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赏识教育”,有几个父母能够真正了解它的利弊

现在有很多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自己和孩子之间已经无法正常的沟通了。针对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长没有掌握好家庭教育的方法,家长没有一个自己的家庭教育的理念。有句话叫“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句话还是有它的道理的,把这句话延伸到家庭教育里就叫“赏识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赏识教育”,有几个父母能够真正了解它的利弊

那么,什么是“赏识教育”呢?“赏识教育”就是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和才能,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孩子在此优点和才能上得以长远的发扬。

家长在运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我好一个“度”,不能过度的表扬,也不能过分的批评。

那么,在“赏识教育”中应该怎么把握这个“度”呢?

1. 对孩子的赏识中要带有一种“辣”味

有的孩子对课外的一些课程都比较喜欢,比如唱歌,画画,书法,象棋,这些课程对孩子来说,都是比较新颖,孩子们虽然喜欢,但是,有的只是停留在表面,他们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的学习仅仅是在浪费孩子们的时间。

家庭教育中的“赏识教育”,有几个父母能够真正了解它的利弊

家长在这个时候,就要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了,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要进行表扬,但是也要对孩子的不专心进行适当的批评。

比如在孩子的画画中,家长可以表扬孩子画的这个动物很逼真,画的生龙活虎,而对孩子画的一个植物进行稍加批评,画的太死板,没有活力,家长一定要记得对孩子做个最后的总结:总体来说还不错,有进步。

2. 家长要带有“讽刺”性的对孩子赏识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一玩起来什么事都忘了,但是,家长不能任由孩子玩下去,家长也不能完全的制止孩子,不让孩子去玩,这个时候有的家长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家长可以在晚饭时,和孩子一起谈论今天玩的乐趣,有的孩子肯定大侃今天的乐趣,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说:以后如果有关于玩的比赛,我们肯定给你报名,你肯定能拿第一,理解力稍微好点的孩子,肯定知道这并不是在夸奖他,而是在委婉的“讽刺”他。

家庭教育中的“赏识教育”,有几个父母能够真正了解它的利弊

在“赏识教育”中,不仅要把握好一个“度”,家长们还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 家长在赏识孩子时,要发自内心的去赏识孩子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这句话,大部分家长也都会认同这句话,所以,就有很多家长为了夸奖孩子而夸奖孩子,本来孩子并没有做对这件事,家长硬是找出几个赞美的词,夸奖自己的孩子,最后,却给孩子一个“父母在敷衍自己”的感觉,

家庭教育中的“赏识教育”,有几个父母能够真正了解它的利弊

一个好的赞美的词,并没有起到一个好的作用,所以,家长在赏识孩子的时候,一定是发自内心的,给孩子一种真诚的感觉。

2. 父母在赏识孩子时,一定要夸奖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夸奖孩子的聪明

有很多家长都会因为孩子的聪明而自豪,这并没有错,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天生比别人聪明。

但是,当孩子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时候,家长每次都夸奖孩子,你真聪明,这样长久下去,孩子就会认为我天生就比别人聪明,所以我不需要努力,最后造成了孩子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会依赖自己的聪明。

所以,当孩子在学习上获得优异的成绩时,父母应该这样夸奖孩子:孩子你真棒,这是你努力的结果。

家庭教育中的“赏识教育”,有几个父母能够真正了解它的利弊

3. 家长要从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

我们都知道要发现一个孩子的错误并不难,但是要从孩子的错误中发现优点,这并不容易。

当孩子犯了一个错误时,家长要辨证的看待这个错误,不能一味的只看到错的这一面,家长应该用赏识的态度设立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对孩子的赏识做到“润物细无声”。

4. 家长要通过别人赏识自己的孩子

有的时候,父母的一句责怪的话,孩子并不在意,但是,如果一个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突然说了一句责怪他的话,他可能会放在心里好几天。

家庭教育中的“赏识教育”,有几个父母能够真正了解它的利弊

就如同父母的一句夸奖的话是一个道理,父母夸奖自己的孩子,孩子可以不会放在心上,但是,如果是从别人口中说出一句夸奖自己的话,孩子可能会高兴好几天,这种方式的赏识,就很容易激发起孩子的斗志,在孩子心里会认为,我是被别人认可的。

所以,父母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让别人多夸奖一下孩子,对孩子的进步是有很大帮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