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片段閱讀答題技巧:轉折真的是你以為的那樣嗎?

不少考生在做行測言語理解片段閱讀時,看到轉折詞就感覺鬆了口氣,覺得重點一定在轉折之後,只要看轉折之後的內容就可以了。確實有的題目出現轉折詞,只看轉折詞之後的內容便能得出正確答案。但是,也有些題目,如果在概括的時候只概括轉折詞之後的內容,是無法得出答案的。中公教育通過一道例題來具體說明一下。

例:經常有人說,“頂花帶刺”黃瓜要少吃,兒童吃了會引起性早熟。事實上,黃瓜的花基本上是雌雄同株異花,可以不經過授粉、受精,結出“頂花帶刺”的黃瓜。冬春季節的“頂花帶刺”黃瓜,除黃瓜自身特性外,有的是使用氯吡脲造成的。氯吡脲是國家允許在黃瓜上使用的植物性激素。冬春季黃瓜植株生長緩慢,雌花數量多,坐果率低,因此,常常在開花當天用濃度約為50毫克/升的氯吡脲藥液塗抹花柄,以增加產量。氯吡脲與動物激素在性質、作用機理等方面完全不同,它對包括人在內的動物是不產生作用的。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黃瓜“頂花帶刺”存在兩類不同的情況

B.“頂花帶刺”黃瓜從生物機理上看是安全的

C.吃“頂花帶刺”黃瓜不會引起性早熟

D.氯吡脲是國家允許在黃瓜上使用的植物性激素

【中公解析】文段首先以“經常有人說”引出一種關於“頂花帶刺”黃瓜會引起兒童性早熟的傳言,“事實上”之後通過對黃瓜“頂花帶刺”成因的分析,對上述傳言進行了駁斥。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說明吃“頂花帶刺”黃瓜不會引起性早熟。C項表述與此相符,當選。A、D兩項均為文段部分內容,B項“安全的”表述籠統,文段主要說的是其不會引起“性早熟”。故本題選C。

通過這道例題考生們不難發現,文段先是提出了一個觀點,轉折後具體說明該觀點不成立的兩種情況。所以,文段重點是反駁該觀點。此時如果只看轉折之後的內容往往會誤選A或B。諸如此類的題目還有不少,在此無法一一列舉,但想向各位考生強調的是,現在公考題目非常靈活,不要誤以為有轉折詞,重點就在轉折詞之後,一定要結合題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