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威士忌从何而来?背后竟还有这段渊源,来日本必须品尝一下

在日本,我们随便走进一家日料店,总可以发现一瓶瓶包装精美的清酒,他们和寿司、生鱼片一样,成为日本给到我们的第一印象。其实除了日本酒之外,日本的威士忌的在日本的地位同样至高无上,成为了日本人的餐桌上最常见的酒品,日本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五大威士忌产区之一。在觥筹交错之间,威士忌不仅仅是饮食文化的象征,还折射出的是日本近现代史。

日本的威士忌从何而来?背后竟还有这段渊源,来日本必须品尝一下

黑船事件是指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也译作“佩里”)和祖·阿博特等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的事件,最后双方于次年(1854年)签订《日美亲善条约》(又称《神奈川条约》)。

鸟井商店的诞生

威士忌原本是欧洲的产物,但是因为黑船事件的发生之后,威士忌开始登陆日本,最开始的消费是在日开埠港口聚集的外国人,一直到1899年,20岁的鸟井信治郎开设的“鸟井商店”进行洋酒生意,在葡萄牙葡萄酒的基础上,研发出了符合日本人口味的葡萄酒--赤玉红酒,深受日本人的喜爱,大获成功。

当时知道鸟井商店名字的人并不是很多,但只要对于日本有所了解的人,多少对这个“三得利”一定不会感到陌生。1967年鸟井酒店正式更名为三得利,其名称三得利便是来自赤玉红酒的衍生。如果要从一家小商店发展成为一家知名的公司,单靠鸟井信治郎一个人远远是不够的。

日本的威士忌从何而来?背后竟还有这段渊源,来日本必须品尝一下

鸟井信治郎和竹鹤政孝的渊源

给到鸟井信治郎帮助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技师竹鹤政孝。在1911年,《日美通航条约》签订,进口酒精的关税一涨再涨,国产酒精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于是受摄津酒造社长的命令,技师竹鹤政孝前往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就读有机化学与应用化学系学习酿酒技术。

在这期间竹鹤政孝前往了高地地区的酒厂进修学习,把接触到的威士忌制造工艺、蒸馏所学的运营方式等资料搜集整理记录在册,这些册子现在被称为“竹鹤笔记”。学成回国之后的竹鹤政孝不巧赶上了一战后日本经济大萧条,摄津酒造也停止了国产威士忌的计划。他也逃到大阪桃山中学当起了一名化学老师。

日本的威士忌从何而来?背后竟还有这段渊源,来日本必须品尝一下

时间来到了1923年,鸟井信治郎认为威士忌潜在的商机,于是计划建设威士忌蒸馏所,但是最关键的技师却迟迟定不下来。此时,他听说了竹鹤政孝有过苏格兰威士忌的蒸馏所的学习经历,再加上两人曾经有过短暂的合作,于是鸟井信治郎邀请他入伙,并答应给到他4000日元天价工资。

在人选选定之后,下一步自然就是选址建厂。师承苏格兰的竹鹤政孝认为和苏格兰环境相像的北海道是最佳地点,而鸟井信治郎认为北海道运输不便。权衡之下,他们决定在京都西南方向的山崎建造酒厂。1924年山崎蒸馏所正式成立,5年后,日本第一瓶威士忌“白札”诞生了。

“白札”威士忌的失败

“白札”威士忌之所以叫“白札”是因为瓶身上粘贴的白色酒标,所以被当时的威士忌爱好者称之为“白札”。按照现在的标准,这瓶白标的威士忌和进口的威士忌是不相上下的。但是,对于当时喝惯了清酒烧酒的日本人来说,这瓶威士忌有一股“烟臭味”而让人无法接受,因此销量也就自然不好了。

日本的威士忌从何而来?背后竟还有这段渊源,来日本必须品尝一下

“白札”威士忌的失败让鸟井信治郎和竹鹤政孝备受打击,鸟井信治郎认为东西方在味觉上存在着差异,按照苏格兰方法酿造出的重口味威士忌水土不服。然而竹鹤政孝依然坚信苏格兰风味的威士忌,只是需要改善现有的设备和技艺就可以了。因此两人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在合同到期之后,竹鹤政孝离开了山崎酒厂,开始追求自己的威士忌梦想。

日本威士忌的大获成功

在1934年,竹鹤政孝在北海道余市建立了一家蒸馏所,公司的名字叫做【大日本果汁株式会社】。然而,因为威士忌熟成最少也起码需要几年的时间,所以在前几年只能依靠销售当地的苹果汁为生勉强维持生计。

直到1940年,第一批余市威士忌终于装瓶销售,公司也因此命名为日果威士忌,以此同时,鸟井信治郎在原有的威士忌的基础之上加以改造,追求和日本口味相结合的威士

日本的威士忌从何而来?背后竟还有这段渊源,来日本必须品尝一下

1937年,三得利推出了口感更为温顺润口的威士忌,很快就受到了日本市场的欢迎,终于取得了成功。至此,日本最有渊源的两家威士忌酒厂成立,日本的威士忌也逐渐被大众所熟知。

对于喜欢喝威士忌的人来说,在日本威士忌身上总可以找到苏格兰威士忌的影子,从原料到流程再到最后的成品,两者之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大家以后日本旅游,千万不要忘了品尝一下当地的威士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