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寮、塭...說說潮汕地名中這些特殊用字

潮汕地區的地名,命名的原則也與其他地方差不多,但有一些地名用字則是典型的具有地方特色,這也是我們研究方言的彌足珍貴的材料,有的甚至可以用來作為某個方言區別於其他方言的詞彙的特徵詞。例如:

粵東閩語與閩南方言的其他地區一樣,稱房屋為“厝”,因而地名中就有很多叫“厝”的。這個“厝”雖然古漢語中也有,但是放置的意思,如我們熟知的《列子·愚公移山》:“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但在在福建、廣東,卻成了閩方言的特徵詞。

據李如龍先生統計,福建省帶“厝”字的地名有3643處。(李如龍《地名與語言學論集》第73頁,福建地圖出版社,1993)潮汕屬於閩方言區,因而地名中也多用“厝”字,光汕頭市境內,就有60多個鄉、村。如澄海的李厝宮、蔡厝寮、陳厝合,金平區岐山街道的張厝、李厝,鮀蓮街道有賴厝、月浦街道林厝寮,鷗汀街道陳厝寮、龍祥街道的周厝塭、林厝塭、陳厝葛、紀厝葛北,外砂街道的林厝、李厝,張厝弼、劉厝湖等。

厝、寮、塭...說說潮汕地名中這些特殊用字


有些聚落名稱叫做“寮”,早期的“寮”字則可能與土著民族有關,他們搭竹木茅草為屋,稱“打寮”。宋·朱輔《溪蠻叢笑》雲:“山瑤穴居野處,雖有屋以避風雨,不過剪毛叉木而已,名曰打寮。”後來漢語借用以指竹木稻草等搭成的茅棚木屋。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幾間寮舍,半亞朱扉。”古代很多民居都是“寮”而已,所以很多地名就叫“寮”。如汕頭市澄海區的田寮、蔡厝寮,濠江區的新寮,潮陽區的蔡寮、龍寮、西寮、東寮、中寮、劉厝寮等等。

厝、寮、塭...說說潮汕地名中這些特殊用字


潮汕是粵東濱海地區,所以地名中有很多帶“海”、“港”字的,這與全國的濱海城市一樣,就不說了。粵東又有韓江、榕江、練江三江通大海,河流密佈,居民濱水而居,因而不少地名與水有關,地名也多用帶“氵”旁的。例如,與全國各地一樣稱“江”“河”的不多,除了三江之外,還有“濠江”“鮀江”“河浦”等。但更多的是潮汕話的典型地名用字“溪”,三江在當地大多被稱為“大溪”,支流被稱為“北溪”、“西溪”等,地名又多依聚居點在溪的地理方位,稱為溪東、溪西、溪南、溪北、前溪、後溪等,各地同名很多。

厝、寮、塭...說說潮汕地名中這些特殊用字


小河小溪,潮汕話叫做“溝”,也可以用來做地名,如汕頭市的龍湖區溝南、後溝,潮陽區的新溝、金溝、溝頭、溝尾(溝美)、東溝、西溝、北溝等,澄海區的後溝、前溝、東溝、大溝、溝墘等。

有特色的還有一個“浦”字,指河邊、水邊的意思,如汕頭市金平區的鮀浦、鱷浦(古地名),還有澄海區的西浦、東浦、後浦,潮陽區的司馬浦、灶浦、沙浦、金浦、濠江的河浦等。

