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佛系青年看《第六天魔王》,淺談我個人對文化復甦的一些看法

大家好,我是小八。

本期將繼續和大家聊聊我之前看過的動態漫畫,我今天要和大家聊的這部動態漫畫是在2017年那個“群魔亂舞”的4月中所放送的一部動態漫畫,而我當時是在這部番完結不久以後,才將其一口氣看完的。

對於我這類從小就被傳統思想和86版的《西遊記》所影響長大的偽佛系青年來說,像《第六天魔王》這種帶有濃厚的宗教氣息的神魔奇幻類動漫作品,是非常符合我的口味的。

而我之所以要自稱為“偽佛系青年”的原因嘛,那是因為我之前在看《第六天魔王》的評論時,有看見過一位學習佛法有些年月了的真佛系青年所寫的一條長評,我感覺自愧不如。

所以我便自稱為“偽佛系青年”,因為我只是對神佛抱有敬畏之心而已,並不是信徒。

偽佛系青年看《第六天魔王》,淺談我個人對文化復甦的一些看法

好了,說了那麼多題外話,現在迴歸主題吧,因為《第六天魔王》這部作品在當時放送的時候是一部頗有爭議的動漫作品,所以我一直都想找個機會說說我對這部作品的看法:

文化創新是文化復甦的必經之路

《第六天魔王》雖然只是一部影視作品,但卻能引起那麼多的爭議,無非就是因為這部作品中所闡述的文化思想與一些人所信奉的文化思想相沖突,而我認為這是隻是在文化復甦中所出現的正常現象而已。

所以我所要講的主題也是圍繞著“文化”二字去展開討論的,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雖然變得更加重視文化培養了,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科技時代,人們對傳統文化培養的力度卻稍稍地下降了一些了,尤其是在宗教文化上,我們從小就學會了科學與迷信這兩個詞語。

並且也大概地讀懂了這個兩個詞語的釋義,但我在小時候卻無法對《西遊記》做出正確的定義

,直到後來長大了,我才知道,《西遊記》的正確定義應該是融合了多種元素的歷史文化產物。

偽佛系青年看《第六天魔王》,淺談我個人對文化復甦的一些看法

可能因為《西遊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緣故吧,所以很多人對《西遊記》的影視作品中貶低道教,抬高佛教的做法並不反感,而到了今天,重視本土的道教文化的人開始變得越來越多了,所以當《第六天魔王》動態漫畫一推出的時候,就引發了諸多的爭議。

像什麼迷信、xi腦、fan科學的標籤也為其一一貼上,而我認為,他們都只不過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就我個人而言的話,我喜歡這部作品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也信佛,而是因為我跟《西遊記》的原著作者一樣,是一個無神論者,同時也是一個唯心主義者,確切地說,我是一個主觀唯心主義者。

我所看中的是《第六天魔王》裡給我們科普的佛教文化,我覺得在這個修真小說和修真影視作品橫行的時代能看見有人將帶有佛教文化的作品搬到檯面上來,這無疑是一個文化創新的體現,雖然佛教對我國來說是外來宗教,但佛教傳入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所以現如今的佛教文化也已經跟我國本土的道教和儒家思想有了高度的融合。

偽佛系青年看《第六天魔王》,淺談我個人對文化復甦的一些看法

所以佛教文化也是我國的重要傳統文化之一,既然道教文化和儒家思想都能在近幾年來得到了重視,那我認為,佛教文化也應當被予以重視,雖然現代人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有過一段時間的忽視,但是近幾年來,人們也似乎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現在也漸漸地開始有了文化復甦的跡象。

將帶有宗教文化的動漫搬上熒幕,可以算得上是文化創新的一種體現,而文化創新就恰恰是文化復甦的必經之路,一開始會有些瑕疵,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這是一個開發的時代

即使是我國所重視的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那個百家爭鳴的時代,也是被許多人所不認可的,而到了現如今這個言論自由的時代,想要創新就更需要忍受諸多的爭議了,像佛教的佛經、佛法、佛理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流傳下來的,而且裡面的許多道理也都是用印度人的解釋方式去解釋的,所以像我這類的普通人就比較難懂得其中的意思。

偽佛系青年看《第六天魔王》,淺談我個人對文化復甦的一些看法

而在《第六天魔王》中,作者則用了我們中國人所能理解的解釋方式去解釋這些道理,而且動漫裡面所傳達的思想也都是有出處的,虛構的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比喻而已,所以對於我這種只是想了解學習一下佛教文化的人來說,是很喜歡這種通俗易懂且有趣的解釋方式的。

雖然裡面用了一些辯證的手法去對佛教文化進行了討論,從而引發了一些爭議,但我認為,其實會有爭議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畢竟當初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時候,各派的創始人都是能為其主張而口若懸河的,那在我們這個那麼開放的時代,會有爭論不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嗎?

偽佛系青年看《第六天魔王》,淺談我個人對文化復甦的一些看法

予以尊重,兼容幷包

縱觀歷史的長河,即使是被我們推為聖人的孔子都曾堅信世間有“神”、“鬼”的存在,這個是在《論語》的第三章《八佾yi》中有真實記載的: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而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先生卻不這樣認為,他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中嘲諷過當時國人遇事就喜歡求神拜佛、懷古傷今的做法,所以不難看出,魯迅先生其實是一個唯物主義者。

而孔子則是一個唯心主義者,至於我的話,我認為自己既是一個主觀唯心主義者,也是一個不堅定的無神論者,雖然我不相信有“鬼”的存在,但我卻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而且也相信因果,所以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

偽佛系青年看《第六天魔王》,淺談我個人對文化復甦的一些看法

而像我這樣的矛盾體,估計還有不少,說到底,我們只不過是相信自己所信的東西,而不願去相信自己不信的東西罷了,有時候會因為信仰不同而起衝突也是在所難免的,所以我還是那句話:文化創新是文化復甦的必經之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時候,每個門生都可以為了捍衛自己的學說口若懸河的原因,其實就是觀點不同而引發的辯論罷了。

對於這種現象,有人曾說過:對不同觀點持不同看法並互相辯論,是促進人類進步的良藥,但辯論還是得就事論事你來我往,上綱上線人身攻擊什麼的還是能免則免吧。

就我個人而言,我是十分贊同這個觀點的,因為這句話才是我們在看待爭論辯論時應有的正確態度,所以我由衷地希望大家對像《第六天魔王》這類有出處的宗教文化作品持著一種予以尊重,兼容幷包的態度。

偽佛系青年看《第六天魔王》,淺談我個人對文化復甦的一些看法

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唯心主義者,所以平時也挺重視精神修煉的,而在佛教文化中的很多道理對修心都有一定的幫助,像《第六天魔王》中所強調的不要過度地被樂與欲所操控這一點,其實是可以學習吸收的,至於其他一些不被人所認同和未被證實的觀點的話。

我引用動漫中的一句來闡述我們看法和觀點吧:你不當他是回事,他就不是一回事,你相信是真的,他就真的是真的。

偽佛系青年看《第六天魔王》,淺談我個人對文化復甦的一些看法

以上便是我對《第六天魔王》這部動漫和對文化復甦的一點淺顯看法,然後我再重申一點:我並不是因為信仰著什麼才喜歡這類的動漫的,我只不過是單純的喜歡和為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而喜歡上這類動漫的。

因為我覺得,無論是喜歡還是不喜歡《第六天魔王》這類動漫的小夥伴都是可以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的,所以望各位不吝賜教,同時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討論。

偽佛系青年看《第六天魔王》,淺談我個人對文化復甦的一些看法


本文由八幡出品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