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帮娃解决争吵,做法虽好却会害了他,IPCS提高孩子社会能力

萌声母婴育儿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和指点

现在这个时代,大部分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都会选择“听我的”教育方式,父母永远都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让孩子按照自己的 想法一步一步去做,正是因为这样,却让孩子丢失了很多重要的东西。

相信喜欢看新闻的家长,经常会看到有孩子抗不住学习的压力或者是考试时的分数和父母期望相差太远,受到来自家庭和老师的双重责骂,而最后选择放弃生命的孩子。

父母帮娃解决争吵,做法虽好却会害了他,IPCS提高孩子社会能力

发生这种事的背后,请各位父母好好的想一想,当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孩子学习上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的内心?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表示,任何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当我们生活在这个群体当中时,人和人之间的内心是相互联系的,一旦脱离了社会关系,个体将必死无疑。

其实,家长要知道,这就是人类的本质,人类本来就是一群“群居生物”孩子最后也将会告别父母的关怀,走向社会,哪怕再怎么逃离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的。

当孩子处于集体生活中时,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如果这时父母选择帮助娃去解决争吵和冲突,这种做法虽然好,但是却会害了孩子。

父母帮娃解决争吵,做法虽好却会害了他,IPCS提高孩子社会能力

孩子面对冲突的处理方式,需要父母从小对孩子进行社会能力的培养,越早培养越有好处。

当孩子的思维可以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时,相比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的孩子来说,您家的娃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IPCS的由来

大部分的家长会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但是却忽略孩子的“社会能力”。

美国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默娜·R.舒尔曾在她的《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这本书中写道:

我们不应该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鼓励孩子去思考,来帮助孩子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力。

其实,所谓的社会能力和沟通能力有些相似,沟通能力是培养孩子与他人的沟通和相处,而社会能力是培养孩子如何解决与他人直接的矛盾和争端。

当孩子小的时候,解决争端的这个角色大部分都由父母扮演。家长帮助孩子解决争端虽好,但事实上却会害了孩子,不利于孩子社会能力的培养,更何况,家长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都会偏向自己的孩子,根本没有办法真正的去解决问题。

父母帮娃解决争吵,做法虽好却会害了他,IPCS提高孩子社会能力

当孩子们发生争端时,家长一般的做法有以下4种:

◆转移注意力:会用引起孩子兴趣的物品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放任型:当孩子发生争吵时,家长会在一边不管,放任孩子争吵,等到累了自己就会安静下来。

◆沟通型:父母通过和孩子的沟通,让娃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所在。

◆控制型:会强行命令孩子,让他结束争吵,如果拿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会让他立马拿出来。

在这4中做法中,第三种沟通型明显更好,心理学家默娜·R.舒尔把这种行为称作“我能解决问题(I Can Problem Solve)”简称为ICPS。

父母帮娃解决争吵,做法虽好却会害了他,IPCS提高孩子社会能力

目前这种办法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实践,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可。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让他自我解决,这才会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如果家长们之前教育孩子的方式发生了错误,现在采用ICPS提高孩子的社会能力还不算晚。

家长应该如何运用ICPS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存在一个“溺爱”的误区,总是会不小心的替孩子去解决问题,因为在父母的眼里,孩子还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甚至有些家长还会替孩子铺好以后要走的路,在父母眼中他们会觉得这是为孩子好,但事实却是害了孩子。

在平时的生活中,想要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父母帮娃解决争吵,做法虽好却会害了他,IPCS提高孩子社会能力

1.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小年龄的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很难理解他人的感受,这时父母就需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了。

日本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项研究:把一组不同人表情的图片给小学各年级的孩子识别,其中大部调皮捣蛋的孩子,都无法正确识别图片中人物的表情。

具体的培养方法

●当孩子看动画片时,如果电视中的好人被抓住或者被威胁时,让孩子猜测一下作为同伴的心理。

●给孩子讲故事时,让孩子想象自己就是故事的主角,让娃感受一下主人公的内心。

别看这两种训练很简单,但是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遇到问题时主动站在他人角度去思考,有利于孩子同理心的养成。

父母帮娃解决争吵,做法虽好却会害了他,IPCS提高孩子社会能力

2. 陪孩子一起找到问题的所在

许多家长都会有一个共同的误区,他们始终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会替孩子去解决甚至去承担责任。

可是,孩子永远都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就不会知道如何去处理、

事实上,当孩子来到4岁的时候,就可以在父母的引导下,自行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不过,这时父母需要注意,不要直接教孩子用什么办法去解决问题,而是要和他一起找到问题的所在,然后辅助孩子进行思考和解决。

当孩子经历了思考的过程时,自然会慢慢养成这种思考的习惯。

家长要知道,孩子大脑思维的形成,远远要比他们积累经验有效很多。

父母帮娃解决争吵,做法虽好却会害了他,IPCS提高孩子社会能力

3. 寻找多种解决的办法

父母在引导孩子寻找解决办法的时候,也要主要培养孩子思维的扩散性,尽可能的让孩子想出多种解决方案,并且在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好最有效的。

一般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父母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把孩子带入到问题当中。

  • 遇到了什么问题
  • 有哪些解决办法
  • 把自己想到的办法写下来
  • 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好
  • 如果不管用,在进行替换

按照以上这五个步骤进行,相信孩子很快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IPCS的注意事项

让孩子学会记录问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记录问题。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懂,当孩子把所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时,也是在加深问题的印象。

父母帮娃解决争吵,做法虽好却会害了他,IPCS提高孩子社会能力

帮助孩子增加词汇量,建立不同的思维模式

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应该有意识的去教孩子使用更多更有用的词语,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慢慢增加词汇量,还可以建立孩子不同的思维模式,锻炼孩子的表达力。

注意引导时的语气

父母在引导孩子时,应该多采用问句,不要直接告诉孩子最后的结果,而且在没有实践之前不要直接否决孩子的想法,要让孩子知道失败,这样他才会记在心,增长记性。

小贴士

孩子的社会能力和沟通能力一样重要,父母不要认为孩子小便不去培养他,社会能力越早培养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帮助,所以父母一定要把这项能力放在心上。

专注孩子的萌声,帮助妈妈育儿,了解他们的内心,帮助孩子成长,如果你有需要可以私信我,我会在第一时间帮您解答。

图片皆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