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与草铵膦之间药效大PK

自从百草枯被禁后,草甘膦与草铵膦就成为百草枯的首选替代品。但是你知道吗,虽然同样是灭生除草剂,草甘膦与草铵膦看起来只差一个字,实际在作用和使用上却大不同!


草甘膦与草铵膦之间药效大PK


草甘膦与草铵膦之间药效大PK

草甘膦与草铵膦的区别

草甘膦与草铵膦之间药效大PK


草甘膦

草铵膦

背景

该产品由美国孟山都公司1971年开发,2001年专利到期。

由德国赫斯特公司80年代开发成功(后归属于拜耳公司)

作用机理

甘氨酸类,抑制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蛋白质合成受干扰。

膦酸类,积铵触杀,抑制谷氨酰胺合成。

作用方式

具有内吸传导性,主要杀根。

触杀为主,内吸较弱,先杀叶,可叶片传导。

除草速度

一般要7~9天见效,15天左右死草。

一般为3~5天见效,7~10天死草。

使用作物

广泛用于橡胶、桑、茶、果园及甘蔗地(一般不用于浅根或根系暴露在外的作物,例如蔬菜、香菜、胡椒、葡萄、木瓜、玉米等)。

可用于所有作物,但不能喷到作物上。

对抗性杂草效果

对抗性杂草如牛筋草、小飞蓬,效果不好。抗性杂草逐年增加。

对牛筋草、小飞蓬等抗性杂草防效好。对部分地区莎草科杂草防效较差。

钝化降解机制

与土壤中微量元素金属离子进行络合,缓慢钝化,需要时间20天左右。

被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降解失去活性,需要2~6天。

对土壤影响

容易导致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缺乏,作物形成缺素症。

负作用比较小,对土壤无伤害。

半衰期及残留期

半衰期长达20~60天,残留期最长可达130天。

半衰期<10天

药液漂移影响

具有内吸传导性,使用不当,易出现漂移药害,影响作物生长。

药液漂移,只在接触部位产生药斑,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不大。

对下茬作物影响

一般药后15—25天,方可播种、移栽,否则易出现药害。

在药后2-3天,即可播种、移栽或种植下茬作物。

亩成本(零售价)

5~10元/亩(成本低)

10~15元/亩(成本高)


草甘膦与草铵膦之间药效大PK

综合来看,使用草甘膦要比草铵膦的成本要低很多,但考虑草甘膦的抗药性与对植物根部及土壤的破坏性,种植户朋友们还是需要根据不同作物区别,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切不可贪便宜


草甘膦与草铵膦之间药效大PK

影响除草剂药效几大因素

草甘膦与草铵膦之间药效大PK


小编听过很多朋友吐槽自家买的除草剂用了药效差,不到半个月杂草又复活了等等问题。其实这时候不一定是药物本身有问题,而是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到导致药效降低了。下面是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几大因素,仔细对比下,你有没有误入“雷区”呢?

1. 温度 : 气温高有利于除草剂被杂草吸收,作用效果好。但不是气温越高越好。正确的施药时应为:高温季节,晴朗无风的上午11点前及下午4点以后;低温季节宜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

2. 湿度 : 一般来说,湿度大有利于除草剂被杂草吸收,作用效果好。最好的时机是,叶面无露水、无雨水,但空气是潮湿的。如果过于干旱了,那么就不要施药了。

3. 土壤水分 :土壤干旱,作物和杂草生长缓慢,影响药效的吸收。因此,干旱的天气,推荐高限量,同时施药时要加大喷药量。

4. 降水 : 降水时药液容易被冲刷,影响药效。所以降雨前后不要施药。

5. 光照 : 有些除草剂在光的作用下才起杀草作用,而有些除草剂在光下易分解,也就起不到除草作用了,所以建议大家使用之前一定要看好说明书。

6. 土壤的pH值 : 当pH值在5.5—7.5时,也就是中性土壤时,大部分除草剂能较好地发挥作用,过酸过碱的土壤对某些除草剂会起到分解作用,从而影响药效。

7. 药物作用方式不同 : 触杀型除草剂只能杀死杂草的地上部分,对杂草的地下部分或有地下茎的多年生深根性杂草,效果较差,易复发。

草甘膦与草铵膦之间药效大PK

■ 使用草甘膦注意事项 :长期使用草甘膦,杂草会产生抗药性,从而使药效降低。

■ 使用草铵磷注意事项

稀释草铵膦时,不要使用浑浊的河水,以防降低药效。

针对杂草以阔叶为主的情况下,如:马齿苋等,可以加入20%乙羧氟草醚,更进一步扩大杀草谱。

由于草铵膦以触杀为主,所以喷施草铵膦时,一定要喷透、喷匀,也可以加入有机硅等渗透剂,杂草叶表面充分接触、吸收草铵膦,达到更好的杀草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