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信陽茶農在淘寶開店的經歷

在距離清明節還有半個月的時候,信陽毛尖還剛在冒芽,為何網上有些店鋪新茶已銷量近萬?為何信陽毛尖那麼貴,本地茶農卻覺得不掙錢而放棄了自己家的茶園?為什麼大小差不多的信陽毛尖有的那麼貴有的那麼便宜?到底在哪裡才能買到真正的信陽毛尖?

小編出生於信陽溮河區一個農村家庭,家裡有山幾畝,主要以板栗、茶葉為生,一路靠著國家“兩免一補”、“助學金”終於完成學業,畢業後進了一個事業單位。

一個信陽茶農在淘寶開店的經歷

小山溝的早晨

父母年事已高,打板慄那種純體力活,力不從心。家人一塊商量,將板栗改種成茶葉,採茶相比打板慄還是輕鬆很多,說到這,不得不提一下我家的山,海拔五百多米,大約七八公里山路,從我家到山上,快的得一個小時。

一個信陽茶農在淘寶開店的經歷

打板慄的情形

有人經常問我為什麼不先修路?想說的是去我家山要途徑別人家山,不是那麼隨便就讓動的,後來幾戶村民聯名要修路,但是村裡未卻同意,具體情況我也不知道了。

由於我常年在外上班,家裡就父母兩人採茶,請人不好請,像我家這不成規模、山高路遠的茶園,請人多半是要虧本的,所以,我只能幫父母賣茶葉,朋友圈發廣告、送樣品找人宣傳……也是後來想到在淘寶上賣茶。


那時候是三月二十號左右,距離清明節還有半個月時間,我家茶葉開始冒芽,因為山高,我家的茶葉在我們這一片算是出來最早的了,可是,我上淘寶一看,人家的18年新茶信陽毛尖已經賣了一個多月了,銷量快上萬了,為什麼呢?


後來有幸跟一些淘寶賣信陽毛尖的資深人士探討,他們說有一種茶,叫做四川大白茶,出來的早而且價錢便宜,很多人從四川進貨,運到信陽當做信陽毛尖賣,四川大白茶跟信陽毛尖形、色、味差異不明顯,尤其對於不懂茶不經常喝茶的人來說,根本分不出來。


一個信陽茶農在淘寶開店的經歷

大白茶-幹茶-純芽


一個信陽茶農在淘寶開店的經歷

信陽毛尖-幹茶-純芽

但是區別還是有的,從“形”上來看,正宗信陽毛尖純芽的話,長而尖,而四川大白茶短而鈍;


一個信陽茶農在淘寶開店的經歷

大白茶-純芽


一個信陽茶農在淘寶開店的經歷

信陽毛尖-純芽

從“色”來看,泡出來的茶葉,信陽毛尖色濃綠,大白茶淡綠顏色很淺,信陽毛尖除了明前頭茶毛峰會很多,越採到後面毛峰越少;


一個信陽茶農在淘寶開店的經歷

信陽毛尖

而辨別信陽毛尖除了看“形”,也主要品“味”了,大白茶稍澀而不香,且味淡,泡兩杯就跟白開水一樣無色無味了,而信陽毛尖,尤其手工茶,泡第一道,茶香撲鼻而來,澀而香,泡個三四道,味道依然濃厚。再個就是,把陳茶當做新茶賣,不過存放的再好,泡出來的顏色還是有差別的,偏黃。


具體要以各季節茶葉來看,上述觀點以信陽毛尖明前茶頭茶來說,四川大白茶本人並不熟悉,大部分請教的業內人士,如有出入,歡迎留言交流。


一個信陽茶農在淘寶開店的經歷

溮河港茶園

在溮河港有個同學,他家是專業茶園,他也開始做淘寶,跟他聊天,他說真正做茶葉的不會在網上賣茶葉,會賣茶葉的他家不一樣有茶葉。然後他給我講了一個例子,說他們村裡有一家自己沒種茶葉,但是人家在淘寶上賣茶葉都在市裡買了兩套房,而那些家裡有茶且真正做茶葉的,還是天天頂著太陽採茶。我問那個同學,為什麼人家賣的茶葉銷量那麼好,他搖搖頭說:“比不了,人家用大白茶充足做信陽毛尖,本錢兩三百,能賣七八百,利潤太大了,同樣的茶葉價錢遠低於正宗的信陽毛尖。”聽到這,我就想到了再淘寶某店鋪看到的一個評論,有人說賣家茶葉不是正宗的信陽毛尖,而買家說——管他正不正宗,我自己喝著可以就行。恩,說的沒錯啊。


一個信陽茶農在淘寶開店的經歷

自家的茶山

跟淘寶上的“大佬”比,突然覺得自家茶葉又要吃閉門羹了。高山茶,本來就瘦,路途遙遠、山路崎嶇,哪有精力(資金)去施肥,只能靠秋季鬆土提高土壤肥力。不施化肥,不打農藥,自產自銷,因為大部分茶葉賣不出去都是要自己喝的,不像有些專業的茶廠,產多少茶就能賣多少,純屬盈利。本來就是手工茶,炒出來的茶葉在形狀上就要遜色一些,拿到本地市場上更是賣不出價錢,商販都是各種壓價,不然他們怎麼轉手賣掙錢呢。


一個信陽茶農在淘寶開店的經歷

客戶來實地體驗手工茶製作

手工茶最大的優點就是口味醇正、濃厚,畢竟手工茶,很多喝過我家茶葉的老客戶一直照顧生意。有了點積蓄,家裡買了一套二手的炒茶機器,有喜歡喝條形好看機器茶的就給他加工機器茶,有喜歡味道重的手工茶的就給他炒手工茶,買茶葉的都是熟人,要麼熟人推薦別人來買的,讓別人從淘寶上下單,順便增加下銷量,像我們小本生意,沒錢刷單也不會刷,只能這樣靠著線下賣,去線上下單。


一個信陽茶農在淘寶開店的經歷

農村剪影

像我們村裡,幾乎家家都有茶葉、板栗山,可是隨著本地商販壓價,茶葉越來越便宜,板栗也是一樣,現在村裡差不多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了,板栗山、茶園、水田都荒著。農村的現狀就是家裡的田地不捨得丟,雖然不掙錢但是是屬於自己家的產業,在外面幹活吧逢到耕種、收穫季節又要回來,結果就是,一年到頭忙,不見掙的錢。


一個信陽茶農在淘寶開店的經歷

家人在採茶


週末家裡的妹妹要上山幫忙採茶,作業要留在晚上父母炒茶的時候做。


現在是本地茶農好茶賣不出去,外界人想買茶不知道在哪買,怕買到假的。小茶農找不到合適的銷售渠道,本地商販壓價導致很多小茶農放棄茶葉,形成個別茶廠壟斷銷售。然而現在從淘寶看來,不投入大量資金打廣告,茶葉還是銷售不出去。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老家的這些茶山怕是靠不住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