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_puppet
故事的結局早已寫在了開頭!
就像毛主席在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後所提出的《論持久戰》中所預測的那樣,日本不可能在短期內佔領並且消滅中國人民的抵抗和軍事力量,這是由中日雙方的國情所決定的,日本在發動戰爭之初的狂熱之後,勢必會因為戰線的拉長,軍事力量的分散,國內經濟的疲軟以及後方補給的困難和來自中國軍民的強烈反抗,進而中日雙方會陷入一個長期的拉鋸戰中,而在這一長期的拉鋸戰中,中日雙方在戰場上慢慢會出現各有勝負,相持不下的戰爭局面。而一旦形成這樣的局面,只會對中國越來越有利,對侵略者日本越來越不利。這是歷史的客觀事實,和戰爭的客觀發展規律,日本即使舉全國之力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而當我們跳出那段歷史再看到那段歷史,我們會發現,其實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一開始便註定了誰勝誰負的戰爭結局,即使德國沒有出兵入侵蘇聯,即使戰爭狂魔的日本沒有偷襲美國軍港珍珠港,法西斯德國和日本軍國主義的失敗也是不可避免的。
蘇聯和美國在二戰中所表現出來的其實都是投機分子。最開始蘇聯想要憑藉著《蘇德友好條約》獲取利益,卻不想最後被德國快速襲擊。最開始的美國更想要憑藉著自己的地理位置優勢、遠離戰場而大發戰爭財。卻不想被日本偷襲了自己的珍珠港。蘇聯和美國看似都是被迫捲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的,但實際上在德國和日本囂張的戰爭形式下,蘇聯和美國其實早已經站在了反法西斯陣營裡。因為他們此時便已經看到了法西斯的滅亡和反法西斯的全面,勝利是歷史的必然。
再回過來頭看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任何一個事物的變化,其原因都不是單一的,是多方面綜合作用下的結果。關於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作用之下催化出的結果。
首先,中國軍民的共同努力起到了中堅力量。在日本侵略中國之後,中國範圍內的反侵略抵抗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反而越發的高漲。這是由中國人骨子裡的民族氣節所決定的。而在抗日戰爭的後期,中國戰場上的形勢已經一片向好,中國的軍民已經形成了對日本的反攻態勢,各地方的群眾基礎和抗日根據地已經在毛主席的運籌帷幄下建立了起來。毛主席及其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力量已經遍佈了全國,日本侵略者在其佔領區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大規模的軍事反攻已經開始形成規模。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勢必會滅亡。 中國對於迫使日本投降起到了中堅力量的作用。
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節節勝利以及對日本國內的連續轟炸,嚴重的削弱了日本的軍工能力,最終又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先後投下了兩顆原子彈。使得日本一度叫嚷著在日本本土與美國展開最後的決戰和提出的“一億玉碎計劃”變成了單方面的大屠殺。徹底的澆滅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囂張氣焰!因此美國在迫使日本投降的過程中起到了攻其核心的作用!
蘇聯在消滅了德國之後,根據國際協議和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出兵中國東北地區,在短短十幾天內消滅了日本關東軍,並且加了大量的軍用物資軍事設備。蘇聯對打擊日本也起到了輔助作用。
迫使日本投降的除了以上之外,還有一個國家不可不說。那便就是德國,德國曾經一度狂掃歐洲大陸,卻在全世界反法西斯聯盟面前被佔領消滅,而且是徹底的消滅,德國法西斯頭目希特勒自殺,德國首都柏林被佔領,德國的領土被瓜分,這種種戰爭的結局都是的日本的領導層人心惶惶,日本天皇不願承擔侵略戰爭的罪名。日本的國民和軍國主義內閣也不願自己的天皇被殺害。因此日本在即將徹底失敗之前趕緊宣佈了投降,實際上保全了日本天皇的性命和地位,同時也使得日本首都沒有像柏林那樣被佔領。因此納粹德國的失敗在日本投降的過程中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因此迫使日本投降,實際上是多方力量綜合作用下的結果!不知道各位認同我的這一觀點嗎?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珞珈山的貓
日本這個民族有一個特點:服力不服理。你如果征服它,它就服你;你如果打不過它,它就欺負你。
比較賤。
二戰後,日本雖然是戰敗國,中國雖然是戰勝國,但日本根本瞧不起中國。為何?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在中國的戰敗,並非敗於中國,所以不服。
作為中國人,我當然不願意接受這一點。但事實上,又難以否認。
抗戰中,中國人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和巨大的犧牲,並將最終擊敗日本人。但是,如果沒有其他因素,肯定不會在1945年,肯定會更晚。
其實,日本戰敗是在一個大環境下的必然結果:軸心國的失敗,讓日本註定難以獨活。
中國的抗戰不是孤立的,要放到一個大的格局中去看,那是美蘇中英等同盟國與德、日等軸心國的對決。同盟國勝,中國必勝;同盟國若敗,中國也難以獨勝。
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被徹底拉進了二戰這盤大棋之中。第二年,同盟國正式形成。
據說,當時希特勒聽到珍珠港事件的消息後,對於日本人的愚蠢行徑特別惱怒,大發雷霆。因為此前的美國憑藉地利,得以獨保,尚未進入戰局。以美國當時的實力,一旦對軸心國開戰,對德、日來說絕對是災難。
果然,美國加入後的盟軍節節勝利。1945年5月,德國首先投降。
德國投降後,同盟軍就可以集中力量對付日本了。小小的日本怎麼可能經得住同盟國的集中攻擊呢?
