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因压力大离家出走: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帮孩子处理压力

就在前两天,新网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情,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原来是兰州民警巡逻的时候,在某隧道路段发现两个孩子竟然在高速公路上行走。民警赶紧上前询问,原来这两个孩子是兄妹,他们是要离家出走。

哥哥告诉民警,他今年十岁,学习压力太大,还经常会被妈妈打,所以要带着妹妹离家出走,一边说着,就连妹妹都和他一起哭了起来。

兄妹因压力大离家出走: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帮孩子处理压力

因为学习压力大,两兄妹要离家出走

才十岁的孩子,就因为压力大要带着妹妹离家出走?很多人都觉得,这也太夸张了。可是,这就是事实。

之前,网络上还有过这样一条求助信息:我想自杀,高考压力太大了,帮帮我!发出这条求助的是一位高中女生。女孩成绩很好,还有一年就要参加高考。因为压力太大,她患上了严重的强迫症和抑郁症。

女孩表示,她自己上大学的意愿并不是很大,但是因为家人的关系,她担心自己没考上大学会造成家人的崩溃。她想自杀,又担心会给家人造成伤害。于是一个人硬扛着,每天以泪洗面。

看到这则求助信息,真的让人无比揪心。评论区里有很多热心的网友,纷纷给女孩留言鼓励。其中很多网友和女孩有过相同的经历。

其实,从这则求助信息以及评论留言,不难看到,学业压力大并不是个例。

有数据显示,在我国,有近3成的中小学生感觉学习很有压力。

兄妹因压力大离家出走: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帮孩子处理压力

在我国,有近3成的中小学生感觉学习很有压力

类似这样的案例,我在咨询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很多学生都承受着学习压力带给他们的困扰,他们中很多人都因为这些压力觉得无法生活下去。

这些学业压力轻则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严重的则会让孩子患上心理疾病,甚至做出自残、自杀等过激行为。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指出,学业压力过大,是中小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中小学生自杀行为中,有26%是因为学业压力。有33%是因为家庭矛盾,而家庭矛盾的原因多为学业问题。

但是,很多父母却不以为然,他们觉得孩子自杀是因为承受力太弱,但是只要能扛下来的孩子,一定就会成功;甚至还有父母认为,压力就是动力,没有压力,孩子就会飘飘然,只有感受到了压力,孩子们才会坚持努力,才会成为人生赢家。

兄妹因压力大离家出走: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帮孩子处理压力

压力真的可以促进孩子进步吗?其实不是

压力真的能促进孩子成长吗?其实未必。

在电视剧《急诊科医生》中,一个小姑娘考试考砸了,扛不住妈妈的指责,喝农药自杀。看到孩子这样的举动,妈妈后悔不已,崩溃大哭:我干嘛要说她?没考好就没考好啊。

很多父母可能会觉得这是不是个案呢?当然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毕竟每个人能承受压力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以承受很重的压力,但是很多人却不能。

可是,即便是这样,这也不能成为我们无限给孩子施压的理由。当父母一味地给孩子施压的时候,最终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会远远大过于益处。

兄妹因压力大离家出走: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帮孩子处理压力

对于孩子而言,压力的坏处大于好处

郑渊洁就曾经在《郑渊洁家庭教育课》一书中就明确提出来,压力,不能使孩子进步。

在书中,郑渊洁还说到了这个观点的起源:

我在空军航空兵服过五年兵役,我的工作是维修歼击六型战斗机。维修战斗机之前,需要长时间学习航空知识和飞机各种原理。

教员告诉我,飞机前行靠两种力量之中的一种,一种是拉力,拉力由螺旋桨发动机产生,它拉着飞机往前飞行。

另一种是推力,推力由喷气式发动机产生,它靠推力推着飞机往前飞。我认为,飞机的飞行原理,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展翅高飞鹏程万里,作为家长,如果将孩子比喻成飞机,真想让孩子飞行,只能靠推力或者拉力,压力不能让飞机起飞,只会让飞机停在原地,假设压力过大,飞机还会解体。

由此可见,压力真的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从生理的角度来讲,如果压力一直得不到缓解,孩子就有可能因此神经衰弱、失眠、提不起精神;而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压力容易导致孩子焦虑、抑郁,严重的时候,孩子甚至会出现自杀等极端行为。就像是郑渊洁说的那样,孩子们因为无力承担,所以他们选择了让自己"解体"。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我们可以促进孩子进步,但是不要让压力拖垮孩子,更不要等到悲剧发生后才后悔莫及。

兄妹因压力大离家出走: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帮孩子处理压力

父母要帮助孩子应对压力,而不是让压力压垮孩子

如何帮助孩子减轻压力,轻松前进呢?

