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 附:蘇世民的25條工作和生活原則

出於對黑石集團的好奇與崇拜,最近閱讀了《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該書回顧了作者自身的成長曆程,並列舉出部分關鍵節點的重要事件以及自己從中吸取的經驗和教訓,以期向我們講述他的工作和生活準則。

作者蘇世民

書評: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 附:蘇世民的25條工作和生活原則

全球知名的私募股權資產管理公司和房地產管理公司黑石集團創始人之一,該企業管理著全球5500億美元的資產,同時也是中國主權基金第一個投資對象。

本書摘取了作者從求學、求職、創業的道路上一些重要經歷進行闡述,並將其濃縮成為法則供閱讀者去學習。但是如果你單純的認為這是一本傳統意義上的成功學方法論,其實也不併盡然。這些法則,不僅包括自身所處領域——投資、管理方面的要義,也涵蓋了他的人生信條和生活感悟。通讀完本書,我將其定義為“人生的守則”。從中你不僅可以看到蘇世民如何取得當下的卓越成就,更多的是他經歷挫折之後對失敗原因的總結與分析,並積極改善和重拾信心的過程。這些也是能夠引導黑石集團走向全球知名投資機構的根源之一。

從費城的中產階級家庭出身一躍成為商業巨頭、政治傢伙伴、甚至走向白宮的他,身上到底閃耀著哪些精神品質呢?

每一位成功人士並不是從成功以後才開始締造傳奇,而是從一些小事件就能看出他具備創造傳奇的素質。在本書的前半程,也就是求學和求職、包括創業初期的過程中,不難看出蘇世民對於成功的渴望,一直勇於挑戰周圍認為的“不可能”,並且出色的完成了它們!期間並不是一帆風順,在哈佛商學院就讀時想要退學、初入雷曼兄弟時無人引導、第一隻基金募集時屢遭拒絕等等。以上這些想放棄、受排擠、被拒絕的體驗,在我們普通人身上也是屢見不鮮。這些苦澀的經歷也折射出蘇世民堅韌不拔的優秀品格。

眾所周知,在華爾街立足是並非易事,蘇世民通過自身最熟悉的槓桿併購打開了公司成立之初業務甚少的局面,也使得黑石集團初露鋒芒。品嚐過第一桶金的喜悅之後,其並未固步自封而是積極拓展業務範圍,為公司打開了私募股權基金、房地產收購等業務線條。從本書中你可以看到貫穿蘇世民創業之路的永遠有“嘗新”二字。在大家眼中人生之路或許是重複著每天的日常項,好似一個閉環。但在蘇世民身上,你可以發現他把自己的路走成了一條線,並且是一條每天都有意料之內和意料之外的曲線,彷彿並未有盡頭。創新可能意味著艱難、失敗,但是在回望起點的時刻,你會發現這些經歷也讓你在拉近現實與夢想的差距。

本書的後半程,黑石集團在蘇世民和其他合夥人的領導下,已聞名於世。這部分講述了他在投資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從中不難發現黑石集團的成功、蘇世民的成功並不是只憑借個人的品格和素質造就的。這其中投資經驗也是並不可少的一環。對於資本市場,蘇世民有著獨特的看法和見解,並且都以親身經歷的案例來表述,比如在收購鋼鐵公司的時候,他認為投資的成功與否取決於經濟週期,要充分了解行業中的供需關係是否平衡;在全球金融危機,身處在暴風眼中的他時刻保持沉著冷靜,認為面對金融市場不能抱有僥倖心理,要從中學習經驗在以後不能重蹈覆轍,也需要學會從危機中尋找商機,不能坐以待斃。

作為投資者的他說:“聰明的投資者必備條件是嚴格的自我約束和健康的風險評估”。在50年的創業經歷中,他歷經7次市場下滑和衰退,一直堅守這兩項投資原則,並且不斷地升級約束和評估的手段,這也是黑石能夠屹立不敗之地的“終極奧秘”。

在公司步入正軌之後,蘇世民一直在思辨公司企業文化和人才培養這兩方面,並且也取得了非同凡響的結果。在這兩方面的變革中,很多人覺得他過於“較真”——追求10分人才、打破大公司的等級制度等。從另一角度來看,他為企業的長遠未來夯實了基礎,體現出常人所不具備的戰略性眼光,也為公司後來選拔接班人和開拓更廣泛業務埋下了伏筆。

在很多人眼中,華爾街是一個只談金錢,不講人情的地方。但是本書的結尾也讓人頗為感觸和動容。步入晚年的蘇世民並未被成功的光環所籠罩,而是一心致力於政治、慈善活動,為的是推動全球經濟發展,引進和輸入各行業精英人才。他為清華大學建設蘇世民學堂、為設立各類獎學金而奔走籌措資金;也為其母校耶魯大學改善食堂環境而高價聘請知名設計師。這些一系列舉措,也讓人意識到他言出行、行必果的做事態度和格調。

通讀完此書,感觸頗多。

我們可能無法觸達這樣的人生高度,窮盡一生我們也許就是一個平凡人。但這本書教會了我們積極行動的意義,面對困難時的勇氣以及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智慧,這與你自身平凡或不凡毫無關係。

這並不是一本所謂的雞湯型書籍,沒有猛烈的“強心劑”。留給你的,只有無窮的回味。




附:蘇世民的25條工作和生活原則

1 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難易程度是一樣的。所以要選擇一個值得追求的宏偉目標,讓回報與你的努力相匹配。