8月,蘇軍進入中國東北,把關東軍殺得七零八落;與此同時,美國用原子彈轟炸了日本本土。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除了投降,沒有第二種選擇了。於是,8月14日,日本天皇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
綜上,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敗於同盟國,並不是單純地敗於中國。當然,中國也是同盟國中重要的一部分。
趣談秘史
我們歷史課本上說,日本投降,主要的原因是中國人民堅持不懈,對抗侵略者的決心。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仔細想想就知道,這其實只是一個最基本的前提條件,主要還是靠外因。
日本是二戰中最晚投降的戰敗國,在十幾年的戰爭裡,日本鬼子的嘴臉成為中國人民最憎恨的嘴臉。無數革命先烈死於這場戰爭,日本人本來就是想霸佔中國,並向中國內陸移民。即使是最後時期,日本也還是想保住通州,以便日後移民擴張。因為作為一個沒有什麼資源的島國,日本其實十分尷尬。
日本投降主要的原因其實是資源耗盡,如此自不量力的想要吞掉中國,在那個年代裡,雖然日本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技術,但是畢竟,國土人口差距太大。一個太平洋戰爭,就讓日本抽出幾十萬關東軍去應付,中國戰場捉襟見肘,被蘇聯趕盡殺絕。
萬般無奈之下,日本鬼子只好選擇投降。即便是投降,他們也絲毫沒有準備承認自己的罪行,掩埋罪證,建靖國神社,這些都能說明他們的狡猾嘴臉。戰後,日本不允許設立軍隊,只能有自衛隊,但就是這個自衛隊,就讓他們可以四處挑釁,囂張氣焰不減當年,日本人的貪婪可見一斑。
歷史密探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我把美國投放原子彈、蘇聯出兵與國際社會的反應做一個簡單的表述:
背景:1945年8月6日,美國向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僅這天廣島死13萬多人。8月8日,蘇聯向日本宣戰。8月9日凌晨,蘇聯150萬多萬大軍出兵中國東北。同一天,美國向日本長崎投放第二顆原子彈,3.5萬人死亡,6萬人受傷。8月10日,日本政府發出正式照會,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發佈《停戰詔書》,宣佈無條件投降。當時,國際社會有不同的看發。
——西方特別是美英兩國,以及國民黨宣傳機構大肆渲染原子彈威力和作用。
——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對蘇聯出兵東北的意義給予高度評價。聲明隻字未提原子彈。在以後,還專門糾正了原子彈宣傳的偏差。認為只有原子彈而沒有人民戰爭,原子彈是空的,這是美國和蔣介石的宣傳機構想拿兩顆原子彈把紅軍的政治影響掃掉。
——後來西方國家領導人,包括杜魯門、丘吉爾,在自己的談話和回憶錄裡承認原子彈不能解決戰爭問題。但縮短了戰爭時間,拯救了盟軍無數士兵的生命。
——國民黨統治區的一些報紙,如成都《青年園地》對抗爭勝利的原因做了透徹的分析,否定了原子彈的作用比蘇聯參戰作用大。
——時任日本內閣大臣的迫水久常認為,無原子彈與持有原子彈,無法進行戰爭,這是常識。日本學者大多認為,原子彈是重大威脅。鈴木首相仰天長嘆:“一切終於迫臨矣!”
朋友,你怎麼看呢?
