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中的教養

前兩天來到一家咖啡廳,注意到了兩個現象:


有一箇中年女性,著裝樸素,靜靜地坐在咖啡廳的角落處喝咖啡。


臨走之前,她將桌上的杯子,盤子,所有垃圾都歸攏,方便服務員收拾和他人就坐後才離開。


重點是,咖啡店裡是沒有要求顧客自己收拾的。


另外一位女性,著裝時尚,行為幹練,很有一副知性女人的範兒。


只見她在桌上墊了一張白紙,然後把電腦擱在桌面,一會兒,她接了個電話,對周邊靜謐的氣氛毫無顧忌,大聲地講了足足將近20分鐘,電話結束後,沒幾分鐘她就離開了咖啡廳,但她的座位卻是杯盤狼藉。


雖說無可厚非,但前後兩者的行為對比起來,實在難以不讓人唏噓。


細節中的教養


  • 最有教養的言行,就是不讓人難堪。


陳丹青談及過自己的一次經歷:


有一次在大學廁所裡,一個儀表堂堂的青年,二十四五歲的樣子,是個研究生,非常帥的小夥,立刻跑過來站在我後面大聲說:


“你是不是陳老師?我是從江西來的,你在江西插過隊,我要跟你照個相。”


“我當時非常尷尬,因為我正在撒尿。”


然而出了廁所,他早已準備好了照相機,把陳丹青像人質一樣一把夾住,不由分說就拍照。


身邊太多這樣的人了,毫不顧忌他人的感受。


與人相處,最基本的禮儀,就是要談吐舉止間不讓人感到難堪。


細節中的教養


不讓人難堪,尊重他人的感受,其實就是尊重自己。


其實在生活中,這種情況時有發生,你我皆是凡人,我們沒有任何資格去鄙視他人。看人就像看鏡子,看到的都是自己。你怎麼看世界,世界就怎麼看你。你是怎樣的,你的世界就是怎樣的。


正如德國古典哲人康德所說:“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並不認可,但我可以儘可能的去理解。”


一個真正懂得尊重別人的人,一定是一個有教養的人。這樣的人,總會讓人感到溫暖,就像雨後空氣,清新自然,更像多年知己,容易掏心!


細節中的教養


  • 真正有修養的,是從不隨意評價他人的。


馬克·李維說:“你不能隨意評價別人的生活,因為那是他的人生。”


一個成熟的人,往往發覺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難處。在詩詞君看來,這也是一個人高級的教養。


人生在世就是一場修行,看破不說破,知人不評人,知理不爭論。


每個人活於人世,都有言不由衷的苦衷,而大多數人透過世相,看到的都是冰山一角。


你永遠不懂為什麼有人深夜痛哭,更不理解每個若無其事的笑臉背後,有多少無法言說的苦楚.......天地之大,這個世界從不缺乏探尋真相的人,缺的是不隨意評價他人的善良。


真正的有教養,是從不為評價別人,不為難自己,也不會為難他人,這也是一種高貴人格的自然流露。


細節中的教養


  • 一個人的教養,全在細節處。


古人說:“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一個人的教養與尊貴,全體現在細節處:


1.把你說的“不對”統統改成“對”。不要輕易否定他人,肯定對方的觀點,再給出不同的見解。


2.你可以偶爾和朋友開個玩笑,但絕不可拿他喜歡的東西開玩笑。


3.初次見面,一定要努力記住別人的名字。很多人說自己記不住別人的名字,其實你不是記不住,而是不在意。


4.你再憤怒,也不能說真正傷害對方自尊的話。越熟悉的人,反而越瞭解對方的死穴,但不要因為熟悉而傷害別人。


5.看破,但不點破,給別人留一點餘地。發現對方說錯話或者說謊,不要當面拆穿。


即便是那個最終上了斷頭臺的路易十六王后,不經意間踩到了劊子手的腳,也會下意識地說一聲“對不起!”


如此難得的尊貴,雖說將生命輸給了歷史,卻將尊貴留給了千秋後世。


那些混得風生水起的人,不見得每個人都有過人的能耐,他們靠的也許就是一份小心,一種對細節的執著關注。


這樣的人,無論沉浮,往往都能四海通達,左右逢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