2 最優秀的高管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磨礪的結果。他們好學不倦,永無止境。要善於研究你生活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和組織,他們能夠提供關於如何在現實世界獲得成功的免費教程,可以幫助你進行自我提升。

3 給你敬佩的人寫信或打電話,請他們提供建議或與其會面的機會。你永遠不知道誰願意跟你見面。最後你會從這些人身上學到很多重要的東西,建立你在餘生都可以享用的人際關係。在生命早期結交的人,會與你締結非同尋常的感情紐帶。

4 人們總覺得最有意思的話題就是與自己相關的話題。所以,要善於分析他人的問題所在,並嘗試提出辦法來幫助他人。幾乎所有的人,無論他聲名多麼顯赫、地位多麼高貴,都願意接受新的想法,當然,前提是這些想法必須經過深思熟慮。

5 每個企業都是一個封閉的集成系統,內部各個組成部分性能獨特卻又相互關聯。優秀的管理者既洞悉每個部分如何獨立運行,也熟知各部分之間如何相互協作。

6 信息是最重要的商業資產。掌握得越多,擁有的視角就越多,在競爭對手面前就越有可能發現常規模式和異常現象。所以要始終對進入企業的新鮮事物保持開放的態度,無論是新的人、新的經驗,還是新的知識。

7 在年輕的時候,請接受能為自己提供陡峭的學習曲線和艱苦的磨鍊機會的工作。最初的工作是為人生打基礎的,不要為了暫時的聲望而輕易地接受一份工作。

8 在展示自己時,請記住,印象非常重要。整體形象必須毫無瑕疵。其他人會通過各種線索和端倪,判斷你的真實面貌。所以,要重諾守時,要真實誠信,要準備充分。

9 再聰明的人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聰明人組成的開誠佈公的團隊卻可以無往而不利。

10 處於困境中的人往往只關注自己的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途徑通常在於你如何解決別人的問題。

11 一個人的信念必須超越自我和個人需求,它可以是自己的公司、祖國或服役義務。任何因信念和核心價值觀的激勵而選擇的挑戰都是值得的,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

12 永遠要黑白分明、百折不回。你的誠信必須要毋庸置疑。當一個人不需要付出代價或承擔後果的時候,堅持做正確的事情並非難事。但當必須得放棄一些東西時,你就很難保持信用記錄。要始終言而有信,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誤導任何人。

13 要勇往直前。成功的企業家、經理和個人都是具有志在必得的氣魄和一往無前的精神的人。他們會在恰當的時刻當仁不讓。當其他人謹小慎微時,他們會接受風險;當其他人瞻前顧後時,他們會採取行動,但他們會選擇明智的做法。這種特質是領導者的標誌。

14 永遠不要驕傲自滿。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如果不經常尋求自我重塑和自我改進的方法,就會被競爭對手打敗。尤其是組織,因為組織比想象中更脆弱。

15 極少有人能在首次推介中完成銷售。僅僅因為你對一些事物有信念,並不意味著其他人也願意接受。你需要能夠一次又一次堅定地推銷你的願景。大多數人不喜歡改變,所以你需要說服他們為什麼要接受改變。不要因為畏懼而不去爭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16 如果你看到一個巨大的變革性機會,不要疑慮其他人為什麼沒有采取行動。你可能看到了他人沒有看到的東西。問題越嚴峻,競爭就越有限,對問題解決者的回報就越大。

17 歸根到底,成功就是抓住了寥寥可數的機遇。要始終保持開放的思維,冷靜觀察,高度警覺,隨時準備抓住機會。要統籌合適的人力和其他資源,然後全力以赴。如果你沒有準備好拼盡全力,要麼是因為這個機會沒有你想象的那麼有吸引力,要麼是因為你不是把握這一機遇的合適人選。

18 時間會對所有交易造成負面影響,有時甚至產生致命影響。一般情況下,等待的時間越久,意料之外的事情就越多。特別是在艱難的談判中,要讓所有人都在談判桌上協商足夠長的時間,以此達成協議。

19 不要賠錢!!!客觀地評估每個機會的風險。

20 要在準備好時做出決定,而不是在壓力之下。或為了達到個人目的,或因為內部政治鬥爭,或因為一些外部需求,其他人總會催促你做出決策。但幾乎每次你都可以這麼說:“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考慮這個問題。我想清楚了再回復你。”即使是在最艱難、最令人不快的情況下,這種策略也非常有效。

21 憂慮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活動,可以開闊人的思路。如果能正確引導這一情緒,你就可以洞察任何形勢下的負面風險,並採取行動規避這些風險。

22 失敗是一個組織最好的老師。開誠佈公地客觀談論失敗,分析問題所在,你就會從失敗中學到關於決策和組織行為的新規則。如果評估得當,失敗就有可能改變一個組織的進程,使其在未來更加成功。

23 儘可能僱用10分人才,因為他們會積極主動地感知問題、設計解決方案,並朝著新方向開展業務。他們還會吸引和僱用其他10分人才。10分人才做什麼事都會得心應手。

24 如果你認為一個人的本質是好的,就要隨時為這個人提供幫助,即使其他人都離他而去。任何人都可能陷入困境。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一個偶然的善意行為就會改變他的生命軌跡,造就意想不到的友誼或忠誠。

25 每個人都有夢想。盡你所能幫助別人實現他們的目標。


《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電子版下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