作为家长,或许无法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也没办法让孩子活在无压力的环境中。父母能够做的是,改变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接纳孩子,尊重孩子,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动力,找到压力的意义,真正地化压力为动力。

兄妹因压力大离家出走: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帮孩子处理压力

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压力的意义,帮助他面对压力

首先,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小欢喜》中童文洁有一句台词,概括了很多父母对孩子成绩的重视:"你今天进不了前100,就进不了重点高中,进不了重点高中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你这一辈子就完啦。"

兄妹因压力大离家出走: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帮孩子处理压力

“进不了重点大学,你这一辈子就完啦”

但是,无论父母多么着急,我们都要明白,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如果永远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替孩子下决定,替孩子思考,最终带来的结果不仅仅不会是孩子感到轻松,而是让孩子感觉到更加痛苦。

一方面,孩子会因为父母与自己的想法不同,而感觉到压力,另一方面,因为孩子被剥夺了主观能动性以及独立自主的权利,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且长此以往,孩子还会因此放弃努力,任由自己堕落下去。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主动权交还给孩子。一个孩子,如果具有良好的学习力,就会对新事物不断产生兴趣和热情,对挑战会充满期待而不是害怕和退缩。

兄妹因压力大离家出走: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帮孩子处理压力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孩子独立思考

父母在培养孩子学习力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诱发孩子对各种新事物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好的学习和探索习惯,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学习力,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有了学习力,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大脑的盛宴。

其次,父母要学会降低自己的焦虑,降低对孩子的期望。

北京大学教授渠敬东在谈到教育现状时曾说:个人的教育陷入了一个全面的竞争状态。竞争精神渗透进了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中,而这样的最后只会导致孩子处于一个全面压抑的状态。

但是,这些竞争却未必来源于孩子自身,而是源于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是对孩子的美好期望,无可厚非。

但是,父母往往会将自己成长中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打着"为你好"的名义,灌输着"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一类的鸡汤,一道又道地往孩子身上施加重压。

孩子有自己的追求,父母有自己的人生,二者有时候无法融合。那么,父母就不放把主动权交还给孩子,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这样既可以帮助孩子成长,更可以让父母降低焦虑,让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自己的人生目标。

而当父母可以好好经营自己人生的时候,这本身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让孩子明白人生要怎么度过,而压力又要如何应对。

兄妹因压力大离家出走: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帮孩子处理压力

父母要以身作则,与孩子一起成长

最后,父母要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面对未来。

孩子早晚有一天要独自面对生活,他未来的人生中也还会有各式各样的压力。而父母只能陪伴孩子一时,想要让孩子真正有能力面对压力,最有效的方式其实就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发展心理学家Werner曾经对698个孩子进行了长达32年的跟踪研究。在追踪的过程中,她发现那些经历过创伤与痛苦的孩子中,并不都是全军覆没,其中有一部分不仅成长为"有能力、自信和充满关爱"的人,他们甚至取得了学业、家庭和社会意义上的成功。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创伤和痛苦让大家那么难以忍受,但是他们却没有因此被打垮,反而成功了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孩子比其他人更加相信,自己的未来更多是由自己掌控的。

兄妹因压力大离家出走: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帮孩子处理压力

相信自己,是面对压力最好的办法

面对压力,从而逃避,这是最失败的处理方法。只有先接受压力,承认压力,并且相信自己可以,才有可能真的战胜压力。对于孩子而言,更是这样,他们还处于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对自己的认知还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所以,作为父母,就要注意引导和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让孩子明白,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选择,但是能不能不让由此产生的压力影响自己,是孩子自己可以控制的。

尤其是当对抗压力的力量从孩子自己身体里散发出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像英勇的战士一样,可以勇敢面对未来人生中的每一场"战役"。

兄妹因压力大离家出走: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帮孩子处理压力

面对未来,孩子终究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亲爱的孩子们,每一次压力,每一次抗争,都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这些影响有时候痕迹过重,甚至会变成一道伤口。但是,当你用勇敢面对,好好处理,就会发现伤口会迅速结痂,也许会留下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也会成为你人生的勋章,提醒着你,你所有获得的胜利。

尼采曾经说过,凡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愿每个学生都能拥抱压力,将压力转化为成长的正向能量。愿每一位家长都能成为一把弓,助孩子射得又快又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