風過無痕攝有痕
1945年10月,毛澤東在重慶與蔣介石進行國共和談的時候,在一次酒會上,曾經有記者提問,抗戰勝利的原因是什麼,打一歷史人物。結果出現了好幾種答案,包括屈原、蘇武、蔣幹、毛遂、共工這幾種,實際上每一種答案都代表了不同的立場。我們的教科書上面統一的說法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是中國人民取得抗戰勝利的最主要原因,小編認為沒有錯誤,也符合歷史事實。但是如果把中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所發揮的作用作為解釋日本最終接受《波茨坦公高》,並宣佈投降的原因則有點牽強,畢竟我們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所發揮的作用也僅僅是在中國戰場。
歐美學界通常認為導致日本最終投降的原因在於美國兩顆原子彈的作用。7月27日,日本政府曾經就是否接受盟軍的《波茨坦公告》舉行過一次會議,在會議上面,鈴木首相和東鄉外相打算接受《波茨坦公告》,而陸軍大臣阿難惟幾和海軍幕僚長豐田都表示反對,最終首先還是屈從了軍方的看法。但是在8月6號和8月9號,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後,日本在8月14日也宣佈了接受《波茨坦公告》。
實際上在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前,日本曾經向蘇聯進行過乞和活動,日本希望藉助《日蘇中立條約》,由蘇聯出面進行調停,以使日本達到和平停戰、體面停戰的目的,日本參謀本部所編的《日蘇談判要領》中曾經這樣記載:“我方不僅防止蘇聯參戰,更進而爭取其善意中立,甚而使之在結束戰爭方面成為有利於我方的調停者。”日本也希望利用美蘇之間的日益凸顯的矛盾來實現它自身的目的。
因此近幾年來有學者認為,導致日本最終宣佈投降的原因是蘇聯對日宣戰,而不是美國的原子彈的作用。
小編認為,日本最終宣佈投降,是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不是哪個單個原因所導致的,實際上日本國內因戰爭所導致的窘境也是日本最終選擇投降的原因之一。
青年史學家
這個問題,日本人表示: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反正天皇讓我放下武器,我就不再戰鬥了。
二戰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波及範圍最廣,傷亡最為慘重的戰爭。在這場大戰中發動戰爭的德國和日本都是罄竹難書,尤其是日本,發動戰爭的時間最早,而且投降時間最晚,可以說犯下的罪行也最多,周邊國家尤其是我國深受其害。
那麼從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頒佈《終戰詔書》,到底什麼才是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呢?到底是“共工
”?“蔣幹”?還是“蘇武”?“屈原”?其實關於這個問題,靜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已經做過多次分析。日本帝國主義為這場戰爭做了太多準備,而且在山窮水盡時還想著號召人民跟隨天皇發動1億玉碎計劃,用喪心病狂都不能夠形容他們的瘋狂。
但是彷彿在一瞬間,日本突然從惡狼變成了綿羊。昔日齜牙咧嘴的姿態也被奴顏媚骨所取代。那麼這個因素是什麼?
是“蔣幹”嗎?當然不是,雖然國民政府的參戰軍隊數量在同盟國中數一數二,但是創造的戰績卻多數不敢恭維。甚至在日本江河日下,苟延殘喘之時,國民政府居然還創造了豫湘桂大潰敗的“奇蹟”,另同盟國特別是美國“刮目相看”。
一直以來,日本軍隊對國民政府軍隊都是非常鄙視的。在中國戰場上,他們佩服的是八路軍和新四軍。
那麼就應該是“共工”了。但很遺憾,同樣不是。因為對於日本而言,想讓他們低下頭顱是非常難的,光讓他們佩服是不夠的,還需要讓他們恐懼。
而這一點雖然八路軍和新四軍作戰頑強,但是對於日本戰俘,則相對寬厚,而這一點被日本人錯認為是對日本人的恐懼。在這種心態的支配下,他們無論對於國民政府,還是國黨軍隊,始終都沒有深入骨髓的恐懼,這是他們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不承認敗於我國軍隊的原因。
