此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



世界读书日|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楼宇烈 著

中华书局

楼先生学养深厚,六十余年研究中国哲学,融汇古今中外,精研儒、释、道精华,本书对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给予了富有创建的智慧解读,还原了传统文化的本怀,是一部厚积薄发的思想力作。



世界读书日|凝聚中国力量

《国粹:人文传承书》

王充闾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国人文传统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心灵精神史。它以优美的散文阐释中国人文传统,讲述中华五千年波澜起伏的往事,通过对先祖、人文、河山、传统的认知和感悟,写出了中国传统的人文情怀、精神世界、心灵空间及中国文化特有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民族的沧桑正道,领悟日常的安身立命之道、斯文优雅的人生理念、生存处世的生活智慧,增添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自信和自豪,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当代呈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世界读书日|凝聚中国力量

《大国重器:中国火箭军的前世今生》

徐剑 著

作家出版社

本书以宏大的视角、激情澎湃的语言,用五十二万余字的篇幅,以一甲子的历史纵深和波谲云诡的宏阔世界背景,具体生动地记录了中国火箭军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创、从低端到尖端发展壮大的辉煌历史。这当中,既有几代国家领导人、科学家、军队负责人付出的心血与努力,也有无数普通士兵和建设者的无私奉献。本书不仅是一部战略部队的发展史,更是一部精彩的英雄史诗。



世界读书日|凝聚中国力量

《人文之蕴:北京城的空间记忆》

刘凤云 江晓成 张一弛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叙史的方式,复活文物古迹的历史精神,从中阐发现代城市要素的人文意识。作品从城市营造、街道坊巷、商业市集、士人活动、宅第设计和园林艺术几个角度入手,将北京的传统与现代重新勾连起来,激活传统的文化符号,让人们了解一个不一样的北京城。

世界读书日|凝聚中国力量

《你不了解的真相:江晓原说科学》

江晓原 著

华文出版社

本书用一种平和、客观、不功利的态度看待、剖析科学,牢记科学只是工具、不是目的,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实例,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基因技术、核电、全球变暖、转基因主粮、互联网新媒体等当下热议话题,态度公允、视角宽广,批判揭露了很多不为大众知道的真相,倡导反思科学、警惕科学,极具分量。这是一部写给大众的关于当下科学热点的权威点评。

世界读书日|凝聚中国力量

《货币里的中国史:历代钱币的源流和图释》

任双伟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本书是一部以古代货币为主线的历史普及读物,通过论述货币发展的历史沿革,从侧面呈现了历史的另一种风貌,呈现历代兴衰故事。本书通过大量精美的古钱币艺术图片和详细的阐释,立体地展示了古代货币的美感与价值,巧妙地消除了文物和读者之间的隔阂,是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