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仓:产品与投资者的错配

世界已经进入极大的不确定之中。从美股熔断到负油时代,黑天鹅已经变成了白天鹅。

国内纸原油的穿仓之夜,让懵懵懂懂的投资者和围观者,经历了一次难得的风险教育和压力测试。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所谓的纸原油,其实就是懒人包。作为经纪商的机构或平台,将石油期货这种专业投资者精算、做市和杠杆对赌的产品,简化处理给国内的小散,后者以抄底和韭菜著称。结果就是小概率事件爆发,机构来不及移仓,合约来不及展期,纸原油投资者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穿仓,被按在地上摩擦。

本金赔光,还要给银行倒贴,这让投资者大为光火,一定要让银行给个说法。怎么说呢?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银行有银行的问题,没有考虑黑天鹅事件;投资者有投资者的问题,对风险总觉得是别人的。

在国内,大家不自觉地站在多头立场,然而单线不成丝,独木不成林。有多就有空,多头穿仓,那就意味着空头赚得盆满钵满。在排除内幕交易的情况下,多头和空头没有道德之分,在市场上是价值中立的,只是各自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各自承受自己的损失或收益。做空和看空,是市场充分交换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南到北,买的没有卖的精。经纪商赚手续费,旱涝保收。投资者赚差价,却要足够幸运才能躲过“步步为坑”。期货合约都是有限时间的合约串起的市场,投资者需要在不停的移仓、对冲和轧差中相机抉择、便宜行事。纸原油投资者没考虑那么多,就认准一条,油价已经跌倒地板上了,肯定要反弹,赶紧去抄底。轻则踩空每月交手续费,重则被强制平仓倒贴钱。归根结底,是纸原油这种懒人包产品的特点所决定的。作为个体,投资者固然省去了麻烦,也一并省去了流动性。

吴敬琏说股市是赌场,但金融衍生品市场更像赌场的大户室,是需要信息对称的博弈,是大玩家的游戏。银行的纸原油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新手和小白,但其实原油期货以及各类衍生品交易,并不适合平民化投资,后者理财需求应该以股票、基金为主,不要总想着成功抄底。买黄金的中国大妈,用了七八年才解套,期货连七八个月都等不起,太贵。

人不仅具有理性,也充满动物精神。银行的纸原油穿仓,并没有阻挡投资者“抄底”的愿望。原油基金再次被相同的逻辑抄底,大家还是从自身的有限认识出发,从已知推断未知。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导致全球化走向半球化的迹象,是超出一两代人所能够想象的极限。

“纸”里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越是不确定的年代,越应该赚确定的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