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大量蛋白,为什么还要低蛋白饮食?

肾脏如同人体的“筛子”,每天的代谢废物、水、钠离子、钾离子等小分子物质可以被顺畅的滤过,而细胞和蛋白质、糖、脂肪等大分子物质不能被肾小球滤出。


丢失大量蛋白,为什么还要低蛋白饮食?

即使极少量的白蛋白和糖分滤出了,也被肾小管回吸收。所以,正常人尿液不会出现红细胞、蛋白质和糖,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和尿糖都是阴性。

丢失大量蛋白,为什么还要低蛋白饮食?

出现了低蛋白,是不是就要高蛋白饮食和补充蛋白治疗呢?

答案是否定的。

1、单纯补充蛋白质对低蛋白于事无补,低蛋白的根本原因是蛋白从肾脏大量漏出,不去补漏,新补充的蛋白质也会被漏掉,所以仅靠补充蛋白质对低蛋白血症无济于事。大部分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的原因是自身免疫损伤,所以许多慢性肾脏病人要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抑制免疫,修复损伤。蛋白漏出少了或终止漏出了,血浆蛋白量自然就会恢复。此外,沙坦类和普利类降压药也有修复损伤、降低蛋白尿的作用。

2、大量的蛋白尿还会进一步损害肾脏刚才已经提到,从肾小球滤过的蛋白质会被肾小管回吸收,但是,当蛋白滤过的太多超出了肾小管的回吸收能力时,蛋白质就会损伤肾小管,肾小管受损后会分泌细胞因子反过来进一步损伤肾小球。所以,应限制蛋白的摄入,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限制在0.8g//Kg体重。

3、极严重的情况下,才补充蛋白质,但是,当病情特别严重,血浆白蛋白<20g/L、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水肿难以纠正时,可适量输注白蛋白。蛋白尿的形成是因为肾小球基底膜上的间隙增大,通透性增加,才使大分子蛋白得以通过基底膜漏入尿中而形成蛋白尿。这时如果进食大量高蛋白,会使得单位时间内经过肾小球基底膜漏出的蛋白随之增加,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增加,从而加重了肾脏的负担。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过多的补充蛋白质不仅不会弥补自己失去的那些,还会加速肾脏负担、加速肾功能损伤进程。

丢失大量蛋白,为什么还要低蛋白饮食?

所以平时生活的饮食应该是:减少非优质蛋白摄取如:小麦淀粉、粉丝、低蛋白大米、低蛋白面条等。适量摄取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鱼虾、大豆制品等。

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其健康与每天的饮食息息相关。所以肾病患者饮食上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至关重要。

如有肾病等相关问题,可直接私信杨彦芳教授或在线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