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了嗎?我們值得深思?

安全了嗎?我們值得深思?

安全了嗎?

昨天是110日,今天是1.11日,我才剛剛瞭解。

談及安全意識,我們都有僥倖心理。我們太過於信任,往往就是危險的滋生,我們的一時疏忽,有時造就一世痛苦。我要說的,不是天空太暗,是想提醒我們,雨天帶傘,有備無患。

溫州小姑娘順風車遇害事件已過有些時日,風口浪尖上全民指責,輿論壓力下某滴公司昨日聲明,今日道歉,最後不得已因安全問題放棄順風車業務。截至目前,仍處於全國下線狀態,歸期未定。捫心自問,我們把社會安全事件全完歸責於平臺,亡羊補牢,就能保證羊不再丟嗎?我們自身的安全意識呢?遇到危險我們採取措施了嗎?

我們小時候,網絡傳播並非如此之快,很多事件都是聽大人說,不能怎麼怎麼樣,不要去哪裡,不能隨便與陌生人交談,事件越多,警醒之類的話就越嚴重。小學時候發生在身邊的真實事情,村裡有位叔叔去縣城趕集,突然旁邊停了輛車子問某某路怎麼走,叔叔說明該如何走,並指了指路,車子司機便問叔叔去哪裡,一番交談之後,司機表示感謝,也正好順路,送叔叔一程。於情於理,一切正常,完全想不到危險的發生。差不多半個月後,家人接到了陌生人的電話,說叔叔在某個山路邊上,很虛弱,但意識還有一些,他只是幫忙給家人打個電話。家人連夜趕去大山深處找到了叔叔,送到醫院檢查治療,幾月之後完整如初,只是從此以後再沒出過遠門,離開過家人視線,整個人像見不得光,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據家人後來講,應該是人體器官買賣的,一上車就被敲暈了,整個過程都是迷迷糊糊,幾天後檢查配型不成功,抽完了血把他丟進了山,自己拼盡最後幾絲力氣爬上了公路邊招手呼救,唯一一個願意停車下來的,就是這個給家人直接打了電話的貨車司機,不願報警,怕被報復。後來的事情也再沒聽說,坊間鄰里都在傳的這個事情,成為我們小學時候的安全教育案列,而叔叔家就在學校門口,我們時常見,瘦瘦的高個,蒙著腦袋和眼睛,是我們隨時會提的話題,而那個時候,我們只是提,和議論。

很多事情,只有自己跳過坑,才會不會再往坑裡跳,只有經歷過,才會後知後覺的做些事情。

高三暑期在市區打工磨練,相對發達的省會城市,招生算得上容易,但生存卻不見得。一天和本地大三的同事晗姐為組,按照往日行程抱著傳單一起掃街,招生對象是小學6年級以下。同事在前,我在後,十字路口過後,晗姐在馬路那頭,紅燈隔開我們。等紅燈的時候我恰好看到身旁有個小女孩,抓住機會極力宣傳我們培訓班多好多好,一番忽悠之後,小女孩用手指著馬路對側的黑色小轎車示意:我爸爸在那個車子,你要跟他說下,他會同意。初入社會的我,對一個7、8歲左右的小女孩完全沒有過不信任和防備心理,跟著往過走。直到走到黑色車子不到6、7米,同事晗姐拼命追上來拉住我就往回跑,此刻的我還是一臉茫然,完全意識不到危險的逼近。等回過神來,黑色的車子已經開出幾十米遠,單純的小姑娘也已見身影。後來才聽說,那一帶經常有人販子,見著小孩就搶,然後用搶來的小孩再騙,小孩子最容易讓人放下戒備,甚至毫無防備。我當時離人販子的車只有不到幾步,小女孩騙我過去,再塞進車裡,後果想想都有後怕,以至於後來,走在路邊上我都會刻意的記住路邊的車牌,觀察身邊的人樣貌。我自認這是好事,直到現在,我都保留這個習慣。打車記好車牌,故意發句語音“老婆,我上車了,走的哪條路,大概幾分鐘到,車牌號是多少多少”。這樣的做法,看似多餘且多疑,有的司機聽到也會刻意跟我開個玩笑:一個大男人。我是想,這個習慣,大概也幫我避免了危險發生吧。直到今天,即便如何的發達和安全,我也會告訴身邊人這麼做,有時甚至會強迫他們這樣做。

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的社會如此發達,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綜合素質也有極大改善。互聯網的發展,我們足不出戶就可知曉天下事,此類事件經常發生,我們經常為之嘆惋,憤恨,關注,輿論。任何一個大輿論話題的誕生,都離不開安全意識的淡漠。東莞乞丐事件,順風車司機殘害花季少女,外賣送餐員入室迫害女主... ...諸如此類,社會傷害事件的發生,就好比突如其來的沙塵風雨,我們不僅需要嘆惋,需要輿論,也更要警醒,思考如何保護自己和身邊人。

剛過的110日,甚至很多人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在此之前,我也不明白。經常會想,假如這些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又該如何去做?

點外賣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匿名?不寫明房號,甚至單元甚至樓棟,更甚者,少點外賣。

網上買東西,我們真的不用把收件人信息詳細到家門,寫明自己的姓名和常用電話號碼,即便貼上證件照和身份證,快遞也不會送到家門。

打車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記住車輛信息,發給親近的人,甚至直接讓司機聽到,以表警示。

出門的時候,是否可以檢查下門窗是否關好,進門開門前,警覺是否有可疑人。

與人交際,可不可以清楚底細的前提下,再把自己褲衩都交出去。

出門遛狗的時候,可不可以牽著狗繩,以防跑丟了,或者把主人咬了。

你以為把整個城市的狗都沒收了,這個城市就安全了。

還是那句,雨天帶傘,有備無患。可不像我,事到如今,只有鍵盤... ...

安全了嗎?我們值得深思?

生如蹲坑,蹲需通,通則順。歡迎關注,下期熱點:順風車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