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之下,線上銷售面臨的供應鏈缺貨風險:3種策略和3個步驟

西安交大管理學碩士,哈工大工學學士;豐富的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和工廠供應鏈運營經驗;擅長供應鏈端到端流程管理、戰略採購和整合、物流成本管理和庫存控制。

全文總計1479字,建議閱讀4分鐘。



新冠疫情之下,線上銷售面臨的供應鏈缺貨風險:3種策略和3個步驟

01 線上銷售的供應鏈挑戰

今年的疫情讓大家的生活更加離不開網上購物。但是對於賣家來說,線上銷售最怕的就是斷貨,為什麼?一般我們買東西,有兩種搜索方式,一種目的性很強,直接搜索某品牌旗艦店,或者某品牌某型號產品,然後購買,這種人群一般是老客戶;另一種則是模糊搜索產品名稱,然後購物平臺就會按照一定的“順序”呈現,這種客戶一般是潛在新客戶。

如果你經常斷貨,對於老客戶來說,慢慢的會失去耐性,而移情別戀到別的賣家或者品牌那裡;對於潛在新客戶來說,因為斷貨導致你的排名越來越低,模糊搜索後,你的產品基本無法顯示在搜索結果裡。尤其是後一種情況,就像養小孩一樣,好不容易養大了(可以出現在潛在新客戶的搜索界面裡);因為斷貨,突然養大的孩子沒了。想想銷售人員和公司領導的心情吧,這對於供應鏈運營人員是個巨大的挑戰。

新冠疫情之下,線上銷售面臨的供應鏈缺貨風險:3種策略和3個步驟

02 面對缺貨風險的三種策略

一般來說供應鏈人有兩種極端思路去應對,一種是面對可能的缺貨,缺貨就缺貨吧,反正缺貨是必須發生的,我也不想缺貨,可是就缺貨了,愛咋咋地;另一種是,不計一切代價,全力以赴,必須確保提前交付,必須不能缺貨,缺貨的話,提頭去見老闆!

兩種思路的供應鏈選手,如果辯論起來,看似都有道理,誰可能也說服不了誰。

假如你的公司是蘋果這種只有極少數SKU銷售,或者面對你們選出的不能缺貨的SKU,那麼請問接下來該怎樣做呢? 對於這些SKU,我們想想通過銷售和供應鏈人的努力下,會有幾種策略呢?

上策:通過能夠負擔起的投入,供應鏈人在缺貨前一天補上貨了,沒有缺貨,一切如常。

中策:通過各種努力,按照目前銷售趨勢,可能會缺貨一天兩天或者三天,但是能否干預銷售,讓需求稍作下降,而爭取到貨物補上呢?

下策:銷售和供應鏈人之間吵架撕逼很久,最後忘記了公司要解決什麼問題了,缺貨了很久,listing被平臺下架了。

新冠疫情之下,線上銷售面臨的供應鏈缺貨風險:3種策略和3個步驟

03 解決缺貨風險的三個步驟

為了實現上策、或者中策,基於我的經驗,這裡分享三個步驟,

讓供應鏈人在努力的同時,不僅有苦勞,還可能有功勞

步驟1,對於總計銷售額貢獻80%的SKU+公司戰略重視和扶植的SKU,選定大概10~20個SKU;上面講過,如果貴司是單品銷售,比如蘋果公司這種,那麼你目前在售的幾個SKU都是不可缺貨SKU。

步驟2,供應鏈團隊每日監控各級各店庫存和日出貨數量,一旦發現異動(與備貨需求計劃差異50%以上),則立刻找到銷售和營銷,並上升到雙方主管嚴謹溝通、詢問、研究原因,並給出可能的解釋,比如做了SEO優化、找人刷單了、客戶評價高了等等,到底是什麼原因。

步驟3,銷售&營銷如果有足夠的原因解釋並且認為上述異動可以持續,供應鏈要立刻評估內部供應柔性是否可以滿足,並採取力所能及的措施;

如果銷售一臉懵逼,供應鏈要持續監控並評估風險,比如連續7天異動,則當機立斷知會銷售確認,立刻果斷備貨......

如果內部供應無法滿足,持續預警銷售和營銷,趕緊停止促銷、SEO優化、各種帶貨,並不斷提高價格,確保不下架能被供應上(這是最不得已的手段) ......

當然現實情況裡,上策大部分時候存在於我們的理想和願景之中,很多時候我們是無法完成的;即使在特定的場景裡,通過愚公移山的精神完成了,但是也不可持續。但是至少我們可以通過實現中策,最大化的保證公司的投入產出。

比如以下的案例就是通過預警、分析和聯動在無法實現上策的情況下,實現中策

新冠疫情之下,線上銷售面臨的供應鏈缺貨風險:3種策略和3個步驟

小結:

這三個步驟的核心就是,不依賴感性的銷售可以主動告訴我信息,而是通過供應鏈自己可以使用的數據提前預警、準備和聯動內外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供應鏈管理方向的朋友能有所幫助,謝謝!

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你的觀點,你也可以,收藏此文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受益!

祝近安!

此文為作者原創,由「菜鳥漫記供應鏈」授權在知乎「物流者說」進行原創發佈。

物流者說,懂物流,更懂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