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川寺庙道观里的千年古树

名山风水俱佳之处多寺庙道观,而寺庙道观多古树,如果走进一座古老的寺庙,没有几株参天的古木,其庄严肃穆、宁静幽深之氛围便会少了几分。种植在寺庙道观里的古树以松、柏、银杏等居多,这些古树经历千百年的沧桑仍然生意盎然。如京西大觉寺和潭柘寺中各有一株上千年的银杏树,古刹戒台寺之内也有树龄千年的白皮松、古松、古槐,泽州岱庙前的银杏树据说有6800年树龄,这些古树富庄严、粗拙之美,古色古香,与清幽古刹寺庙相得益彰。


玉川寺庙道观里的千年古树

大觉寺千年银杏(摄于2018年秋)

玉川寺庙道观里的千年古树

泽州岱庙前银杏树(摄于2019年春节)

家乡玉川北枕太行,西接王屋,南临黄河,因形胜,且近于洛汴,唐宋至蒙元时期为道教重要活动地区,至今仍有不少道教遗存。相对来说,佛教在玉川的传播不如道教鼎盛,但也有盘谷寺、大明寺延庆寺等十多所佛教道场。与这些寺庙道观相伴的自然不乏历经沧桑的古树。

据《河南济源古树名木》(2012年)一书统计,区域内共挂牌古树名木390株(2019年最新统计664株),其中树龄在千年以上的有21株,这其中半数位于寺庙道观之中。其中树龄最长者是济渎庙内的两株古柏,树龄都在2200年以上。


济渎古柏历沧桑


古时因独流入海,济水与黄河、长江、淮河并称"四渎"。济水出王屋西麓太乙池,为沇水,伏地潜行九十里,复出于龙潭、北海,为济渎,隋开皇二年(582年)朝廷为祭祀济渎神建庙,济水原称北渎大济之神,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晋封为清源公,因此又名清源祠。唐贞元十二年(796年),鉴于北海远在大漠之北,艰于祭祀,故在济渎庙后增建北海祠,自隋起延续至清代,历代统治者对济渎的祭祀未断。时至今日,济渎庙是古四渎唯一一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河南省现存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落,被誉为中原古代建筑的"博物馆"。

玉川寺庙道观里的千年古树

位于济渎庙之中有两株树龄2200年的古柏,相传均为汉代所植树。一株位于渊德门西侧,胸围575厘米,树高18米,筋节毕露,苍劲粗粝,目前该树三分之二已干枯,只有中间枝杈还有生机绿意。另一株位于玉皇殿前,高21米,胸围628厘米,头角峥嵘。相传唐初叱咤风云的名将尉迟敬德奉命来这里监守大庙时,曾经把战争年代自己使用的钢鞭挂在树枝上。五代后汉高祖刘致远为了追念他的功绩,便封此树为"将军柏"。

玉川寺庙道观里的千年古树

古柏近旁有一幢"古汉柏图志碑"。碑上题有一首清代诗人尹安的七律诗:"老树何年荫柘黄,至今犹带紫泥香,材高岂但倚廊庙,岁久还须作栋梁,满地风霜空凛凛,凌云节操愈苍苍,夜来明月枝头动,疑是将军宝剑光。"

此外,济渎庙长生阁前的一株侧柏树龄有450年。


洞天福地古树多


王屋山,状如王者之屋得其名,历史上道教全真派圣地,位列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杜光庭《天坛王屋圣迹记》云:"元始天王曰:夫小有洞天者,是十大洞天之首,三十六小洞天之总首也。"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十大洞天》曰:"第一王屋洞,周回万里,号曰小有清虚之天。唐开元十二年,唐玄宗胞妹玉真公主拜"全国道教首座"司马承祯为师,敕建阳台宫,"诗仙"李白于天宝年间游阳台宫时作《上阳台帖》: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

玉川寺庙道观里的千年古树

李白《上阳台帖》真迹

其后历代修建有清虚宫、迎恩宫、紫微宫、上方院、灵都观等,形成规模宏大的道教建筑群。今华盖峰下紫薇宫老母殿前有一株银杏树传为东汉时期所植,已是1500余年的高龄,树高30米,树围8.63米,俗称"七搂八拐棍"。阅尽世事沧桑,蕴王屋山之灵气,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充满生机,它占地亩余,是河南最大的一棵银杏树,全国五大银杏树之一。离树不远有一眼泉水,人称"不老泉",常年涓流,从不枯竭。千年银杏树,青春不老泉,相映成辉。