濱海而船隻可以避風的地方,多叫“澳”,如汕頭市的海島縣南澳縣,就有南澳、雲澳、深澳、青澳、東澳、九溪澳、隆澳、三澳、賊澳、澳前”等地名。

厝、寮、塭...說說潮汕地名中這些特殊用字


汕頭的“汕”也是因水而起的。饒宗頤先生在上個世紀40年代就做了《汕頭釋名》一文考釋過:“汕頭原名沙汕頭,在澄海蓬州都。《澄海李(書吉)志》雲:‘沙汕頭地鄰大海,有淤泥浮出,作沙汕數道。’濱海村落,多以沙汕為名,海豐有汕尾,饒平海山有東汕頭,澄海蘇灣有汕頭仔。汕頭仔又名南砂。據《南砂林氏譜·雜記》雲:‘父老相傳,其鄉古為海底,平處名汕頭仔(即南砂),高阜處名大汕頭(即江墘、內厝、內蟻、外蟻、弓兜等鄉)。亦為今之汕腳,高處為汕,深處為海是也。’”(饒文原載《大光報·方誌週刊》第33期,1947;收錄於黃挺編《饒宗頤潮汕地方史論集》第275-276頁。)鮀浦有沙汕之名,始見於明·翁萬達《與姚巡按書》:“(蓬洲)洲西二溪,夾而入海。岸有沙汕頭,脊出激,巨浪滔湧拍天。”藍鼎元《澄海縣圖說》、《潮州海防圖說》等著作也都有“沙汕頭”之說。

由此可見,“汕頭”之名,是“沙汕頭”之省略,“汕”字是沖積淤泥沙脊的意思,與《詩經》裡的“南有嘉魚,烝然汕汕”或者其他書裡的“以簿取魚”等詞義沒有多少關係。

厝、寮、塭...說說潮汕地名中這些特殊用字


類似“汕”的地名用字是“土字旁的“壩”字,汕頭市澄海區有壩頭、沙壩,龍湖區有壩尾,潮陽有上壩、下壩,大溪壩等。這個“壩”不是堤壩的壩,而是潮汕獨有的“溪沙壩”的“壩”,即是河溪或者濱海的沖積沙脊。

還有兩個 “土”字旁的地名用字,外地較少見。一個是“埭”字。“埭”字潮音讀[do7](同“袋”),指攔潮土壩。《玉篇·土部》:埭,以土堨水。”堨,同遏;阻止,阻攔。《正字通》也謂:“埭,壅土為堰。”既然是攔水堤壩,那麼,叫“埭”的地方也肯定是濱海地區了,光汕頭市澄海區就有“尾埭(美岱)、上埭(上岱)、上埭尾(上岱美)、下埭尾(下岱美)、埭頭(岱頭)、海埭、(海岱)”等。

還有一個是“塭”字。原指濱海地區受海潮浸漬的田園,當地人稱為“塭”(潮音ung3)。凡地名帶“塭”字者,也必定是在海邊,如汕頭市澄海區的“東塭、老田塭、公塭”,龍湖區的“林厝塭、周厝塭、老田塭、新田塭、公塭”等,潮陽區的“塭頭、塭尾、銀塭”等。

“洋”字帶“氵”旁,但指的卻是田園、土地。田園潮汕話就叫“洋中”。“洋”的古義之一是廣大,《詩·大雅·大明》:“牧野洋洋。”就是說牧野這個地方的田野廣闊。這也是閩粵兩省地名的通用字。李如龍教授《地名與語言學論集》說:“正是從這個意義出發,南方許多地方凡大片平地都用‘洋’作為通名。閩方言裡還可以說‘洋田’、‘田洋’。……在福建省,以‘洋’為前字的的較大自然村就有300多個。”福建一帶,有的地方把指田野的“洋”換成“土”字邊,寫成“垟”。但粵東閩語區仍以“洋”字指田野,沒有改寫成“垟”,以至令外地人產生誤會,以為“牛田洋”就是一篇大海,驚歎“潮汕一大怪,洋在內,海在外”。(見《潮汕十大怪》明信片)

個別與山區有關的地名則有個“輋 ”字,它的意思是放火燒山、以開山林,是山民的一種叫“山輋”的生產方式。如潮陽區的大輋、內輋、外輋等。這個地名用字被專家看作是客家話的專用地名字。邵宜《廣東地名分佈的特點及地名標準化問題》雲:“據考察,以‘輋’作地名的主要集中在粵北和粵東的客家話地區。其餘地區(潮汕話和粵方言地區)很少看到這樣的地名。”(見《語文研究》2004年第4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