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環境到底要不要消毒?滿足這一條件者可不必過度緊張

今天,你消毒了嗎?


連日來,消毒成了大眾最為關心的話題,多小區實行集中消殺獲廣大居民認可。但與此同時,屢見報道的還有不當消毒導致嚴重不良事件發生。那麼,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居家消毒工作呢?


居家環境到底要不要消毒?滿足這一條件者可不必過度緊張


居家環境需要每日進行消毒嗎?


目前還沒有新冠病毒能隨空氣遠距離傳播的確切證據,因此如果小區內尚未出現確診案例,不需要在家居消毒上過分緊張。只需要做好日常清潔工作即可。


如果小區內已經出現確診或疑似病例,或家中有居家隔離的人就要進行嚴格的消毒。過程中最好佩戴手套避免消毒產品對皮膚的腐蝕導致不適,消毒前要做好基礎的清潔,至少每天清潔、消毒浴室和廁所表面一次。消毒後注意通風。


居家環境到底要不要消毒?滿足這一條件者可不必過度緊張

居家消毒如何正確做?


如果小區內已經出現病例,那麼應該如何進行居家環境的消毒呢?


01

醫用酒精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介紹,75%酒精即可有效滅活新冠病毒。需要強調的是,酒精實際上僅僅適合做體外消殺,如手部和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卻不適合用於空氣消殺和其他用途。且用於空氣消殺有極大的火災風險。


02

含氯消毒劑


然而,並不是所有名字帶有“氯”的消毒劑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認定有效的“含氯消毒劑”,一般認為,84消毒液、漂白粉、含氯消毒粉或含氯泡騰片等均屬於含氯消毒劑。在通風良好的區域用冷水稀釋後,裝在塑料容器裡就可以消毒殺菌,但在使用中記得避開皮膚和口鼻。


03

過氧化物類消毒劑


過氧化物類消毒劑的適用範圍比較廣,是目前認為較安全、環保的消毒劑。但由於其穩定性較差,長期使用可對人眼睛、呼吸粘膜產生損傷,故不建議家庭使用。


04

如家中有居家隔離病例


如果家中有居家隔離的病例,除了要做到餐具專人專用以外,還需要做好日常的消毒。根據國家衛健委的指導意見,在56℃的環境中加熱30分鐘即可有效殺滅新冠病毒。可將餐具等耐熱物品煮沸30分鐘或直接放在消毒碗櫃裡進行消毒。


一旦不慎接觸消毒劑該怎麼辦?


1、酒精著火。一旦發現酒精引燃其他物品,可用足夠大的布料徹底浸溼後覆蓋在著火點上,或用滅火器進行滅火,同時拿走易燃易爆物品,以免火勢進一步蔓延。切忌用水或乾燥的毛巾進行滅火。


2、若消毒劑不慎沾染到皮膚上,應快速用大量清水沖洗。


3、若不慎接觸到眼睛,可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後,及時就醫,避免眼部灼傷。


4、在使用含氯消毒劑時,一旦發生不慎吸入的情況,應立即離開現場轉移到空氣清新的地方,並撥打120急救電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