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太阳出来照白岩——白岩洞村脱贫攻坚纪实

“太阳出来照白岩,妹在岩上绣花鞋,妹绣花鞋我不爱,只爱妹妹好人才 。 ” 三年前,一群身处全国深度贫困县 的 白岩洞 人, 挑着水 走在田垄上 ,唱着憧憬幸福的土家山歌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兴隆街道 白岩洞村, 史称 “ 白 崖 峒 ” , 已有 600 多年历史, 元明清时期皆设白岩洞长官司 ,是湘西旧土司制度下的基层行政单位 ,繁盛一时 。 历史变迁,古商道衰落,靠天吃水、产业发展受制的白岩洞人尝尽贫困的苦 。

2017 年, 白岩洞村脱贫攻坚战役 正酣 。 随着 饮水工程的修建 、人居环境 的 改善,扶贫干部扎根农村共谋致富路, 支柱产业成型 , 白岩洞 人 的 日子一天一个样 。

小山寨撬出大工程

“这是老党员白云清带头历经十年才修好的 倒虹吸管,灌溉周边 8000 余亩田土,全村 400 多亩旱地改造成活水田 , 救了 缺水多年 的白岩洞人 。 ”驻村伊始,龙山县委宣传部、县新华书店派驻白岩洞村, 第一书记彭飙 听村支书阳清贵说起这条 “红旗渠”的故事 。

龙山县:太阳出来照白岩——白岩洞村脱贫攻坚纪实

1977 年修筑完成的第一代 “ 红旗渠 ”

“ 快坐,我给你们洗桃子 吃 解下渴 。 ” 驻村工作队彭飙、田平、陈文雯三人 入户走访 中 ,贫困户米秀萍 洗桃时,几人 见水 缸里 漂浮着许多细小的虫, 都 要她 把 水倒掉 。 “ 这倒不得,倒了 不晓得好久才接得满 。 ”

米秀萍的话像针一样扎进彭飙的心中 。 经询问才知道, 老林口、白洞两地距离 倒虹吸管太 远, 供应不足 ,储蓄雨水是两地村民的寻常工作 。

“43 年前,老党员 们 扛起了引水大旗,我 们 要把这面旗接着扛下去 。 ” 彭飙 含泪 说到 。 对这个初来乍到的小个子书记,众人将信将疑。

彭飙并不在意,把解决饮用水问题作为白岩洞村脱贫攻坚第一件大事来抓,带领村支两委干部 勘探水源,数次与响水洞 水源地 协商, 誓把 “ 想水想水,想响水洞的水 ”这句村民挂在嘴上的话变成现实 。

2017 年 8 月,由县水利部门牵头立下白岩洞自来水惠民工程项目,于 201 8 年 8 月完工 ,缺水难关攻克,白岩洞产业发展瓶颈终于破除 。

主水管顺利接通当天,米秀萍见水管流出 12 公里外的山泉水,眼里笑中含泪, “ 这山泉水,真甜 。 ”

前有倒虹吸管,后有 自来水惠民工程 , 几代党员携手, 820 户 3072 人 喝上了放心水,自来水惠民工程成为 白岩洞 人心中第二条 “ 红旗渠 ” 。

小个子书记带出大队伍

2017 年 2 月 14 日,是工作队驻村的第一天,也是彭飙最窘迫的一天 。

刚进村他就被十几个村民团团围住咨询扶贫政策,小小的个子一下就被人群淹没 。 群众脱贫愿望迫切, 三人 深感压力巨大 。

安抚好村民,他们 进村入户开始一天的 “战贫”工作 。 第一个要走访的是贫困户 阳青亮 。

在一处称不上家,腐朽不堪、天通地漏的烂屋前,村干部呼喊阳青亮的名字 , 只见 他 从 歪斜的 碗柜后钻了出来 。 自 妻子去世,他便独居生活, 平 日 什么事也不干,就好打个小牌, 老屋 也不打理任其 烂成废墟 。

