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綠皮書”《觸不可及》:兩個男人之間的溫情還能這樣演繹

在今年的第91屆奧斯卡電影獎中,《綠皮書》榮膺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等多項大獎,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曾在國內贏得了極佳的口碑。

法國“綠皮書”《觸不可及》:兩個男人之間的溫情還能這樣演繹

在近幾年好萊塢科幻大作大行其道的環境下,《綠皮書》反其道而行之,以上世紀60年代美國歧視黑色人種的社會背景為基調,用最平淡簡單的敘事風格,向觀眾講述了兩個不同三觀,不同世界的黑人與白人之間的故事。

法國“綠皮書”《觸不可及》:兩個男人之間的溫情還能這樣演繹

其實早在2011年,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也講述過一個類似的故事,正如影片名稱所言,觸不可及是因為白人富翁菲利普和社會底層黑人德希斯Driss之間存在的社會等級差距。

法國“綠皮書”《觸不可及》:兩個男人之間的溫情還能這樣演繹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富翁菲利普因跳傘時出了意外,導致全身癱瘓,脖子以下沒有知覺,於是打算高薪聘請一位全職陪護,在諸多應聘者當中,他卻意外的選擇了一位剛從監獄釋放的混混。身邊人都表示不解,但他給出的回答是:黑人德希斯總是忘記我癱瘓的事實,我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沒有憐憫,沒有特殊對待,沒有歧視。

法國“綠皮書”《觸不可及》:兩個男人之間的溫情還能這樣演繹

就是這麼兩個看似生活不可能存在交集的人,在機緣巧合之下卻相處的十分融洽。

德希斯,一個為了領取失業金而四處索要面試拒籤評語的社會底層混混,像是被上帝選中的天使一般,被富翁菲利普從貧民窟“解救”出來,自此,德希斯把這個上層社會的名流成功帶跑偏了。他們一起在巴黎凌晨四點抽菸,一起聽歌劇,一起玩滑翔傘。上層社會的高雅遇上了底層的解讀,一切都不再高雅,而多了一些滑稽。

就是這麼一個簡單而又老套的劇情,卻演繹出了溫情,真實,自然,感動。如果把這個情節放在國內,或許故事的走向會變成照顧者無微不至,承擔一切委屈痛苦,盡顯善者的大無畏情懷,被照顧者則傾囊相報,國人腦海裡既定的善良故事常常是如此安排,突顯一種超越世俗,不食人間煙火的人性。

法國“綠皮書”《觸不可及》:兩個男人之間的溫情還能這樣演繹

然而在這部電影裡,沒有超脫世俗的善良去感化眾人。只有最貼近世俗,最貼近生活的細節。生與死不再是拿來催淚的噱頭。在有限的生命裡,他們寧願追尋一種內心的隨性,也不願作為一個瀕臨死亡的可憐角色去乞討幫助,這是對生命的敬意和尊重。

在電影后半部分,菲利普不想因為自己耽誤德希斯處理自己的家庭事務,於是決定讓德希斯回家,自己又回到了招聘護理的那一幕。

法國“綠皮書”《觸不可及》:兩個男人之間的溫情還能這樣演繹

以至於後來那位始終按部就班,充滿了粗心、牢騷和敷衍的看護,經常在遇到麻煩時以“他有病”三個字對待自己的僱主,這令菲利普走向了無奈的自暴自棄,似乎德希斯已經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只有在德希斯的面前,才可以隨心所欲的做回真正的自己。

在整部影片中,人性的光輝得以大放異彩,兩個不同階級的朋友之間,相互的尊重使他們的生活開始趨於同化,刻板的生活儀式被打破。菲利普學會了抽菸、罵人和找樂子;德希斯也步入了自己一開始不懈的藝術殿堂。這一切的一切都只在於:你給我所想要的安靜與尊嚴,我給你所願的認可與提攜。

不同於《綠皮書》那麼凸顯的種族歧視背景下的故事,《觸不可及》是將不同階級間的碰撞演繹的深刻而又明瞭,一段跨越階級的友誼,他們是把對方視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自由人,沒有左右對方的人格,卻用自己世界的快樂感染了對方,也許這才是建立穩固情誼的必進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