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的大漢王朝

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東漢時期,被承認的皇帝計24位,享國四百零七年。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的大漢王朝

漢朝和約略同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兩漢極盛時東並朝鮮、南包越南、西逾蔥嶺、北達戈壁 ,國土面積約達609萬平方公里。華夏族自漢朝以後逐漸被稱為漢族 ,兩漢在科技領域亦頗有成就,如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成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張衡發明了地動儀、渾天儀等。

​漢朝是中國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漢族在這一時期得名,漢族由於文明程度較高,在中國各兄弟民族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這是歷史發展和自然形成的結果。漢以後歷代的朝代名稱雖有變換,但漢族作為中國主體民族的地位始終未變。

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定都長安,又稱前漢; 後世史學家不承認新朝和玄漢合法性,所以一般將其合併到漢朝歷史裡。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定都洛陽,又稱後漢 ;西漢與東漢合稱兩漢,即為漢朝。後代的三國時期漢昭烈帝劉備建立的政權仍以漢為國號,史稱蜀漢,自稱季漢,又稱西蜀。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的大漢王朝

漢高祖至漢景帝時期的漢朝,經濟實力緩慢上升,成為世界第一大帝國 ,至漢武帝時期,大漢王朝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王朝,霍去病越千里大漠大敗匈奴,封狼居胥而還,最遠達到今天的俄羅斯貝加爾湖附近,匈奴帝國戰敗而向西狼狽逃遁 。中亞和西域各大國也都聞而懼之。張騫出西域首次開闢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降服中亞大國大宛,西域臣服,開拓了“北絕大漠、西逾蔥嶺、東越朝鮮、南至大海” 的廣袤國土,奠定了現今中華的版圖。

漢宣帝時期,鄭吉迫使匈奴逐日王降漢,大破車世國, 驅逐匈奴在西域勢力,設置西域都護府,使得西域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南匈奴降漢,北匈奴單于被陳湯斬殺於康居,發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強音,解決了匈奴問題。到了東漢時期,在大將竇憲的打擊下,迫使北匈奴西逃至歐洲。基本徹底解決了困擾漢朝的匈奴邊境問題。之後東漢明帝遣班超出使西域,打通荒廢已久的絲綢之路。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的大漢王朝

歷朝歷代都是在最衰落的時候滅亡,但是漢朝卻是一個例外。它是在國力最強大的時候滅國的。漢朝除了建國之初被匈奴騷擾的狼狽不堪以外,此後的300多年全是把別人按在地上摩擦,這是其他朝代都可望而不可及的頂級朝代。漢朝的強可以是全方位的,文化,政治,軍事,生產力都很強。即使是東漢末年,內戰頻繁,中原王朝依然對遊牧民族保持控制,曹操北度徵烏桓,孫權打山越,諸葛亮七擒孟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