玉川寺庙道观里的千年古树

阳台宫院内数棵古树均植于唐代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司马承祯和玉真公主亲手所植,枝繁叶茂,形态各异,维妙维俏。其中一株千年娑罗树,也称七叶树,菩提树,高12米,树围3米,冠幅13米,绿荫如盖,有佛道融合之意,春天七叶树开花时,每朵有一尺长,形似小塔。


玉川寺庙道观里的千年古树

阳台宫七叶树(摄于2019.10)

玉川寺庙道观里的千年古树

阳台宫龙凤柏(摄于2019.10)

龙爪柏位于大门内东侧,高10米,树围2.38米,造型如蛟龙探海;位于三清大殿西南的龙柏,树高16米,顶部造型如苍龙出海,三清大殿东南的凤柏高16米,树围2.7米,顶部如金凤引吭高歌,龙凤双柏恰似一幅天然的"龙凤呈祥"图。三清大殿东南另有一株龙柏,顶部枯枝造型形如飞鸟,人称鸟柏,高15米,树围有2.12米。玉皇阁东北有一株古柏,因树冠如伞状,被称为伞柏,如同玉帝出行的华盖,也称华盖柏,树高17米,树围4.36米,枝繁叶茂,为几株古柏之中最繁茂者。


玉川寺庙道观里的千年古树

阳台宫伞柏(摄于2019.10)

王屋山林山村孙真人坟,孙真人祠有国槐、黄连木、槲栎等多株古树,树龄最长的是600年树龄的国槐。孙真人即药圣孙思邈,孙思邈虽然是陕西人,但其晚年隐居王屋山中,采药行医,死后葬在王屋山中。迎门紫微宫的一株国槐,树龄约有400年。


佛门圣树佑苍生


轵国故城遗址内大明寺内有一株七叶树,高24米,胸围1.7米,冠幅18米,迄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大明寺前身为西汉轵国侯祭祖的家庙,宋仁宗康定年间(公元1040年)改为寺院,名道慧禅院,元初改为大明寺。大明寺的这株七叶树至今生长旺盛,枝叶繁茂,是河南省七叶树中最为繁茂的一棵。2017年五月下旬,与友同游大明寺,得以一睹千年娑罗树的风采。

玉川寺庙道观里的千年古树

盘古寺因唐代韩愈的一篇《送李愿归盘谷序》而名扬天下。克井大社盘谷寺前的一株扭枝柏,树高11米,树围1.43米,树龄约有350年。


劫后重生作见证


位于承留虎岭关帝庙遗址上的七叶树,树围3.12米,高14米,冠幅17米,相传唐代所植,树龄已有1000多年,有国内"娑罗树第一大寿星"之称。虎岭关帝庙距离封门口5公里,封门口古称轵关,为太行八陉第一陉轵关陉,1938年日寇进攻封门口,发生了封门口阻击战,日军飞机轰炸,关帝庙被毁,七叶树被烧,后经群众抢救,才得以存活。这棵七叶树可谓是日军侵华的见证者。

玉川寺庙道观里的千年古树

虎岭七叶树(摄于2019.10)

位于劭原河西马庄橿子栎树也是一棵千年古树。树高13米,树围4.35米,为济源市内现存最大,最古老的一株橿子栎,当地人称"橿树王"。这棵古树的经历与虎岭关帝庙七叶树的经历类似。这株古树原来位于蚩尤观中,1938年封门口阻击战中,蚩尤观被日寇付之一炬,古树也遭受砍伐,经百姓抢救才恢复生机。 中国古代一般来说是较为缺少生态绿化理念的,加之传统建筑的木结构属性,一棵大树成才之后便会被砍伐掉,用作建筑的栋梁,或制作家具,上好的松柏木也是制作寿材的好木材。如奉仙观内三清大殿有4种奇材:荆木梁,胸围3.12米,长8.95米,产于荆王;柿木梁,胸围2.98米,长8.95米,产于柿槟;枣木柱,胸围2.15米,高7.8米,长在枣林;桑木柱,胸围2.25米,高7.8米,产于桑于河。这4种古木树龄均在千年以上,采伐于大金24年,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阳台宫玉皇阁有8根通天柱,胸围3.5米,高11.45米,松杉木质。原来长在阳台宫前的九芝岭,树龄1300年,用做柱已有600余年。

古树最近一次大规模遭受的灾难当属上世纪五十年代大炼钢铁,不少古树灰飞烟灭。种植在寺庙道观之中的树木,多为树龄较长的松柏、银杏等树种,且寺庙多处于深山偏僻之处,这些树木时间久了,也会沾染几分神仙佛祖的灵性,人们也因此增添几分敬畏之心,不敢随意砍伐,年岁日久,寺庙道观的古树的得以生生不息。

《河南济源古树名木》 中国林业出版社 张国鸣主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