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中的暴风科技,冯鑫的无奈与窘境

风暴中的暴风科技,冯鑫的无奈与窘境

1、暴风的风暴

7月31日,暴风集团公告称,实控人冯鑫因涉嫌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被公安机关拘留。

我要是暴风的股东,早就不干了。

一家上市公司,连行贿这种事情,都要董事长亲自来?

事情的起因,源自一个伟大的计划。

2016年5月。光大资本和暴风集团共同设立了一家收购实体,计划用2.6亿撬出52亿,出海收购,转而再用A股的上市平台定增融资,装进上市公司。最后倒给二级市场的机构和散户。由于资金需求巨大,光大和暴风还带上了招商银行作为出资优先级。

穷是一种病,100%的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在这之前,我死都会不相信:买馒头的2块钱,可以吃成50块的肯德基豪华午餐。只要运作得当、

金融是个化腐朽为神奇行业。难怪互联网这些年大佬频出,却还是被old money看不起。科技大佬们天天只想着如何改变世界,金融大鳄们却在思考数学规律的终极问题。

谁祸在当代?谁功在千秋?一目了然

但这一次,金融的魔法失效了。暴风的定增案迟迟没能推进,期间被监管多次否决。收购标的最后被证明是家只有到期版权的皮包公司。

52亿巨款打了水漂,谁来兜底成了光大、招行与暴风之间最大的问题。

买卖黄了,出钱的人最慌,急于保住本金的招行率先撕破脸,拉响了这颗52亿的巨雷,也把暴风送进了风暴的中心。

整个过程,从资本运作到尽职调查,就像宿迁之子在明尼苏达的那个夜晚一样,一言难尽。事后,光大证券CRO闪电离职,多位高管受到牵连调查。

还是我那位久经人事的领导说得好:

这世界,就没人背不了的锅,一个不够就多加几个

那么多年了,暴风和光大的事情并非孤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熟练得就像早上帮我摊煎饼的大爷,早就是个成熟的产业了。

如果暴风能够及时定增成功,又或者收购标的不是那么的烂。一切都可能会是另一个故事。

原本:

(1)杠杆融资

(2)出海收购

(3)包装重组

(4)股市套现

四两拨千斤,过手留油。多好的商业模式。一众VC,PE满世界寻找着更好的投资项目。他们未必知道,最好的商业模式就在中国股市。

他们,缺一个好的投资顾问


2、注定没有如果

事实上,在上市之前的几年。暴风为了迎合上市标准,一直都在煎熬。眼看就要撑不住,甚至准备作价20亿卖身阿里。艰难时刻,IPO的大门却向冯鑫打开了,命运给了冯鑫一次选择的机会。

但生命中所有的馈赠,不止早已暗暗标好了价码,也难分好坏

2014年,阿里巴巴前后耗资42亿收购了俞永福的UC优视,UC浏览器和暴风影音一样,都是那个时代的流量金矿。UC并入阿里之后,俞永福一度掌舵阿里大文娱,旗下囊括了UC、优酷土豆、阿里影业、音乐、体育、数字娱乐等多个事业部。

反观没有被阿里收购的暴风科技,虽在A股上市,但从得到的资源和支持看,未必就是比卖身更好的选择。

如果没有来A股上市,就不会有如今的收购之殇。如果卖身阿里,冯鑫也有可能拿到和俞永福一样的对价。

但是,鸡头和凤脖到底哪个更爽,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风暴中的暴风科技,冯鑫的无奈与窘境

可惜世上的一切都没有如果

2013年,当小米市值达到100亿估值的时候,在线视频的版权大战也打到第三年,那个时候,网络视频“腾爱优”格局初现端倪,冯鑫有一次跑去和雷军聊战略,雷军对冯鑫说:“你可能选错战场了。”

纵观暴风上市后的几次战略变化,从暴风TV到暴风魔镜,似乎都踩着风口,却都一一无疾而终。有些事情其实只是选择的结果而已

3、创业者的无奈窘境

2015年3月14日,上市那天,冯鑫和熊晓鸽,蔡文胜一起,站在上交所的大厅里。刚上市的冯鑫看上去意气风发,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样子。

风暴中的暴风科技,冯鑫的无奈与窘境

登录A股当天,暴风股价暴涨44%触及上限。有人当面就给冯鑫算起身价,冯鑫直接回答:现在算身价还太早,涨停还远未结束。

冯鑫说的没错,从3月14日上市到当年5月21日,暴风科技40天拿下36个涨停板的辉煌战绩,股价从最低的9.43元一路飙升到327.01元,涨幅高达3367.76%。、

金融魔法,逆天改命,也不过如此。

而先一步赚的盆满钵满的并不是冯鑫自己,而是他背后的投资人—IDG的熊晓鸽和蔡文胜,他们都全身而退了。

冯鑫出事后,蔡文胜是第一个站出来替冯鑫说话的大佬:

暴风免费服务过无数的用户,冯鑫也成就过很多人,让很多机构和股东都赚道过钱。

蔡文胜这句话是摸着良心说的。毕竟,从2016年起,这位厦门前首富就逐渐在A股市场上套现自己手里暴风科技的股票。

粗算下来少说也有几个小目标,他的首富称号里有冯鑫的份子。

事实上,冯鑫直到被捕的那一刻,他手中的股票,一股都没卖。如果选择功成身退,套现走人。大概率也是一段商业佳话。世俗的意义上,他已经足够成功。

只是,方向盘这种东西,大概握久了会上瘾。又或者冯鑫就像坊间风评说的那样,是个好人

1912年的4月15日,那艘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鬼使神差的撞上了冰山。就在全船乘客一片慌乱,互相踩踏,争夺生机的时候。

船长爱德华.史密斯并没有选择逃往救生艇,而是坦然的走入舰桥,选择与自己驾驶的巨轮一同没入北大西洋冰冷的海底。

也许,这就是船长与乘客的区别。或许也是,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区别。

创业这条路上,谁都能下车,唯独他们不能退,也无路可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