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燈塔照亮征程——記“三秦楷模”趙夢桃小組

陽春三月,桃花正豔。伴隨著拂柳微風,記者來到咸陽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一分廠紡部車間。在這裡,40臺細紗機節奏統一地編織著一條條“銀絲”,趙夢桃小組的組員們正快速地穿梭其中。那輕快的步點和著機器的轟鳴聲,奏響了一曲動聽的勞動者之歌。

“我們得跑出復工復產加速度!”這是趙夢桃小組全體成員自2月22日復工復產後的共同心聲。一天24小時,三班倒,在這個傳承著精神榮光的趙夢桃小組裡,沒有人叫苦喊累,沒有人停下歇息,每個人像腳踩著風火輪一般,穿梭在充滿消毒藥水味道的車間裡。

此刻,她們面前的生產線就是戰場,她們要帶頭順利完成一季度的生產任務,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不辱時代賦予趙夢桃小組的光榮使命;才能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勉勵。

夢桃生前那顆戰鬥的心,彷彿在小組每個成員心中生了根。

每當車間人員緊張、細紗機開不齊時,總是趙夢桃小組帶頭擴臺擴錠;每當其他班組遇到困難時,總是趙夢桃小組抽出最好的組員去支援;每當生產上有新的任務時,總是趙夢桃小組主動要求把重擔交給她們。

2015年,咸陽紡織企業搬入新興紡織工業園,趙夢桃小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工作由原先的8小時延長至12小時,設備也更新為德國青澤ZR71型設備。新機器車身60米,比之前的設備延長了一倍,紗錠數量由以前的每臺400枚變為後來的每臺1392枚。面對新設備,就連經驗豐富的老工人也無所適從。細紗機速度很快,稍有不慎就會割破手指,每天即使延時一小時下班,仍無法完成交接班任務。那段時間,不少人提起上班就心生恐懼。組長何菲更是心急如焚,嘴裡長滿了水泡,經常是勞累了一天後回到家卻失眠得厲害。

經過反覆大膽探索,何菲從趙夢桃創造的“巡迴清潔檢查操作法”中受到啟發,決定試行“寶塔式分段換粗紗工作法”來替代整段換紗。把換粗紗分給值車工,這樣不僅大幅減輕了落紗工的工作量,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何菲的手機裡,至今仍保存著一張食指纏滿膠布的照片。“因為落紗割手太厲害,新工幹不了,我們就頂上。其實,小組每個人的手指上都磨出了老繭、留下了疤痕。”何菲說,“當時,全體組員守著40臺細紗機,因為吃不透新機器的脾性,大家的手都被割破了。可工作不能停,大家就給手指貼創可貼、醫用膠布,日復一日忍著疼痛接斷頭、調設備。最終,用了90天時間,我們成功遏制了大面積斷頭。”何菲說。

2018年,何菲大膽創新將值車工、落紗工、清潔工3個工種合併。如今,這種高效的新工作法開始在集團進行推廣,也使原先小組成員從28人精減到18人,工作效率得到明顯提升。當年趙夢桃創造的“巡迴清潔檢查操作工作法”在陝西省全面推廣,今天趙夢桃小組創造的“值車落紗搖車一體化”實現了一崗多能。此項革新使智能化設備的先進性更加凸顯,小組平均機臺效率從原來的96.5%提高到97.8%,職工收入大幅提高。目前,該方法已在全廠推廣。

這些年,紡織行業走過了從輝煌到產能過剩、行業低迷的艱難歲月,也經歷了行業轉型升級的涅槃,紡織人尤其是趙夢桃小組,卻依然心無旁騖地堅守著這塊精神高地,不斷為紡織行業的“大廈”添磚加瓦。

為希望工程捐款、看望孤寡老人、義務植樹、擔任交通協管員……繁重的工作之餘,趙夢桃小組成員的身影還活躍在一個個公益活動的現場。愛心活動開展到哪兒,趙夢桃小組的旗幟就會飄揚在哪兒。

今年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趙夢桃小組新老組員的心。李桂英、梁福雲、郭小蘭、郭淑貞、李玉蘭、陳淑華、馬順喜、孫西玲等17名趙夢桃小組老組員踴躍捐款,“這是小組退休組員自發組織的捐款。趙夢桃小組的老組員一起為戰‘疫’加油!”趙夢桃小組第五任組長王廣玲說。遠在廣東的趙夢桃小組第二任組長、84歲的吳桂賢也通過微信方式捐款;已在居住小區捐過款的韓玉梅,聽說趙夢桃小組捐款後,說啥也要再捐一次。截至2月7日,趙夢桃小組組員共捐款7850元。

“各位前輩的肺腑之言和行動,令人感動。從她們身上我感受到了甘於奉獻的家國情懷。我們將與全國人民一起,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為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何菲動情地說。

從當年光榮命名的那一天起,趙夢桃小組就樹起了一面先進班組的旗幟。根根紗線上,輝映著一個又一個敢為人先的面孔;歲歲年年裡,收穫了一個又一個勇立潮頭的獎盃。

趙夢桃小組命名57年來,先後獲得“全國先進班組”“全國工人先鋒號”等全國性榮譽稱號24項,走出了10餘位國家級、省部級勞動模範和19位省部級技術標兵、操作能手。她們在細碎的時光中守望使命,用奮鬥的激情創造偉業。在守正創新的新徵程中不歇氣、不換肩,讓夢桃精神,代代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