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的激励:延缓欲望的满足


机关事业单位是基本上不存在激励机制的,不然就不存在铁饭碗这一种说法了,顾名思义,铁饭碗就是干多干少都是一个价,收入并不和付出成正比。还好,全社会除了机关事业单位还有形形色色的存在激励机制的各种主体,正是这些主体推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不停的激励:延缓欲望的满足


然而现在的激励大部分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就拿西藏的小学来说,任何学校举办的活动,只要你得了名次,那么奖励就是学习用品、粮油,甚至现金!这对我们小时候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我们那时候埋头苦读,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换来的就是一张奖状,当然,还有自豪感和荣誉感。

不停的激励:延缓欲望的满足


相比之下,我们对现金这种物质激励的满足感更大,还是对奖状这种精神激励的满足感更大?前者是遵循游戏原则,即通关就有奖励,你学习进步就有奖励,或者是让你胡吃海喝,或者是让你玩网游,遵循的是即刻满足欲望的激励机制,不会延迟你欲望的满足,是一种外在的激励;后者是遵循价值原则,即经历障碍和乏味才有奖励,必须经历痛苦才能蜕变,是一种内外的精神动力,奖励是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最终目的是让人由衷的去热爱学习,自发的攻坚克难,延缓欲望的满足。

不停的激励:延缓欲望的满足


可以肯定的说,在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励机制培养起来的学霸是真正热爱学习的人,他们成就不一定很大,挣钱不一定很多,但是他们由衷的热爱学习,坚守底线;送钱送物激励机制下成长起来的学霸他们不一定热爱学习,只把学习当成获得奖励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而已,他们即便读完博士,一旦有企业高薪聘请,他们就成了企业的传声筒,根本不顾什么专业涵养,鸿茅药酒案中浮现出来的那些谎话连篇的专家学者就是这种在物质激励机制下成长起来的学霸。

不停的激励:延缓欲望的满足


不管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边际效应都是在递减的,新鲜感都持续不了多久,道理很简单,我们往往对轻易得到的东西是不知道珍惜不怎么敏感的,我们总是觉得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用一句歌词来说就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不停的激励:延缓欲望的满足


比如彩票中奖了10万,刚开始可能很兴奋,后面就理所当然的觉得这10万本来就是我的收入,我们的兴奋感转瞬即逝;如果这10万块不是一次性给你,而是在一年内分十二次给你,你的兴奋度就会一直保持到最后。因此,我们对变化才是敏感的,一次性大的奖励还不如长久的小的奖励,这就是为啥我们对一次性涨工资涨到一万比不上每个月都涨几百块钱更加兴奋。

不停的激励:延缓欲望的满足


欲望是无止境的,就像追女孩儿一样,看到了就想搭讪,搭讪了就想要微信,要微信了就想约出来,约出来就想肢体接触,肢体接触就想……然后就想换一个。因为欲望本身就有意志,一旦打开了欲望的口子,一旦我们初尝禁果,欲望就会驱使我们不断的想方设法的满足欲望,所以我们会有苦恼,无止境的苦恼,所以叔本华说痛苦和无聊是人生的常态,佛说生老病死四苦,说涅槃解脱,老子说清心寡欲……古圣先贤也在不停的和欲望作斗争,寻求终极的逍遥。

不停的激励:延缓欲望的满足


欲望是客观存在的,激励也是不可避免的,延缓欲望的满足,或者降低满足的阀值,应该是让自己活得更快乐的比较可行的办法。所以,不要让自己的生活太安逸,有机会自找苦吃,作(zuo)也是一种时刻警醒自我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