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不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說!

前幾天,中國突然冒出一股搶米風潮。

很多人都在瞎傳:"米價要漲了,快囤”、“可能往後買不到大米了”、“最好買足一年的口糧!”

在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之下,不少人還是開啟了囤糧模式。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顯示,一些人扎堆在超市、糧油店購買米麵糧油。

中國會不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說!


這些人搶米,不是幾十斤幾十斤的搶,而是能拎多少就拿多少。

有電商平臺提供的交易記錄顯示,有人一下子買了40袋大米,花了1276元。有人甚至說,連沃爾瑪的米,都被搬空了。


一夜之間,為什麼大家開始搶米?主要是源於對糧食危機的擔憂,畢竟瘟疫總令人聯想到糧食!

這並非空穴來風,的確,全球疫情蔓延,已經導致一些國家農業勞動力短缺,糧食供應鏈中斷,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

  • 越南:作為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國,越南海關宣佈各種大米產品都要被列入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
  • 哈薩克斯坦:將對小麥和麵粉出口進行限制。
  • 埃及:自3月28日起未來3個月內停止各種豆類產品的出口。
  • 俄羅斯:作為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提議對糧食出口建立臨時配額。
  • 塞爾維亞:宣佈暫停出口葵花籽油等農產品。
  • 柬埔寨:從4月5日起,除了香米,將禁止白米和稻米出口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已經向全球發出預警,稱:

“除非我們快速採取行動,保護最脆弱環節,保證全球糧食供應鏈通暢,緩解疫情蔓延對整個糧食體系的影響,預計4月至5月就會出現糧食供應危機。


中國會不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說!


但是,要知道,聯合國這個警告,主要面對的是越南、俄羅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這樣的糧食進口大國!

中國跟他們不一樣,中國糧食夠吃!

中國會不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說!

4月9日,消息傳來,中共中央政治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明確指出:我國農業連年豐收,糧食儲備充裕,保證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完全有能力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不進口也不會導致國內糧食供給短缺。

請注意這幾個關鍵詞:

連年豐收:中國糧食生產,已經連續多年豐收了,而今年還將繼續豐收,所以增量沒問題!

儲備充裕:以前多收的糧食,咱們也沒有吃光用光,而是像松鼠過冬,儲備了起來,所以存量也沒問題!

完全有能力:不是可能,而是完全,徹底,100%!


中國會不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說!


不僅中央定調了,咱們的雜交水稻發明者袁隆平院士,也站出來,向全國公開喊話:

中國完全有實現糧食生產自給自足的能力,不會出現“糧荒”,希望大家不要擔心。


中國會不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說!


袁隆平院士在三亞南繁基地查看試驗田。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供圖

中國會不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說!


袁隆平院士在觀察稻種。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供圖

說一千道一萬,傳遞出來的信號就是:即使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國的糧食安全依然固若金湯,穩如泰山!

大家可以放一百個心!

中國會不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說!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世界上最重視糧食安全的國家,一定是中國;保障糧食安全對中國來說,是永恆的課題。

之所以這麼重視糧食安全,是因為我們有過太多的歷史經驗:一旦發生大饑荒,有錢也沒用。解決13億人吃飯問題,要堅持立足國內。

正如袁隆平院士在一次採訪時曾經說過:

“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要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裡。”

正因如此,中國的糧食安全,直接對標的是世界大戰級別,至於這種疫情導致的糧食供應問題,真的不會對中國造成多大影響。

中國會不會出現“糧荒”?袁隆平院士這樣說!

袁隆平院士強調,儘管中國完全有能力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但確保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鬆懈不得,這次全球疫情就是一記警鐘。

雖然糧食不值錢,但糧食的供應卻是國之命脈,絕對不允許有絲毫動搖。

的確,中國不是一個完美的國家,但它給了我們世界上最高的安全感;中國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但是他給了所有人民一種從容自若、向上生長的力量和希望。

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越是瞭解世界,就越能感到這個世界的殘酷;走過越多的國家,你就越愛自己的國家;看過越多的人民,你就越能理解自己的祖國。

生於此,長於此,何其幸哉!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在種花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