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之外,山這邊的悲與喜

涼燈,一個帶著悠遠與蒼茫氣息的名字,或許對大多數人而言,都是陌生的。它是湘西苗族地區一個窮困原始的村寨,雖距旅遊名城鳳凰不過三十二公里,但陡峭的山路和荒蕪的原野幾乎讓其與世隔絕。很少有人問道於此,它保持著原有的貧瘠與安寧。

在苗語中,“涼燈”的大意是老鷹落腳之處,由此可知其高與險。這個幾乎被人遺忘的角落,卻在十幾年前吸引並收留了一位因失戀而暫避現實的青年畫家。此後的十餘年裡,他不斷重返此地,用水墨、油畫、素描、攝影和雕塑描繪這座苗寨裡的風土人情,也用文字記錄下它的時序流轉和社會變遷。


“北上廣”之外,山這邊的悲與喜


黃於綱,畫家,1980年生於湖北石首,湖南桃江人,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自2003年至今,持續關注湘西鳳凰縣山江鎮涼燈和千潭苗寨,創作各類繪畫作品一千餘幅,出版有日記集《涼燈:山這邊的中國》。

畫者黃於綱選擇了一條別樣的藝術之路,企圖在這片偏僻寧靜的大山裡,找到內心的安頓和靈感源泉。他以涼燈為題材的藝術創作,讓許多人慕名而來,也讓這個古老的苗寨接上了現代藝術的通道。涼燈成為黃於綱離不開的第二故鄉,他發現了涼燈,涼燈也因他而為世人知曉。

“北上廣”之外,山這邊的悲與喜

採寫 | 新京報記者 徐學勤

涼燈:那塊田裡長出來的畫

就在一個月前,黃於綱以“涼燈:那塊田裡長出來的畫”為主題的個人畫展在北京開幕,他從上千幅涼燈畫作中挑選出百餘幅水墨和油畫,分門別類地裝訂上牆,一些巨大黝黑的畫幅如同一個個深不見底的黑洞,將人的目光往裡面吸引,需要仔細端詳,才能辨清黑暗中的人物和陳設。

黑是黃於綱涼燈畫作的主色調,也是當地的真實生活寫照——全寨的房屋都是一層的土牆瓦房,燻黑的低矮房屋裡,光線普遍黯淡,柴灶、火塘、床鋪和少量傢俱擠挨在一起,苗寨特有的黑色蚊帳和壽器也增添了黑的濃度。無論白天夜晚,屋內都沒有太明亮的光線,但黃於綱善於在黑暗中捕捉人與物的光影,發掘人性的溫暖與堅韌,他甚至曾深入地下五百米的煤炭礦井中去描繪礦工——那些繁華盛世中的真正“底層”。


“北上廣”之外,山這邊的悲與喜


《一家人》黃於綱,布面油畫,120cm×150cm,2012年

黃於綱在日記中寫道,“苗族土屋裡黑乎乎的,像有靈魂在吸引我……每戶人家黑的情調不一樣,有悲涼、有孤獨、有安靜、有幸福,每天的光線和季節變遷都會對這些情調產生重要影響,而我對它們的依戀卻愈發重了。”他的畫作並不完全寫實,而是跳開對象,產生心中的形象感受,一景一物都從真實變為抽象,他說,“畫畫不是畫對象的表面,需要將對象的魂畫出來。”

為了將涼燈苗寨的原始風貌傳達給畫展的觀眾,黃於綱將當地的一塊農田掘地一尺,把帶著稻茬和青草氣息的泥土,用幾輛卡車輾轉千里運到北京,鋪滿整個展廳。所有來參觀者都可以踏在涼燈的土地上,“切膚”感受它的溫度和質地。他還搬來了一些涼燈人用的桌椅板凳、碗櫃、門窗、蓑衣和蚊帳,並把稻穀裝進櫃子裡,最大限度地從視覺、嗅覺和觸覺上還原涼燈的生活狀態。

苗鄉人對土地有深情的眷戀,儘管當地屬於喀斯特地貌,土地並不肥沃,但無論風調雨順,還是趕上災年,他們都日復一日地在土地上辛勤勞作,不悲不懼。儘管黃於綱與那塊田地的主人已經非常熟悉,但當他提出想把泥土運走,並承諾會再帶回來,那位淳樸的老婦人還是心有不捨。這塊世代耕種的土地,無論豐歉,從沒有離開過涼燈,但經人勸說後,她還是含著淚勉強同意了,這讓黃於綱心裡很不好受。

一些村民卻羨慕地說,“土命比人命好”,人一輩子沒離開過大山,土卻能去到北京。質樸的話語讓黃於綱備受感動,這片給予他藝術滋養和情感寄託的土地,並沒有向他索取什麼,而是包容著他的想法和創作。他帶著六位苗鄉人來到北京,邀請他們參加自己的畫展,但他們卻很實在地提出,想先去看看天安門。

尋找自己的“塔希提島”

或許對大多數人來說,偏遠的苗寨涼燈代表著貧窮、落後、原始和荒蕪,但在黃於綱心裡,涼燈卻是遠離都市繁華與喧囂的淨土。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湖湘子弟黃於綱,並不喜歡由鋼筋水泥和陌生人群構築的城市,他更傾心於淳樸自然、溫情脈脈的鄉野,但城鎮化的加速已經讓這樣的地方越來越罕見。

2003年冬天,正在中央美術學院就讀的黃於綱因為失戀,一個人背起行囊拿著四百塊錢上路,從北京坐了24個小時的火車到湘西,循著沈從文的足跡來到鳳凰,想找一片純樸的地方畫畫。經人指引,他翻山越嶺,徒步4個小時,終於找到了涼燈古寨。


