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文字的源流、民族演绎的典范——叙说奈曼旗


蒙古文字的源流、民族演绎的典范——叙说奈曼旗

蒙古文字


内蒙古奈曼旗是一个历史大旗、文化大旗,位于通辽市西部,地处辽西山地北部和西辽河南端,是科尔沁沙地与燕山余脉的结合部,是红山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

蒙古文字的源流、民族演绎的典范——叙说奈曼旗

奈曼王府图片


关于奈曼旗的社会经济发展内容,因为有更多的媒体和机构做传导,我们不做过多研讨,现将一个不一样的奈曼旗,以文献解读和内容挖掘形式简要呈现给读者,介于本人水平和精力有限,如有不妥或不正确之处,请批评指正。


蒙古文字的源流、民族演绎的典范——叙说奈曼旗

成吉思汗画像

(一)文明史

奈曼旗蒙古族的先人、元代乃蛮部的塔塔统阿是现行使用的回鹘体蒙古文的首创者和最主要传播者,有了这种文字,成吉思汗才有可能颁布成文法和青册,而在他去世后不久成书的第一部蒙古民族的古代史——《蒙古秘史》,就是用这种文字书写成的。可以说,文字赋予蒙古人更多素质,改变了蒙古人的形象气质、也更多的传播了蒙古文明。

蒙古文字的源流、民族演绎的典范——叙说奈曼旗

科尔沁沙地摄影图

(二)奈曼蒙古族人来源背景

1、原突厥乃蛮部后裔

史载,奈曼祖地古代人烟稀少,东胡遗民是这里的主人,十三世纪被成吉思汗征服的突厥乃蛮部融入蒙古帝国,一部分人随北元蒙古达赖逊库登汗的察哈尔部迁徙到现在的奈曼旗地域驻牧,成为奈曼旗蒙古人先祖。

蒙古文字的源流、民族演绎的典范——叙说奈曼旗

萧太后萧燕燕孙女陈国公主墓碑

2、原契丹后裔及契丹俘获者后裔

奈曼旗曾经是契丹国重要的统治中心之一,契丹与蒙古民族,通过在文字、语言、姓氏、习俗等方面的互相交流,繁荣了契-蒙民族问的固有文化,辽灭后,趋于形势,很多契丹人融入与其族源最近、习俗相似的蒙古人中,以求避乱求生。

蒙古文字的源流、民族演绎的典范——叙说奈曼旗

大汗塑像及蒙古族老物件

3、暴乱逃入的蒙古蒙郭勒津和喀喇沁部后裔

北元后期,南迁到辽西的兀良哈蒙古人,同当地的喀喇沁部、土默特部、蒙郭勒津部和少量科尔沁部蒙古人,相互融合稳定之后形成六个旗,汇入清末发生了“金丹道暴乱”屠杀蒙古勒人事件,源于外部移民与原著牧民之间的土地纠纷,蒙古人与汉人的对立,汉人模仿元末农民暴动做法,于八月十五中秋节在月饼中夹“抄杀蒙古”的纸条,相约于中秋节晚一起暴动灭杀蒙古人,造成辽西卓索图盟(北元后期南迁到辽西的兀良哈蒙古人,同当地的喀喇沁部、土默特部、蒙郭勒津部和少量科尔沁部蒙古人,相互融合稳定之后形成六个旗结盟)近一千个村庄被袭击、破坏,10余万蒙古人被屠杀,十余万蒙古人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四处逃散,迁往他乡,有很大一部分逃往奈曼旗的沙窝子里,成为奈曼蒙古人,据称仅仅当时蒙古人口最多的敖汉旗就劫后余生才最终留下两万人。

4、汉人改蒙古族或蒙汉通婚者的后裔

清代康熙允许汉人移居蒙地,以山东、河北为主,黄教盛行时候修筑召庙带来大量工匠,功成后赐予蒙户,满蒙联姻的战略政策,满族格格们带来了大批的工匠、侍女,娶蒙妇入蒙籍者众多,加快了民族融合。

5、历史遗留民族融合的产物

明初朱元璋灭了北元后,统治智慧十分了得,并没有滥杀无辜、把蒙古人赶尽杀绝,而是采取不同手段对待蒙古人,让蒙古人不能团结,不断分化他们,采取了同化蒙古人的策略,比如禁止蒙古人穿戴蒙古服装,学习汉语、改名换姓,尤其对蒙古女人是残忍政策,俘虏的中原蒙古女人必须和汉族男子结婚,违反就抓起来投入大牢。朱元璋用这个手段消灭蒙古人的民族性,将他们彻底汉化。

(三)奈曼旗汉族人来源

史称,契丹建立的辽朝推行“以汉制待汉人”的统治方针,耶律阿保机把大量的战争所俘比较集中地迁移到三个地区,大部分迁至潢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和土河(今老哈河)下游就是今天的奈曼旗境,一部分迁至辽河中下游,少部分迁至土河中上游和大、小凌河流域。

(四)游在奈曼旗

蒙古文字的源流、民族演绎的典范——叙说奈曼旗

奈曼旗怪树林

奈曼旗有距北京最近、中国东北唯一的浩瀚沙漠,中华民族的“祖母河”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在这里交汇是西辽河的起点,有现存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是养生长寿神石中华麦饭石的原产地,是科尔沁版画的故乡,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清代蒙古王府,诺恩吉雅从这里唱响全国。

蒙古文字的源流、民族演绎的典范——叙说奈曼旗

中华麦饭石--奈曼旗特产

附:补充内容摘引

(一)《奉天北伐讨元檄文》:

朱元璋当过叫花子、和尚、游民、底层兵士,经历了战乱、饥饿、苦难,所以十分了解民情,朱元璋在檄文中说“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仪,原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亦即民族平等,彻底等级制度推翻。

(二)关于“金丹道暴乱”的起因,《蒙古纪闻》记载:

1、移民刚来,蒙古人给他田宅、构房穿井,不要买地钱、只收很少的地租。几年下来,汉人反而反客为主、欺负蒙古人,交租时说年景不好或手头不方便借故少交或不交。

2、蒙古人心胸宽阔,但也质朴、不拘小节。有时去收地租的时候,把人家佃户的家看作自己的家,就像蒙古人到别的蒙古包窜门一样无拘无束。这样一来,佃户虽不当面抱怨,但背后却心存埋怨。

3、蒙古人的环保意思很强,明文禁止随意砍伐。但汉人没有那样的意识,经常到山里偷伐柴草。一旦被衙门抓到经常遭受鞭罚。

4、蒙古人量土地用“丈量”,常常以“山头”或“敖包”为界,不做精确计算。汉人则精打细算、利用蒙古人的缺点欺骗蒙古人。经常因此发生纠纷,虽然由衙门出面秉公论断,但汉人仍以交租为不高兴的事情,经常背后聚会商量反抗。

(三)金丹道教祖杨阅春规定这样的戒律:

1、不许剃头;

2、不许抽烟、喝酒、赌博;

3、不许奸淫邪盗;

4、不许强囊民财;

5、不许忤逆不孝;

6、不许宰杀耕牛;

7、不许仗势欺人;

8、不许藏匿蒙人、庇护者杀、其家产赏与告发人。

参考文献

一、《奈曼文史资料》

二、明史列传

三、《蒙古纪闻》

四、康熙对内蒙古地区汉族移民政策浅析

五、《辽史·地理志》

六、《元史》

我是江山草原,有喜欢我文章或作品的可以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