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歷史簡介

普洱茶來自哪裡,又歸向何處?

普洱茶歷史簡介

普洱茶在中國茶類中是一種極具歷史文化內涵的,地方性茶類。同時也是歷史長河中沉澱下來的中華古老文明。

由於普洱茶的原產地(現今雲南西雙版納州瀾滄江沿岸)與中原文化發達地區有千山萬水之隔,普洱茶直到明清時期才被世人所認知。

普洱茶的歷史其實非常的悠久。早在武王伐紂時期,(距今約3000多年前)就有我們的濮人,把“荼”進貢給武王,只是當時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名字來叫這種茶。濮人就是我們的布朗族人。目前很多書籍中將濮人認為是我們茶葉的始祖,最早最先種植茶樹的先民,但卻沒有找到鐵證的歷史記載。也因此,誰才是真正的茶葉始祖也還有待考證?

據歷史記載,早在1100多年前,唐朝南詔國“銀生城界諸山已盛產茶葉”。而“銀生城”所指何處,又或者“銀生城”只是一個茶葉集散地都還備受爭議。南詔國在唐朝時期, 稱為“步日”。“步日”就是濮人的意思。到元朝時期稱之為"普日部“,到明朝萬曆年間改為”

普洱“。明朝萬曆年間的謝肇淛在《滇略》中寫道:“士庶所用,普茶也,蒸而成團”普茶就是我們雲南所產的普洱茶。

而在明朝末年方以智所撰寫的《物理小識》中,普洱茶一詞第一次完整的出現在書籍中。今後得以沿用至今。

普洱茶歷史簡介

明代到清代,是普洱茶的鼎盛時期,明朝時期興起了茶馬貿易,雲南的普洱茶同時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到清朝時期,普洱茶被正式列入貢茶案冊,進貢給皇室貴族,這一點也極大地促進了普洱茶的發展。普洱茶來自雲南深山原始大茶樹,茶湯濃郁醇厚,品質特殊,飲之去油膩,助消化,保健功效顯著,這是它受皇宮貴族喜愛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