那麼在太平洋戰場上,對日作戰的只剩下蘇聯和美國兩家。蘇聯和日本作戰主要集中於1939年的張鼓峰事件和諾門坎事件,以及1945年8月8日在東北地區和關東軍的作戰。
應該說蘇聯雄厚的工業實力以及蘇軍頑強的戰鬥意志,不僅是打贏對日戰爭的必要條件,也是足以讓日本瑟瑟發抖的重要因素。
但是,蘇聯都不得不承認的是,蘇軍的進攻雖然凌厲,但是並未對日本,特別是本土造成毀滅性災難。
在8月8日進攻關東軍之前,關東軍因為太平洋戰爭以及防衛本土的需要,將大量精銳部隊抽調到其他地方,駐守東北的都是些老弱病殘和重新徵召的復員軍人,在戰鬥力水平上,遠遠無法和先前的精銳部隊相比。
而從某種程度上說,即使日本失去東北,也並不意味著一定會失去本土。雖然蘇聯陸地上無敵,但是並不意味著蘇聯海上勢力強悍。作為傳統的海洋強國,日本的海軍實力不可小覷。
既然“蘇武”也不是導致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那麼能夠讓日本最終放下武器的只剩一家,那就是美國。
作為和日軍在太平洋上鏖戰近四年的冤家,美國和日軍打遍了半個太平洋。作為太平洋上抗擊日軍的主力,美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樣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所以美國對日軍的打擊程度最強,美軍在太平洋上進行的跳島戰術,使得日軍的防線逐步被攻破。為挽回敗局,日軍不得不將東北地區的關東軍抽調到太平洋上進行島嶼防衛。這使得侵華戰場上的日軍數量不斷下降,軍隊素質也不斷滑坡。
而在接近了日本本土後,美國於1945年2月開始對日本多個城市進行了猛烈的低空燃燒彈轟炸,史稱“李梅火攻”。
由於日本的房屋很多是木質結構,因此李梅的進攻很快奏效,日本的各大城市紛紛化為廢墟。而李梅在3月份進行的東京大轟炸中,更是在一夜間造成了超過10萬日本人死亡,極大地打擊了日本的工業能力和反抗意志。
但是很明顯,日本人並沒有被這樣的轟炸嚇倒,畢竟日本的很多工廠都是小作坊式生產,轟炸中這些小作坊大部分得以保留,也意味著日本的工業實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護。不僅如此,日本還號召民眾組織神風特攻隊,抵禦美國艦船的靠近。並且時刻準備1億玉碎,為天皇獻身。
在日本變得如此瘋狂的狀態下,1945年7月,美國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也標誌著美國找到了減少傷亡且能征服日本的方法。
1945年8月6日,一個值得所有人銘記的日子,美國將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實戰原子彈投到了廣島上空。當天共造成超過8萬人死亡,廣島全市淪為一片廢墟。
此時的日本面對美國的原子彈轟炸,除了內心恐懼,更關心的是如何將消息封鎖起來,不使日本民眾恐慌。
可以說第一顆原子彈雖然死了8萬多日本人,但是日本上下仍然在沉睡。但是原子彈卻把蘇聯人炸醒了,在美國轟炸原子彈之前,蘇聯和日本的關係不僅不是對立,反而相當曖昧。
因為蘇聯反抗德國的需要,因此在1940年和日本簽訂了互相承認滿洲國和蒙古的《蘇日中立條約》,此後蘇日兩國保持了長達五年的和平時期。
在德國投降後,日本也曾一度表示要向盟軍投降,以期獲得更多的政治地位。而此時的蘇聯就成為盟國和日本之間的中間人,斯大林兩頭斡旋試圖從兩方都攫取利益。
在美國沒有研製成功原子彈前,美軍進行了傷亡慘重的沖繩島戰役。此戰中美國軍隊傷亡超過10萬,除了極大的震驚了美國朝野,更讓斯大林樂在心頭。
因為此時的斯大林知道戰後一定是美蘇對抗的世界格局,如果能在二戰中對美國的有生力量造成更大的殺傷,對於戰後蘇聯在遠東地區的地位將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斯大林一直在等待,雖然和羅斯福在雅爾塔會議上約定對德戰爭結束三個月後,蘇聯參加對日作戰。但此時的羅斯福已經去世,斯大林雖然簽了字,但是他有足夠的理由和藉口將進攻日本的時間拖延再拖延,讓美軍出現更大的傷亡。
畢竟此時的蘇日兩國關係擺在這裡,斯大林也想著利用日本,作為戰後對抗美國的橋頭堡。
但是原子彈的突然爆炸,讓斯大林措手不及。此刻的他明白,美國開始祭出最後的殺器。在原子彈的猛烈轟炸下,日本可能會選擇投降美國,屆時蘇聯的如意算盤就會全部落空。
在原子彈爆炸後,斯大林意識到此時的日本已經不具備和蘇聯結盟或者被蘇聯利用的條件。如果蘇聯此時再不出兵,那麼等美國獨立解決日本問題,使日本成為美國的附庸,蘇聯戰後在遠東地區的形勢將更加被動。
