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慈协2019年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

汉中市慈善工作深入贯彻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提高思想站位、增强使命担当、狠抓薄弱环节,助力脱贫攻坚。

树牢“大慈善”理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将促进教科文卫体事业发展及保护环境等纳入慈善公益活动范畴,这一放眼“大慈善”格局的界定,为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进入新时代,传统慈善作为扶贫济困、同情和帮助弱势群体的主体,已被超越救助弱势群体的广义,广泛增进他人福祉的善行和发挥疏理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作用的“大慈善”所替代。

慈善事业发展的新态势、新内涵,赋予了社会主义慈善事业新的活力。慈善工作者要做新时代慈善工作的“操盘手”。

加强组织建设

一要贯彻《陕西省实施<慈善法>办法》。慈善协会要安排一定时间,对照工作实际认真学习贯彻《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重点在提高组织公信力,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上下功夫。

二要修养慈善操守。慈善工作者是受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委托,通过慈善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爱心的使者。为此,要珍惜宝贵时光、敬畏行业规矩、奉献善心善爱,以强烈地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献身慈善工作。自觉做到:热爱慈善事业,遵守慈善纪律,提高慈善素质,奉献慈善无怨言。

三要健全工作机制。对部分县区慈善协会存在的机构不健全等问题,要疏通工作渠道、采取有序措施、尽快予以协调、解决。

四要提升服务功能。慈善志愿者服务团队要发挥其在参与慈善工作,参加慈善活动,助力慈善项目中的表率作用。组织发展相对滞后,服务活动开展不经常、不充分的要有改进。全市慈善志愿队伍支数、人数,确保在2019年的基数上提升15%。

深化项目实施

一要发展新项目。要密切与民政、扶贫、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联系,配合做好相关合作项目;要重视网络慈善项目,通过网络的方式发展慈善众筹、慈善助医、慈善助学、慈善助老项目;要做好网上项目立项、发布、实施工作,公正、公开、透明地做好项目财务披露。今年,市慈协将安排下县检查和调研项目工作。

二要探索新方式。项目实施要坚持与时俱进。对社会影响大、实施时间长的“三大节日”品牌项目,可以灵活举办方式,丰富项目内容、突出节日喜庆氛围,为老人、孩子增加幸福感、获得感;对实体建筑、物资发放、资金支付性项目,要规范程序、严格管理、公开透明,充分体现捐资人(单位)的意愿不走样。

三要借鉴新经验。近年来,我市慈善募捐和慈善项目创新发展,省慈善协会多次在汉中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希望县区慈善协会相互学习、互相借鉴,提高项目水平和项目质量。

抓好慈善募集

慈善募集是慈善工作的重点。要以“9.5献爱心”、“9.9公益日”为载体,以广泛宣传《慈善法》、陕西省《实施慈善法办法》为抓手,领导高度重视、工作早作安排、措施有力可行,力争募集成绩较去年有所提升。

市慈协将适时召开动员会、举办培训会部署全市募集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指导、业务咨询等工作。春节后,将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对2019年慈善募集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深化慈善宣传

一要深化慈善宣传。为深度报道和宣传县区慈善协会在实施慈善项目、开展慈善扶贫、推进志愿服务等方面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和新鲜经验,市慈善协会将下发《慈善新人新事宣传提纲》,对做好这方面的宣传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和要求,希望予以配合和支持。

二要讲好慈善故事。对县区提供或新发现的宣传报道线索,市慈善协会将组织专人实地采访并撰写专稿,投送有关网站、报纸、电台、电视台进行宣传报道。对事迹特别突出的,建议县(区)或省市慈善协会予以表彰。

三要办好“一站一刊”。《汉中慈善简报》、《汉中慈善网站》,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今年工作特点,在编辑出新、文字求精、质量提升方面有所进取和提高。

推进外联协作

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宣明会陕西代表处、洋县项目组的慈善合作,助力宣明会洋县“儿童为本.区域发展”项目持续实施、健康发展。学习借鉴兄弟慈善协会先进经验,提高慈善工作水平。

投身新冠疫情防控战

全力以赴抗击疫情,是全市慈善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

市县区慈善协会要在做好自身防护、保证安全的前题下,积极投身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战。

做到全员发动、精心组织、多方式开展“抗疫情、送爱心”慈善募捐活动,彰显慈善报国之情。(张新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