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今天投資樓市並非完全沒風險

小心,今天投資樓市並非完全沒風險

你讀過《金剛經》嗎?

金剛經裡有個終極的問題:云何降伏其心?所有的煩惱和痛苦,都是因為我們無法控制自己那顆躁動的心。

說得俗一點就是想不開。

人都是有慾望的,比如老司機喜歡大長腿,在沒有大長腿的日子裡,只能埋頭寫文章。

所以寫了那麼多。

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不要執著於什麼大長腿了,看到大長腿心生歡喜,看到小短腿也心生歡喜,沒有了分別心,你就成佛了。

老司機永遠都入不了佛門。

佛門太高遠,退而求其次。據傳王陽明在杭州虎跑寺見一僧人,閉目打坐已經三年了,王陽明問他,家中還有何人?僧人說還有老母親;王陽明又問,你想她嗎?僧人說想;王陽明說那你還打什麼坐?想她就回去看她啊!僧人收拾行李第二天回家探母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想一個人就馬上去找他,別憋著。

王陽明作為儒家學說的集大成者,他承認人有慾望,並且認為恰恰需要用這些慾望來磨練自己的心性,也就是所謂“在事上磨”。

老司機也打算用大長腿來磨練自己的心性,希望能達到“腿動而心不動”的境界。

小心,今天投資樓市並非完全沒風險

在最近的付費問答版塊裡,諮詢投資的人又多了起來,有奉化的,鎮海的,東錢湖的,小港的。一個好現象是,許多提問者都說自己的要求不高,能跑贏通貨膨脹就行;但值得擔憂的是,沒有一個人說自己能夠容忍虧損。

大家已經普遍性的認為房產是一個無風險的投資品,差別只是多賺少賺而已,但這與常識相悖。

常識是,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

理論上講,如果一項投資沒有風險,而且收益可觀,那麼資金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入,規模也會越來越大。

直到有一天流入的資金無法支撐其膨脹速度,前面的資金賺不到錢了,就會選擇撤出,於是,遊戲結束了。

但撤出的過程往往很血腥,就像電影院著火,大家都急著想逃命,結果堵在門口誰也出不去。


達利歐是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的老闆,這哥們說他研究了人類數百年的王朝興衰以及各式危機,最後的結論是

今天和1929年的大蕭條很像

1929年開始的大蕭條不但引發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還催生了二戰,世界動盪一直到1945年才結束。

萬幸的是那時候我們都還沒有出生。

達利歐認為此次危機與以往不同,央行印鈔不再起作用了,因為新冠危機並不是因為流動性不足,而是因為隔離、經濟活動降低、國際貿易減少等。

而且他認為,即便沒有新冠,危機仍不可避免,就像過去兩年的毛衣戰和多個地區的社會動盪,這只不過是歷史循環的再現罷了。

這是一個艱深的話題,要說清楚不容易,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搜一下達利歐的相關言論,當然最好還是買一本他寫的書。

老司機上週末買了一本他寫的《原則》。

小心,今天投資樓市並非完全沒風險

儘管達利歐認為,在應對危機方面貨幣政策已經失靈,但各國央行仍在爭先恐後的放水。美聯儲宣佈無限寬鬆,中國也沒有太矜持,昨天也就是4月15日,央行MLF中標利率下調20個基點,同時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

所以正在辦房貸的,儘量拖到本月20號以後再放款吧。

消費和貿易衰退,必然導致訂單不足,進而帶來失業和減薪,這又反過來進一步降低消費,經濟衰退的螺旋就這樣形成了。

放水的目的是為了刺激消費和投資,錢多,利息低,鼓勵大家花錢。但放出來的“水”很難到達平民百姓手上,特別是消費能力不足的中低收入人群手上。

反而是有錢人更容易貸到款(有錢人更有錢了),他們的消費早就飽和了,所以他們會拿去投資。


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難以理解的現象:一方面許多企業減薪、裁員甚至關門,另一方面深圳的房價一夜提價百萬,上海的千萬豪宅排隊都買不上。

這就是老司機以前說的,房價高到一定程度,就與普通百姓無關了,那只是有錢人的遊戲。普通百姓失業與否,收入高低,其實與房價沒有必然聯繫。

寧波人還是幸運的,至少目前大部分人還有機會參與樓市。

老司機要說的是,目前樓市明確的機會就在於放水,只要貨幣政策是擴張性的,樓市的風險就不大

特別是房價高的大城市。

小心,今天投資樓市並非完全沒風險

風險從概率上講1%,落到個人頭上就是100%,雖然目前樓市的風險很小,但個人收入的不確定性卻很大。

最近幾天,美的宣佈凍結高管薪資30%,格力董小姐說3月份空調銷售幾乎為零,東風雷諾解散,老鄉雞董事長和員工因為降薪開撕。

在投資房產時,的確應該考慮到自己持續的還款能力,如果不是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國企編制人員,更應該為自己留條後路。

比如夠半年開支的存款。

當然開支也是可以壓縮的,像老司機這樣煙酒不沾一天只花2位數的經濟適用男,肯定比一般男人熬得久得多。

風險的另一面在於政策,雖然目前政策是擴張性的,但未來的某一時刻肯定會往回收。幾年前也搞過“去槓桿”對不對?只不過形勢比人強,現在又變成加槓桿了。

槓桿加了又去,去了又加,追求的是動態的平衡。

寧波的房產投資週期一般都超過4年,2年期房+2年限售,4年後的槓桿還是不是繼續加,只有天知道了。

所以我們不能把雞蛋都放在樓市這個籃子裡,更不能賭徒似的用高槓杆去搏,不要羨慕誰誰賺了多少錢,要想明白一個道理:

沒有得到的本就不屬於你,何必糾結!


回到最前面,云何降伏其心?老司機的經驗是看書,特別是看一本燒腦難懂的書。最近,我又陸續看了幾十頁《非對稱風險》,這本書已經擺在我桌上幾個月了。

基本上,一半是看不懂,一半是看了又忘了,最後只記得少數幾句話,其中一句是這樣說的:

你擔心的時候,其實沒什麼好擔心的,你不擔心,那才是你該擔心的時候。

小心,今天投資樓市並非完全沒風險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老司機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