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爾與星期二》


《卡羅爾與星期二》| 音樂家們所編織的夢

動畫海報--左為特絲黛右為卡羅爾

大小姐吉他手與平民窟鍵盤手實現音樂火星夢的故事。骨頭社20週年x渡邊信一郎、全球海選配唱、演奏動作由現實的音樂家錄製作為參考、作為常因為版權問題把蘋果電腦改為鴨梨電腦的日漫ins、youtube、billboard、格萊美竟然全都原樣出現,主角們用的樂器也都有真實品牌。這就是傳說中根本沒有打鬥場景,卻無處不透露著富有的番!

《卡羅爾與星期二》| 音樂家們所編織的夢

.現實中的ins也有carole_and_tuesday這個號哦

但·是,劇情過於疲軟了。比不過骨頭社同年的靈能百分百,也不如渡邊信一郎的其他作品,如星際牛仔和混沌武士。雖然週年慶最好得用原創動畫,跟靈能這種有高質量原作漫畫的不能比(骨頭社原創我也更喜歡超人幻想,不過這種碟買不出去的電波番還是平時給骨頭浪一浪就夠了)。渡邊嘛,總監督一職=還有其他監督(我姑且還不想承認渡邊已經吹不動了)。

《卡羅爾與星期二》| 音樂家們所編織的夢

一開始劇情還只是慢,但是舒服,音樂結合畫面甚至略微驚豔,而且隱隱約約透露著將來可能的劇情發展,給人一種慢熱番後續會發熱的期待。火星好聲音那幾集,彈幕擔憂的節奏問題我倒沒什麼感覺,畢竟除了主角組+對手安吉拉偏歐美流行的曲風,還有唱跳、法語、迷幻風、搖滾老爺爺、拉丁文歌劇、口吐芬芳人魚姐妹,這個比賽都是人才jpg.作為一個音樂番看著真是相當有趣。不過私生飯西貝爾人物塑造確實沒做好,沒頭沒尾。

《卡羅爾與星期二》| 音樂家們所編織的夢

某唱跳歌手

到了後面,慢但是舒服的調調還在,歌曲水平也一直在線,只是對主線劇情爆炸的期待越來越低。而製作組也沒有辜負我的不期待。前面一直在鋪墊的人類作曲vsAI作曲線就不及而終了。c&t平時對ai的刻畫我挺喜歡的,用調侃的方式描寫ai的壞,卷錢叛逃jpg.,描寫ai的好時也能暖的起來。我本來期待著音樂線該嚴肅也能嚴肅起來,結果不是嚴肅不嚴肅的問題,而是根本沒有。

《卡羅爾與星期二》| 音樂家們所編織的夢

某AI程序員

反而在火星上搞了個女版川普,要把地球難民從火星上驅逐出去(姑且起因是ai判斷這種政策贏面大?)。政治正確,加上點言論自由,好萊塢玩爛的主題,沒有ai主題有趣。而且,就算用這個主題,討論的也不夠深入。

《卡羅爾與星期二》| 音樂家們所編織的夢

某被驅逐回去的難民rapper

大結局,邀請多個歌手聚在一起大合唱,世界和平。當然,川普良心醒悟是因為得知了助手的欺瞞行為,而不是聽了歌被感動了。言論自由最後有沒有解決劇情中也沒有呈現出來。但是,這種發展,很美,很燃,是隻有理想主義的藝術家才能編織出的夢。整部c&t也大概是這種感覺,或劇情平淡,或邏輯奇怪,但只要不帶腦子的去享受這兩位年輕音樂家的夢,雖看完後仔細一想覺得較為失望,但看番途中倒也是個舒適的體驗。監督渡邊信一郎的樂迷身份,每集都有的音樂梗,這又何不是屬於音樂迷的夢呢?

《卡羅爾與星期二》| 音樂家們所編織的夢

結局大合唱

最後那首《mother》,這個概念用的挺妙:可指特絲黛的川普媽媽,可指孤兒卡羅爾想象中的媽媽,可指安吉拉的變性人養母,對於火星而言也可指地球。而且特絲黛那句“mother,可以引導我們,也可以囚禁我們”(具體忘了,大概這個意思)。這個解釋感覺有引用榮格的大母神原型,原指各類神話中的女神形象,如中國的女媧,用到心理學中,則是所有人類心中關於母親這一概念的的特質。

《卡羅爾與星期二》| 音樂家們所編織的夢

擁抱在一起的卡羅爾,安吉拉,特絲黛

大母神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能孕育一切,也能吞噬一切,現實中的母親又何嘗不是如此。除了真·母親外,母校、故鄉、母親河、祖國、甚至母星都可以代入進去,能引導你,能控制你,能孕育你,能毀滅你。

《卡羅爾與星期二》| 音樂家們所編織的夢

圖出自《童話心理學》

音樂番應該說一下音樂,可惜我不專業,不敢說多。總之,以普通聽眾的角度,覺得好聽。不過,確實沒有星際牛仔中的太空配爵士,混沌武士中的日本武士配嘻哈那麼驚豔,就是歐美流行偏民謠風的感覺。就算在日漫中歐美風本身就算特別,此番基本都是英文歌,但特別之處也僅此而已了。唱功,肯定沒有富有到請知名明星,但不愧是全球海選出來的,nb!

《卡羅爾與星期二》| 音樂家們所編織的夢

專輯封面

一部分歌詞個人感覺有點口水,就連我上面分析過的mother,除了這個概念用的好以外,整體歌詞其實也比較口水。當然,口水也要看和什麼比,例如對於“奇蹟”這個名頭來說,個人覺得歌詞還是配不上,但是,和現在市面上的一些真·口水歌比起來,c&t無疑是諾獎級別的了。

《卡羅爾與星期二》| 音樂家們所編織的夢

對了,再說一下有的沒的。那就是2017年墨爾本madman漫展上嘉賓有渡邊信一郎,見面會當時有這麼一個問題“你這次來墨爾本就玩過什麼地方嗎”,回答是“我還沒有逛墨爾本,如果有可以用到我最近的一個新企劃中的地方就好了”。

《卡羅爾與星期二》| 音樂家們所編織的夢

有圖有真相

雖然,這句話本身挺曖昧的,沒說他一定會用。雖然,我也沒有在劇中發現實錘墨爾本的地方。但是,這樣一個科技感高樓+舊歐風平樓+唐人街中國元素並存,街頭塗鴉和街頭藝人都多的地方,和墨爾本city的氣質並不衝突。雖然,很多歐美大城市都是這個氣質。雖然,畢竟女版川普都出來了這個地方應該更像紐約。但是,自己說服自己每天上學都是聖地巡禮:不也挺好嗎jpg.

《卡羅爾與星期二》| 音樂家們所編織的夢

墨爾本的街頭藝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