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那碗“为自己也为别人”的全羊大补汤,你还记得吗?

天津那碗“为自己也为别人”的全羊大补汤,你还记得吗?

当很多人都在热炒网红美食的时候,哏儿哥却想凭借着那依稀的记忆聊聊我曾经接触过的一些小馆,或许有的还能和大家形成一点点的共鸣。

天津那碗“为自己也为别人”的全羊大补汤,你还记得吗?

天津长江道立交桥老照片

90年代左右的时候,交通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人们的生活轨迹,基本上保持着家工作单位之间的两点一线,而哏儿哥的生活半径就在中环线长江道这一带。

今天我们就说说坐落于长江道的一家羊汤馆,称之为“馆”或许有点勉强,叫羊汤摊儿差不多。它当时的坐落地点,应该是现在苏堤路与长江道交口的中石化加油站附近,紧挨着墙子河的一个用帆布临建的小摊儿。

天津那碗“为自己也为别人”的全羊大补汤,你还记得吗?

在那个没有夜生活,不懂得什么叫夜宵的年代里,它应该算是天津闭店时间最晚的小酒馆,那微微闪烁的暗黄色灯光总会给下夜班的路人一点点慰藉与陪伴,特别是冬日的晚上,在当时那冷冷清清的街道上,它的存在总会散发着那么点点暖意。

天津那碗“为自己也为别人”的全羊大补汤,你还记得吗?

天津墙子河老照片

至于羊汤,很有特点,典型的汉族羊汤风格,百无禁忌,羊身上任何器官皆可入汤,皆有称谓,有的则甚为蹊跷让人搞不懂,羊房子是哪?羊肾和羊腰为什么不是一个部位?羊奶渣也能吃?胎羊也能吃?!说实话,除了最最传统的羊杂汤,搞不懂具体部位的,我是一直也没有尝试过。

天津那碗“为自己也为别人”的全羊大补汤,你还记得吗?

示意图

再回到主题,他家羊汤的精髓在于那一锅一直熬煮的老汤,一口铁锅置于灶上一直熬煮,有食客来了,按具体要求分拣各类入汤主料,再用笊篱把这些材料下锅上下烫涮几下,然后再浇上一大勺雪白雪白的老汤,随后入调好的麻酱、韭菜花、羊油辣子和香菜。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天津那碗“为自己也为别人”的全羊大补汤,你还记得吗?

网友2012年拍摄于全羊大补汤

而羊汤的搭配则各异,有好喝口儿的,必定嘱咐伙计把存酒拿来倒上一盅,一口羊杂一口酒一口汤,酒未喝完羊杂凉了,则势必招呼伙计再添汤。

天津那碗“为自己也为别人”的全羊大补汤,你还记得吗?

示意图

天津那碗“为自己也为别人”的全羊大补汤,你还记得吗?

芝麻烧饼 示意图

而直接喝汤的呢,则一定配上芝麻烧饼,要说这芝麻烧饼,我到现在还是馋,为什么?在这个小摊儿吃的烧饼总是热的,因为即便放凉的烧饼,伙计也会先上炉烤好了再上桌,一咬酥脆。连掉在桌上的芝麻粒都会一个个的沾起来吃干净。

除了这汤有特点外,这喝汤吃肉的顾客也都有鲜明的特点,别小看这小小的羊汤摊儿,那可真是三教九流五湖四海云集,有衣着朴素的上班族,也有通体刻花的耍儿,要知道,九十年代能上大活的,那真是有一定阅历的社会人,现在随随便便纹个花臂什么的,跟那时候比,完全就不是一个意思。当然掌柜的也是很有造型(后面我会再说),有时候晚上来,总能见到他召集一帮朋友聚会,很有气氛,是现在小饭馆见不到的场景。

天津那碗“为自己也为别人”的全羊大补汤,你还记得吗?

全羊大补汤老板 金字为其亲自书写

另外,掌柜的也是个比较有才情的人,好写个书法,门口的大字招牌皆出自他手,虽然没有什么书法流派,但也自成一家,苍劲有力。哏儿哥认为最牛的,还是他自创的那句广告语——“喝全羊大补汤,为自己也为别人。”怎么想怎么有,到位!

天津那碗“为自己也为别人”的全羊大补汤,你还记得吗?

店内条幅

后来,哏儿哥搬离了长江道一带,就少了光顾,而后伴随着长江道墙子河的改造,这个羊汤摊也就不存在了。

直到2016年的某一天,哏儿哥闲来无事路过嘉陵道,路遇一家写着恩发全羊汤的黑匾金字大招牌的底商,门口大喇叭播放着于魁智版《失空斩》选段,一边的摇椅上躺着一个体型消瘦的老年人,理着一个沿发际线四周剃光的清朝式发型,悠哉悠哉的闭目养神。当时哏儿哥第一眼就觉得面熟,于是下车进店,店里都是实木的中式家具,一口大锅置于进门位置,各种调料主料分列两边,布置得井井有条。点菜后,老板娘招呼门口的男人进来操作,其间,哏儿哥好奇的问,您是当年长江道那个全羊汤的老板吗?他停下了舀汤的勺子,眯起眼笑起来,连连称是。

天津那碗“为自己也为别人”的全羊大补汤,你还记得吗?

2000年时的天津长江道重信公寓一带

虽然哏儿哥和他不熟,但是这种多年后又想见的感觉总是让人心里充满暖意。

后来,店又增加了夜宵。门口黄纸上用大楷毛笔赫然“深夜食堂”。

再后来,店关了,现在好像变成了一家汽车装具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