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移動13噸埃及獅身人面像,使其近百年來首次見到日光

來自埃及孟菲斯的拉美西斯二世的紅色花崗岩獅身人面像,最初安裝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的上院落,大約在1915年到1916年之間。

高科技移動13噸埃及獅身人面像,使其近百年來首次見到日光

代表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石獅身人面像在費城賓夕法尼亞博物館的埃及畫廊度過了近一個世紀。但是6月12日獅身人面像被重新安置在“一個巨大的舉動”中,看到巨大的雕像“漂浮”在所謂的空氣推車上 - 這種技術使用類似於懸浮板的方式使用高功率空氣壓縮,博物館代表說在一份聲明中。

獅身人面像的新位置位於博物館的主入口大廳,自近一個世紀前它到達博物館以來,這裡的日光首次將沐浴古代雕像。

獅身人面像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重量接近13噸(11.8公噸)。博物館代表報告說,雖然它的新家距離自1926年起休息的地方只有250英尺(76米),但這一舉動帶來了獨特的挑戰。

憑藉其獅子的身體和人的頭,紅色花崗岩獅身人面像代表的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力。根據聲明,雖然獅身人面像的頭部被嚴重侵蝕,但身體被埋在沙子裡數千年,保留了雕像的大部分原始細節。

獅身人面像是從埃及孟菲斯的神帕塔神廟中挖掘出來的,作為埃及古物服務,埃及探險基金和英國考古學院之間的聯合項目,並於1913年航行至美國。

高科技移動13噸埃及獅身人面像,使其近百年來首次見到日光

圖中顯示了獅身人面像移動到賓夕法尼亞博物館主入口大廳的路線。

“漂浮”獅身人面像

你如何運輸這麼大的物體?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首先對獅身人面像進行三維掃描,以計算其重量和密度。然後,他們與工程師合作確定如何安全地移動它。

該團隊決定,首先,獅身人面像將由液壓龍門架升高 - 一個移動重物的系統。然後它會被放置在四個空氣推車上,這些空氣推車會將獅身人面像“漂浮”到附近的腳手架上,在那裡,液壓龍門架可以將巨大的雕像提升到軌道上。

高科技移動13噸埃及獅身人面像,使其近百年來首次見到日光

根據詢問者的說法,一旦進入賽道,獅身人面像將慢慢地小心翼翼地輕推在院子周圍,並通過一扇窗戶 - “備用英寸” - 最終到達博物館入口大廳的位置。在Facebook上直播的移動視頻展示了運輸大量神器所需的艱苦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