因此1945年8月8日,150多萬蘇軍從三個方向攻入東北,消滅日本“皇軍之花”關東軍,日本高層企圖到東北苟延殘喘的美夢落空了。
蘇軍的大動作為蘇軍搶奪日軍在東北的工業設備,奪取沙俄時代在東北的權益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為蘇聯在遠東地區擴張了足夠大的勢力範圍,包括北朝鮮,為戰後社會主義陣營亞洲部分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能讓日本投降的,不是蔣介石的消極抗戰,不是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艱苦卓絕,也不是火光沖天的李梅火攻。而是“屈原”,正是原子彈的爆炸,不僅徹底打碎了日本人負隅頑抗的決心,也給世界帶來了一連串的連鎖效應,其中就包括蘇聯的政治轉向。
誠然日本人放下武器,是因為天皇宣佈終戰投降。但是我們要清楚的是,天皇之所以宣佈終戰,是因為此時的裕仁天皇,內心已經看不到任何希望,而讓他失去所有希望的,就是美國的兩顆原子彈。
不過我們應該看到,美國的兩顆原子彈,雖然給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造成了毀滅性災難,卻有效的阻止了1億玉碎的發生。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兩顆原子彈事實上是保護了日本。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日本發動的反人類侵略戰爭,結局註定是失敗的。它投降的原因主要有四個:
一、蘇聯的參戰。蘇聯紅軍消滅了盤踞在東北的關東軍精銳,日本關東軍731部隊的魔頭石井四郎帶著高級軍官及其眷屬於8月10日逃回了日本,他們並不甘心失敗,準備對登陸日本本土的美軍實施細菌戰。此計劃讓當時的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知道了,他知道羅斯福曾經說過,如果使用細菌武器,我就讓你滅種。日本天皇在召開御前會議的時候說,給日本留點種吧。所以梅津美治郎嚴令不許實施此計劃。緊接著8月15日日本就投降了,可見當時日本國內已經特別想投降了。
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集結了百萬大軍準備登陸作戰。擁有當時最先進戰艦飛機等武器裝備,根不不是日本所能抗衡的。當時美軍已經制訂了在九州和關東地區登陸的“冠冕”行動和“奧林匹克”行動計劃,出於對盟軍官兵生命的保護,決定投放原子彈,儘快迫使日本投降。
三、日本自身。經濟上,日本資源匱乏,經濟蕭條。軍事上,海上和空中控制權已經被盟軍完全掌握,日本已無力再戰之力,雖然秘密徵集了五十萬部隊,但那能起什麼作用。
四、孤立無援。德國已經失敗投降了,它陷入了孤軍奮戰之境。如果不投降,只能毀滅日本了。
淪客人
日本是二戰最後投降的軸心國國家,其死硬的作風是大家都明白的。那麼為何之前叫嚷著一億玉碎的日本,最終選擇投降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大家都知道,美國在1945年投下的原子彈,當時原子彈以史無前例的摧毀威力,使得日本人幾乎感覺到了絕望。在這樣的武器威脅下,日本人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投降。因為他們不知道美國擁有的原子彈具體數目,害怕繼續受到原子彈的攻擊。所以說原子彈的威力,這是直接促使日本投降的重要原因。
其次則是所有抵抗的無望,本來日本希望寄託中國大陸的縱深和日本本土防衛進行逐步抵抗,儘量增大對盟軍的傷亡,以此換取對日本有利些的和談條件。但是隨著蘇聯的出兵將日本的關東軍徹底打垮,日本的這一戰略也面臨重大的挑戰,加上美軍在太平洋的進度超過日本預料,這一步能否實施下去都是很大的問題。
抵抗下去,恐怕是徒增傷亡,所謂的組織蘇軍美軍進攻速度,爭取和談的戰略很明顯是不可能實現的。加上日本國內一片凋零,已經難以支撐,最終天皇為自己考慮,還是選擇了保存自己的地位的條件下承認戰敗。
科羅廖夫
大奇兄出山了!
當日本開始發動珍珠港襲擊前,日本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曾經嚴厲警告過日本首相和軍府:絕不要挑戰美國底線,如發動太平洋戰爭,必將國土受到災難!
