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村的三張“名片”,漂亮

這個村的三張“名片”,漂亮

這個村的三張“名片”,漂亮

隨著小龍蝦上市,麻豪口鎮鵝港村蝦稻共作產業基地裡格外熱鬧,每天,一籠籠小龍蝦從田裡撈上來,打包裝箱後銷往全國各地。

这个村的三张“名片”,漂亮

“有賣給本地商家的,有批發到外地的。我們的龍蝦蝦鉗大,做油燜大蝦、麻辣蝦口感特別好”,該村龍蝦養殖戶說。

这个村的三张“名片”,漂亮
这个村的三张“名片”,漂亮

鵝港村位於麻豪口鎮中部,耕地面積11172畝,公石路貫穿全村,地理優勢獨特,交通優勢明顯,是產業發展的黃金地段。

这个村的三张“名片”,漂亮

從2013年開始,鵝港村用荒溝、低湖田等小面積土地嘗試蝦稻共作,打造“試驗田”,通過不斷摸索和外出參觀學習,2016年開始大面積推廣蝦稻共作模式,養殖面積佔到全村農田的70%。

这个村的三张“名片”,漂亮

△ 供圖:崔愛民

“在品種、品質、品牌上做文章,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在鵝港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民常常組織開展小龍蝦養殖培訓,力爭“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这个村的三张“名片”,漂亮

選取適宜優質品種、創新綠色養殖、科學監測管理、優化鮮活貨物運輸通道……茶餘飯後談龍蝦,田間市場比龍蝦,大家齊心協力,提質增效,打造“三品”蝦稻產業。如今,當地農田每畝產值增長超五成。

除了發展蝦稻共作特色產業,特色種植也在鵝港村遍地開花。

这个村的三张“名片”,漂亮

△ 資料圖

“我們的葡萄色澤透亮、肉質細膩,深受各地經銷商喜愛,一到產季就供不應求。”正在管理葡萄園的村民喜滋滋地說。

这个村的三张“名片”,漂亮

△ 資料圖

鵝港村葡萄產業,從引種到種植都實行規範化管理,不施化肥,不打農藥,通過慢生長模式種植精品,發展設施農業促進葡萄早熟搶市場,增加效益。通過品種改良,鵝港村葡萄畝平產值在1萬元以上,葡萄產業成為當地主導產業。

这个村的三张“名片”,漂亮

鵝港村村民黃世華2015年回鄉創業種梨,流轉土地100多畝,以家庭成員經營方式,引“雙臂單行”式高標準棚架梨栽培技術,解決了梨樹上強下弱易返花的瓶頸,達到穩產、高產、質優效果。

这个村的三张“名片”,漂亮

△ 資料圖

“我種植的是翠冠和圓黃這兩個品種,是早熟品種裡面最好的。”黃世華研究新模式、新技術,並應用到實際生產中,儘量減少人工和各項成本開支。為了保證商品梨的品質,黃世華堅持施用農家肥,採用殺蟲燈等生物防控技術管理,保證了品質,每棵梨樹創造的效益可觀。產品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銷往全國二十多個城市,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可,每年創產值上百萬。

这个村的三张“名片”,漂亮

△ 資料圖

經過幾年的努力,鵝港村積極培育優質產業,穩定農業生產,提升村民收入。棚架梨、葡萄與蝦稻共作三大特色產業並駕齊驅,拉動鵝港村走上高效率、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1 -END-

这个村的三张“名片”,漂亮
这个村的三张“名片”,漂亮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5226878

这个村的三张“名片”,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