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保險公司靠譜嗎?

曾經有很多人問過我,一些以前根本沒聽過名字的小保險公司靠譜嗎?出險以後能給理賠嗎?我的回答都是“只要產品好,放心買就是了”。

這篇文章,我就來詳細的和大家聊一聊,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保險公司到底靠不靠譜,買它們的產品能不能順利得到理賠。

嚴格的准入門檻

保險公司不是誰想開就能開的,《保險法》中為成立保險公司設定了比較高的門檻。

首先,對主要股東有嚴格的要求,需要有持續盈利的能力和良好的信譽歷史

其次,必須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並且具備有專業知識和業務工作經驗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另外,還要有符合要求的營業場所和必要的經營設施

除了以上這些條件之外,還有非常高的資金量門檻。《保險法》強制規定需要有不低於2億元的註冊資本,並且註冊資本必須是實繳。有些根本沒聽過名字的保險公司,甚至實繳十幾億幾十億。這個量級的資金,不可稱之為小了。

滿足了以上這些條件之後,還要經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准,才能正式掛牌營業。

可以說,開保險公司,並不比開銀行容易。能通過這麼高門檻審核的公司,在管理運營團隊和資金上實力都不容小覷。

只要有能力拿到保險牌照的公司,都是實力過硬的。

嚴格的政策監管

並不是拿到保險牌照之後就可以衣食無憂了。

大家最關心的“小保險公司會不會耍賴不給錢”這類問題,是根本不會發生的。

買保險要簽訂保險合同,保險公司受到《保險法》和《合同法》雙重約束。如果保險公司膽敢造次,除了受到法律的制裁外,還會受到來自銀保監會的鉅額罰款和嚴厲的處罰措施。所以,保險公司“耍賴”根本不會得到任何好處,偷雞不成蝕把米,沒有保險公司願意如此鋌而走險。

除此之外,保險公司在運營狀況是否良好,許多關鍵指標還要受到來自銀保監會的嚴格監管

每一季度,保險公司都需要向銀保監會提交公司的運營數據,做數學模型和壓力測試。不達標的公司,輕則被要求增加資本金、限制業務範圍,重則被要求停止接收新業務,甚至停業整頓。

充足的風險保障資金

就算通過了數學模型和壓力測試,也不代表100%安全無風險。因此,《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還要繳納“四金”:

第九十七條:保險公司應當按照其註冊資本總額的百分之二十提取保證金,存入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指定的銀行,除公司清算時用於清償債務外,不得動用。
第九十八條:保險公司應當根據保障被保險人利益、保證償付能力的原則,提取各項責任準備金。保險公司提取和結轉責任準備金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制定。
第九十九條:保險公司應當依法提取公積金。
第一百條:保險公司應當繳納保險保障基金。

這“四金”會在保險公司資金運營出現嚴重問題時啟動,充當救火隊員的角色,可以理解為給保險公司買了個保險。

其中,保險保障基金公佈的2018年12月31日時點規模超過千億,人身保險保障基金規模超過460億。

小保險公司靠譜嗎?


可見,除了嚴格的監管和苛刻的償付模型規範之外,各種保證金、保障基金的配備十分充足,為保險公司的運營安全又加了一道保障

嚴格的清算制度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萬一出現非常非常極端的情況,保險公司實在沒轍,必須要走破產清算這一步怎麼辦?

別擔心。保險法中有如下規定:

第八十九條: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除因分立、合併或者被依法撤銷外,不得解散
第九十二條: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被依法撤銷或者被依法宣告破產的,其持有的人壽保險合同及責任準備金,必須轉讓給其他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險公司達成轉讓協議的,
由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指定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接受轉讓

看以上兩條的標黑部分。經營有人壽保險的保險公司不得解散,即使宣佈破產,其已簽訂的合同也會被轉讓到新的保險公司繼續履行保險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接手的保險公司會照樣負責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

對於長期保險產品來說,原保險公司破產後,保險合同會被轉讓到一家新的保險公司繼續履行其中內容,被保險人/受益人的權益會得到應有保障。

對於一年期的保險產品(大多是醫療險,意外險等)來說,這一年的合同會如約履行,下一年還能不能繼續買,就要看新接手的保險公司願不願意繼續賣這款產品了。

不過,這種短期險本來就不穩定,就算保險公司經營狀況良好,也不排除因為業務調整需要,將一款短期險下架的可能。

這是題外話。



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明白了,保險公司的名氣大小和規模大小之分,真的不重要。買保險,首先要看產品,保險公司的大小在其次。小保險公司的產品,你就踏踏實實的放心買吧。

我個人的觀點是,在對比不同規模保險公司的同類產品時,考慮到後續辦理業務和理賠的便利性,完全可以投保全國營業網點多的大公司的產品,哪怕貴一點,只要短險貴不超過10%,長險貴不超過5%,我完全可以接受。如果保費差距太大,就還是以性價比為先。

關於小公司是否靠譜,今天就聊這麼多,相信各位心中都應該有了屬於自己的答案。

小保險公司靠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