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一、村落概況

周家大院位於北緯N26°01′25.36″,東經E111°30′33.75″,周家大院位於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西南部幹巖頭村,前屬何仙觀鄉,2004年零陵區對鄉鎮進行行政合併後歸屬於富家橋鎮。幹巖頭村就位於富家橋鎮的東南18公里處。東臨本鎮的高車頭村、茶葉灣村,南抵小葉壘村,西靠新屋灣村,北臨小江河村。通過縣道033縣貫穿村域東面,與國道207相連,距離零陵城區50公里,距離桂林200公里。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1周邊環境

大院坐東南朝西北,始建於清光緒16年(公元1890年),佔地面積7800平方米,建築面積3680平方米,共有48根木柱,大小房屋51間。縱觀全院佈局嚴謹,設計精巧,建築考究,磚瓦磨合,精工細做,斗拱飛簷,彩飾金裝,磚石木雕,工藝精湛,集精巧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雕刻藝術於一身,充分顯於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是民間古建築的傑作。被譽為中國湘南地區清代民居建築中的一顆明珠。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2村落佈局

二、歷史沿革

幹巖頭村又名澗巖頭,因進水、賢水兩條澗水流經村頭而得名。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後裔於明中期遷移至此生息繁衍,歷26代近600年,故名周家大院。村內古院始建於明代宗景泰年1450-1456年,建成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依次建成老院子、紅門樓、黑門樓、新院子、子巖府和四大家院。

三、建築特色

周家大院作為湖南省第八批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是湘南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古民居群,同時又是明清時期歷史傳承與延續最久的名門望族大院落建築群,歷經幾百年且較為完整的保存下來,其獨特的建設方式使其村域範圍內擁有較為完整的不同朝代的院落和帶有明顯時代特徵的建築要素。

在建築空間佈局模式上,周家大院主要是由中軸線向縱深延伸的居住形態,也叫軸線式分家。這是父子延續,長幼尊卑所表現在建築佈局上的縱向結構模式。如周家大院的每個院落分別都是這樣的佈局形式;一個家族多個互不影響的院落。周家大院歷史悠久,其獨特的建設方式使其村域範圍內擁有較為完整的不同朝代的院落和帶有明顯時代特徵的建築要素,從村域整體情況而言,建築年代主要分為五個時間段:明代、清代、民國、50-60年代、70-80年代以及九十年代以後。老院子又名大庭屋,建於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築面積1469平方米,是周家大院最早的建築,是周敦頤之子周燾後裔遷徙至此建成。

紅門樓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至明崇禎元年(1611-1628),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為周佐季子周希聖(萬曆十七年進士,官至南京戶部尚書)所建,亦稱“尚書府”,因門樓的大門是紅磚砌成,外觀紅色,故稱紅門樓。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3紅門樓註釋牌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4紅門樓正入口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5房梁木雕

黑門樓始建於明天啟年間(1638),建築面積為2500平方米,為周希聖長子周自稷(封蔭北京順天府通判)修建,因謙躬其父之紅門而將門漆為黑色,故稱黑門樓。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6黑門樓註釋牌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7黑門樓正入口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8黑門樓木雕

新院子始建於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有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為周希聖第八代玄孫周紹陝耕貿發家後建造,後又由其孫周鴻正擴建東側橫屋和“培桂書屋”,它是周氏族人建於清朝的第一座院落,相對於老院子來說,新院子可謂是周家大院繼承傳統又推陳出新的傑作。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9新院子註釋牌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10新院子正入口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11新院子內部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12新院子木雕、石雕

子巖府,是以周崇傅的號命名的府第,是其子侄七兄弟於清光緒年間(1894-1902)合力建造的龐大院落,佔地20餘畝,有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三年備料準備,又歷時五年建成,格局最為典型,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因周崇傅於清同治七年中進士、入翰林,官至資政大夫二品頂戴特授新疆哈什噶兵備道署理鎮迪道兼按察使銜,故又稱“翰林府”。四大家院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4),佔地近三十畝,共有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是周希聖第八代孫的另一個分支周紹昌的四個孫子周正琪、周正琳、周正珪、周正瑚於清光緒二十九年始建而完善於民國八年(1919)。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13子巖府註釋牌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14子巖府外觀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15子巖府正入口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16子巖府內部建築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17子巖府內部建築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18子巖府建築外側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19子巖府石雕(臺階、臺柱)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20子巖府木雕

四大家院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而其餘附屬建築,如呈半橢圓結構吊樓式防護性炮樓,則建於民國八年。年代跨度最大,建築類型最為豐富(有書院、炮樓還有小姐繡樓),也是周家大院建築年代最晚的一棟建築。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21四大家院註釋牌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22四大家院正入口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23四大家院木雕、石雕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23四大家院木雕、石雕

幹巖頭村周家大院自明代經清朝至民國初年,六座大院相繼落成,六個周姓家族支系相對獨立成院,但恰似整體設計般規劃有律,在佈局上依照山勢走向,自東向西,呈北斗形狀分佈。在家族相互關係上,各個院落圍成呈封閉狀態的各個家族支系,互不影響,每一房派的祭祀活動在各自院落的堂屋中舉行。院落佈局體現了父子延續式的中軸線向縱橫交錯延伸的居住形態,家庭人口的興旺與否決定建築的幾開幾進,並決定了周家大院的院落佈局。院內佈局“均衡、對稱、向中”,體現了傳統中和思想;正橫屋的規格、品味涇渭分明,體現了宗族大家庭尊卑長幼秩序的不可逾越性。

四、特色景觀

鄉村喜宴,家宴前,司儀向新人介紹周家家訓“一等人,忠誠,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新娘到男方家時,鼓樂齊奏,放炮迎接新娘及賓客。過程中通過男方尊長的告誡體現零陵理學文化。新郎到新娘房門時,由陪同新娘的長輩開門相見,並由女方長輩事先擺好交杯酒,用紅絲線將兩個銅錢繫好放在杯內。新郎新娘飲下交杯酒後。由雙方長輩陪新郎新娘到男方祖宗堂前交拜,婚宴總安排26杯酒。四小碟子在前,10個大碗在後,通過鏡頭展示出周家家宴“一桌菜”的特色。

五一長假不可錯過的踏青地:真 零陵古城~周家大院

圖24喜宴

本文由永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贊助支持創作,感謝零陵區科協的大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