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2020全民閱讀報告》:二三線城市更愛讀書

ZAKER《2020全民閱讀報告》:二三線城市更愛讀書

【獵雲網北京】4月24日報道

“一個人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大概就是給自己營造了一座避難所。在書中可以暫時忘卻世界中的痛苦,令生命被無限延長。”經歷過疫情,讀過毛姆的《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大概能真切體會到閱讀真正的意義。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ZAKER發佈《2020全民閱讀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並連續推出第三季“領讀中國·生命的光輝”全民公益閱讀活動,通過大咖薦書領讀、多城線下尋書、朗誦比賽等活動形式,激發大眾迴歸價值閱讀,閱見生命的價值。

ZAKER在平臺上對用戶進行了問卷調研,通過回收的逾20000份有效問卷,對國民閱讀行為習慣進行了分析和解讀。報告分析發現,國民閱讀氛圍濃厚,相比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更渴望閱讀,大家閱讀的目的以實用、興趣為主。

國民閱讀氛圍濃厚,二三線城市求知慾更強

ZAKER《2020全民阅读报告》:二三线城市更爱读书

碎片化的時代,還有多少人願意捧起一本書閱讀呢?過去一年,國民對讀書的熱情比較濃厚,報告調查顯示,每天保持讀書的人佔比高達32.76%,一週讀書兩次及以上的比例更是達到46.84%,幾乎八成國民都能保持兩次以上的讀書頻率。

ZAKER《2020全民阅读报告》:二三线城市更爱读书

從性別上來看,女性比男性更熱愛讀書,不過兩者之間差異不大。按照一年的讀書數量調查發現,閱讀20本以上的男性佔比16.77%,略低於女性的19.87%,而閱讀超過5本的女性比例超過六成。

ZAKER《2020全民阅读报告》:二三线城市更爱读书

從地域上劃分,相對壓力較小、節奏較慢的二三線城市,在讀書方面有更多精力投入。報告顯示,一線城市閱讀超過20本以上書籍的比例為16.52%,四五線城市佔比14.75%,而二三線城市的比例高達20.09%。

學歷、收入、年齡影響國民閱讀

個人的視野、格局、閱歷,都是影響閱讀的重要因素。經過報告分析,學歷、收入、年齡與閱讀行為有明顯關係。

ZAKER《2020全民阅读报告》:二三线城市更爱读书

不同學歷的人在圖書品類上有什麼喜好和偏愛呢?報告研究發現,社科、文學品類圖書是絕對主角,深受各學歷讀者的喜愛,但是其他細分品類上又有比較鮮明的特點:博士及以上學歷的讀者更偏愛科技類圖書,其比例幾乎是其他學歷的2倍;碩士最喜歡經管品類圖書,本科更喜歡生活品類圖書,而大專及以下學歷讀者更偏愛勵志品類圖書。不難發現,碩士以上學歷的讀者“功利性”更強,希望在閱讀中獲取更多知識、技能,他們有較強的焦慮感。

收入對閱讀行為的影響,基本上呈現出收入越高讀書越多的正比關係,但是月薪在12001-20000元範圍的讀者,讀書的數量有一定範圍的下降,可能原因在於他們工作壓力、時間精力上的不足所導致。報告顯示,一年閱讀超過20本以上的讀者中,薪資超過20001元的佔比高達27.42%,遠超12001-20000元的18.47%、8001-12000元的18.95%、5001-8000元的14.81%、5000元以下的14.65%,可以看出高收入群體更樂於通過閱讀充電學習,保持對世界的瞭解。

從年齡與閱讀行為的報告分析,影響80後和00後閱讀的最主要因素在於學習工作忙、時間精力不足,而影響90後閱讀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生活太累和缺乏閱讀目標。

國民閱讀追求多元、實用

快節奏的生活背景下,大眾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方式保持閱讀呢?報告調研顯示,早中晚三個時間段中,超過七成讀者在晚上20:00-23:00閱讀,居家閱讀的佔比高達89.72%。

雖然如今手機、電子閱讀器、PC電腦等電子產品,讓閱讀變得十分方便。但讀者對紙質書籍仍保留了很高的忠誠度,45.63%的讀者把紙質書籍作為首選,其次是手機、電子閱讀器。

而圖書購買渠道分佈上,超過八成的讀者通過線上書店購買,僅有7.57%的讀者在線下購買。線上更便捷的圖書對比選購,以及快捷的物流,讓線上購書成為主流購書渠道。

從圖書品類購買情況分析,文學、社科最為暢銷,其他品類男性和女性有一定分歧,受男性歡迎的品類排名分別是科技、經管、教育,而女性偏愛生活、經管、少兒。

伴隨大眾精神需求的強勁增長,國民閱讀更趨於多元化。根據2019年度京東圖書成交額同比增長情況,發現細分品類同比增長榜單更加五花八門,體現了人們閱讀愛好日趨多元化。

另外,根據京東提供的數據,發現有60.1%的人是為了知識/技能提升,有40.0%的人是為職業發展,有36.2%的人因考試/考級/論文,還有親子教育的因素佔36.1%;有45.0%用戶是為了給自己孩子買書。綜合分析來看,用戶買書的主要目的是實用,佔比87.6%;其次是興趣,佔比60.9%;最後是送人,佔比49.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