驻村工作队 为他 申请危房改造, 忙前忙后, 几月后 他 搬进新家 ,把家里收拾 得 井井有条 ,个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

贫困户要扶,非贫困户也要帮 。 蒋春艳是非贫困户,年前患了尿毒症 孤身 回到娘家 , 病情 越来越严重 。

“ 我们从各处为你筹集了 1 万块治疗费,钱不多,但我们会尽最大能力帮你 。 ” 看着蒙着被子装睡的蒋春艳,彭飙真诚地说到 。 走出大门,众人听到屋里传出细细的抽泣声。此后,一系列的帮扶 措施 让蒋春艳重拾信心, 病情有所好转 。

龙山县:太阳出来照白岩——白岩洞村脱贫攻坚纪实

彭飙走村入户登记贫困户信息

2018 年, 全体在家村民响应号召开荒种植 1400 亩 油茶, 退休村主任康茂林主动请缨管理合作社;

2019 年,在外务工的村民李远进得知村里计划修路,立刻从杭州赶回,发动村民筹集资金合力修通九、十组村组公路;

2019 年 8 月,村主任陈延政耗时两月排查水管泄漏,清晨起,半夜出,保障全村正常供水;

2020 年 1 月 23 日,村秘书吴大枚、村医杨敏下村进行疫情防控,两月未回县城的家;

2020 年 2 月,邻村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干部坚守数天防控疫情 ……

三年时间, 刘昌凤把 驻村 工作队的付出看在眼里,逢人就说, “小个子书记带出了 大 队伍 。 ”

龙山县:太阳出来照白岩——白岩洞村脱贫攻坚纪实

陈延政半夜排查水管泄漏情况

小百合蹦出 大产业

白岩洞百合种植历史悠久,当地村民在选种育种方面很有经验 。 2017 年,白岩洞村 获批 国家农业农村部第七批全国 “ 一村一品 ” 百合示范村镇 。 2019 年,全村 1600 亩百合产业获利一千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 10 余万,人均年纯收入过万元 。

“ 我种了十几年 百合 , 成本高、收入 低 ,钱都被二道贩子赚走了 。 ” 作为村里的百合种植大户, 刘昌义 总结出不少经验教训 。 种植户 张向阳 也说: “ 种百合还不如去打工 。 ”

驻村 初期,村民们对发展百合产业信心不足,彭飙 意识到,只有让白岩洞百合脱颖而出,产业发展才算有了门路 。

驻村工作队邀请 农业农村部 法规司结对子单位派遣 专家指导 , 村内 生态 产业链逐步建立,利润 得到 最大程度保留 , 白岩洞百合品牌打响 。

龙山县:太阳出来照白岩——白岩洞村脱贫攻坚纪实

白岩洞百合基地

“ 去年我种了 10 亩百合,年收入 8 万元, 种百合要听工作队的,不打除草剂才有口碑和好价钱 。 ” 自从 “ 一村一品 ” 百合品牌打响,不断有 人上门收购,刘昌义 的腰包鼓了起来 。 如今, 儿 子在 上海读研究生,女儿去成都读大学, 日子越过越红火 。

百合产业提质提量的同时, 2018 年开荒种植的 1400 亩油茶开始成为全村第二支柱型产业 。

“茶油不饱和脂肪酸高于橄榄油,市场潜力巨大,预计每亩 收益 突破 6000 元, 未来必将 成为白岩洞人的 养老 银行 。 ”彭飙激动地 说道 。 百合加油茶,给发展产业的村民 投了 一 份 双保险,加速了白岩洞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

20 20 年,龙山县惹巴妹手工织品车间 即将 落户白岩洞村, 一百多名 留守妇女宅在家就有收入的日子成为现实 ,村里最后 10 户贫困户预计 年底 实现 自主 脱贫 。 自此, “ 男有耕,女有织,老少有乐 ” 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

“太阳出来照白岩,红旗渠中活水甜,干部群众情意粘,百合油茶绽笑颜 …… ” 4 月清晨,村民们改编的山歌 久久回响在山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