“北上廣”之外,山這邊的悲與喜


《涼燈:山這邊的中國》

版本:巴別塔文化|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9年3月

這是一次讓他怦然心動的偶遇,這片沒有被工業汙染的土地,以及苗鄉人的古道熱腸,讓他迅速尋回童年的記憶,他將眼前所見與沈從文筆下的人物風景重合在一起。他覺得涼燈就是自己的塔希提島和阿爾村莊,他願意將自己的藝術生命放在這裡肆意滋長,等待花開果熟。

2006年,黃於綱以涼燈為腳本的作品《年關》,記錄下苗寨過年的悲歡離合,這個小視頻他花了八千多張手稿去完成,畫完之後再上色,最終獲得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創作一等獎,以及中國學院獎最佳美術設計。畢業前夕,系主任讓他在片尾鳴謝幾位領導和一些不相干的人,他說,“對不起,你提的這些人我一個都不會感謝,我只感謝涼燈的父老鄉親。”

這種耿介不阿的性格,讓他既不可能留校,也不願意去求職。在靠辦美術培訓班把學校的學費和欠同學的錢還清之後,他揹著畫具和黃賓虹、林風眠等人的畫冊上路,去尋找他心目中大師筆下的風景。黃於綱走遍了陝北、西北、西藏和江南,但無論走到哪裡,涼燈始終是他心頭的牽掛。

他每年都要在這裡住上兩三個月,2010年後,他乾脆與未婚妻常駐涼燈。他帶著僅有的七萬塊錢,買好了顏料和畫布,準備在這裡紮根生活和創作。一對漢族夫妻要融入苗鄉並不容易,苗族據說是蚩尤的後代,因與黃帝戰敗而向南遷徙至此,歷史上屢次發生過漢人殺苗、排苗事件,讓苗鄉人對外人頗有戒心。

語言不通、習俗迥異、生活條件艱苦,這些都足以構成現實的挑戰,但黃於綱夫妻倆下定決心,置辦了簡陋的生活用品,開荒種地,每天走村串戶,記日記,攝像攝影、寫生素描。起初,涼燈人對這位北京來的高材生頗為好奇和尊重,但隨著他畫的老人逐漸凋零離世,當地的巫師開始警告村民,不要讓這個外來人畫像,否則會被他攝取魂魄。

黃於綱尊重村民的意願,但他率直豪爽的性格和與生俱來的鄉野氣質,讓他很快融入了這個部落,贏得了大家的信任。他每次到村民家畫像,都會給畫中人“模特費”,雖然錢不多,但對貧窮的村民來說也算一筆額外收入。每家每戶的紅白喜事,他都主動去參加,和大家一起喝酒聊天。漸漸地,人們發現這個外來人與自己並沒有什麼不同,但他能寫會畫,還能幫他們處理一些與政府部門打交道的事情,並帶來一些遊客。

在涼燈找到生命的驚喜

這個只有幾百來人的苗族村寨收容了黃於綱,而他靠著日積月累的繪畫和寫作,也走出了一條風格鮮明的藝術之路。他的啟蒙老師、油畫家蔡吉民先生曾對他說,“真正的美術作品首先是個人風格要明朗”。而他自己認為,對當代藝術來說,你可以不知道他畫的是什麼,但是你一定要知道這是他畫的。

在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之前,需要“吃百家飯”。早在學生階段,黃於綱就對國畫、油畫、刺繡、石刻、雕塑、裝置、版畫等都產生過興趣,他想借鑑各種美術語言來形成自己的風格。在涼燈,他也嘗試了各種藝術手法來刻畫和表達他眼裡的人與物。

從2014年開始,他在北京、上海、長沙和涼燈共舉行了五次畫展,他的作品和行為藝術式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很多圈內外人士的關注,他的畫作也積累起越來越高的人氣,藝術評論界也對其不吝讚美之詞。十幾年過去,他早已不是那個到處流浪的落魄青年,但他仍將根基牢牢地紮在涼燈。


“北上廣”之外,山這邊的悲與喜


過日子,生火。

自始至終,他從來沒有把自己當作一個居高臨下的外來者,而是與當地人感受著同樣的冷暖和悲喜。在新近出版的日記集《涼燈:山這邊的中國》中,他記錄下在涼燈的日與夜,他“從一次次葬禮和婚禮裡,讀到宿命、輪迴、繁衍、傳承和頑強不息的生命力;從土娼和殘疾嫖客的故事裡,發現深沉厚重的大愛;從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留守老人的性需求問題、務工青壯年的生存問題裡,思考社會經濟演變與旅遊業發展對於當地村民帶來的影響;從天空、月亮、星星、稻子、雜草、小蟲、秋雨,蔬菜的生長、青蛙的屍體、布穀鳥的叫聲裡,找到生命的驚喜和生活的意義……”

黃於綱對村民從憐憫中生出敬重,他歎服於他們對生命不喜不悲的通達,迫切地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來改善當地的經濟和生活環境,但他又深感藝術家對於社會問題的無力。在明白自己的責任後,他堅持著自己對藝術的見解,相信情真意切是人品和畫品之首要,他在苗鄉人的日常裡尋找生活的溫度與人性的尊嚴。

黃於綱繪畫作品欣賞:

“北上廣”之外,山這邊的悲與喜

《打盹兒》

“北上廣”之外,山這邊的悲與喜

《空山》

“北上廣”之外,山這邊的悲與喜

《秋虹 草垛》

“北上廣”之外,山這邊的悲與喜

《秋月》

“北上廣”之外,山這邊的悲與喜

《求全的母親和孩子》

“北上廣”之外,山這邊的悲與喜

《堂屋》

“北上廣”之外,山這邊的悲與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