此時日本軍部和首相早已狂妄已到極致,對山本的良言猶如放屁。並集中全國1/3力量來打通海上南洋運輸線,用來掠奪東南亞資源石油,橡膠,鋼鐵,因此1941年發生太平洋戰爭。從而與美國爭奪東南亞地盤。因此把頭號美國拉進了戰爭!至1942年年底,美軍已經掌握了戰爭主動權。
記得當麥克阿瑟灰溜溜兵退菲律賓時:我會回來的!確實如此,1944年他解放了菲律賓,日本徹底斷絕東南亞資源。可以說,日本國內事實上已經是困獸!最終美國最後一擲:扔出原子彈!始得日本心甘情願地投降!
同時中國14年抗日卻每天在消耗日本有生力量,完全拖住了日本。以及蘇聯出兵消滅關東軍。最終美、中、蘇成立反法西斯同盟!
大奇兄
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宣佈投降,是因為美國在日本本土丟了兩顆原子彈。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下面,有書君和大家翻開歷史,一起來了解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
一、首先,我國人民長期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形成了對日本兵力的牽制。
日本侵略我國,真正意義上應從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直至1945年8月投降,整整有14個年頭。
在此期間,日本在我國投入大量的兵力,長驅直入我國大部分地區。其仗勢本國的武器先進,欺負我國當時國力薄弱,企圖速戰速決。
然而,小日本卻大大低估了我國全體軍民堅決抗禦外來侵略的決心。如此一來,日本進入中國的大部分兵力,如入泥沼,被生生地牽制住,讓其動彈不得。
正因為如此,二戰期間,反法西斯和帝國主義的同盟國,爭取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並最終取得勝利。如果中國在當時沒有挺住,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也許得重新改寫。
二、然後,美國對日本本土全方面的封鎖和打擊,促使日本進入絕望的邊緣。
別看日本現在跟美國鐵哥們似的,在二戰期間,兩家可是打得死去活來。
那麼,日本現在的大哥美國,在那時對他做了些什麼呢?
話說二次世界大戰進行到1944年底,雖然美國軍隊逼近日本本土,然日本仍是窮兇惡極之狀,絲毫沒有投降的意思。
美軍瞅準了日本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國,資源缺乏,大多數物質依靠進口。
成為一座孤島。
這就是著名的“飢餓戰役”,也算是釜底抽薪之狠招。
幾個月下來,小日本雖然損失慘重,卻仍餓著肚子頑抗。
美國這下可惱了,不投降是吧?那就讓你嚐嚐我們新式武器的厲害,日本就這樣不幸成為測試原子彈威力的小白鼠。
如果說,此前日本還尚存一線武士道精神,意欲頑抗到底的話。
那麼,美國遠道而來送給廣島、長崎的兩顆原子彈,將他們的希望降至冰點。這也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唯一受過原子彈攻擊的地方。
三、最後,蘇聯在關鍵時刻出兵。
日本近百萬的關東軍是其陸軍最精銳的主力,長期佔據中國東北和朝鮮的有利戰略地位,妄圖依靠這支軍隊,進行長期的戰爭。
蘇聯作為當時國力較強的國家,一直在我國邊境上坐山觀虎鬥。
日本當局也最擔心蘇聯跨境參戰,否則,他的如意算盤將會落空。
結果,怕什麼,就來什麼。
1945年8月9日零點10分,蘇聯百萬紅軍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使日本“最恐懼的事情最終成為現實。”
蘇聯在關鍵時刻的參戰,重挫了日本的侵略計劃,讓其僅有的負隅頑抗的最後一線希望徹底破滅。
四、終於,日本迫於內憂外患的局面,不得已投降。
日本常年對外侵略,不但國內經濟發展停滯,而且在人口方面無法休養生息。當時,日本政府動員男性15歲-60歲,女性17歲-40歲都來服兵役,日本國內人口已經難以為繼。此為內憂。
戰爭進行到1945年,對日本來說,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首先是盟友德國熬不住,投降了。
接著又受到美國及盟軍實施的“飢餓戰役”,持續不斷的恐怖空襲和原子彈的打擊,然後中國敵後戰場開始全面戰略反攻,蘇聯又派出重兵等等。此為外患。
日本深感大勢已去,1945年8月9日凌晨,緊急召開最高戰爭指導會議。
裕仁天皇認為,目前連本國領土都無法保障安全,何況對外侵略擴張,於是做出決斷:主動投降,結束戰爭。
任何一件發生的事情,其背後必有諸多推波助瀾的因素,才導致最後的結果。
因此,原子彈不是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充其量只是促使其投降的最後推手罷了。
今天的故事講到這,各位看官是否明白了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
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讀史以明志,讓我們銘記歷史,引以為戒,發憤圖強,國強方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