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灵》第六章 介灵九级

余化吉说的那个位置,吴小年倒是熟悉,开车很快就找到了“多余羊杂馆”,正在路边停车,看到观后镜里一个熟悉的小胖子,正拐弯转进巷子,朝着这边进来。

“宇文化及!”吴小年停好车,朝那个小胖子喊道。

胖子一溜小跑过来了。“我叫余化吉!”

“知道,逢凶化吉!哈哈”

余化吉没搭理吴小年,倒是对吴小年的车感兴趣。这是一辆上一代的兰德酷路泽,白色车漆还是保护的很好,有些自然旧的泛黄,但几乎看不到划痕。前后包围都拆掉了,轮胎是专业的深痕越野胎,原车的脚踏板换成了隐藏式的电动踏板,四个轮子的减震簧更换成了山地越野弹簧,裸露在外,使本来就高大的车身显得粗犷威猛无比。看完车,又把余小年上上下下的打量一番:“嘿,我说你怎么住在那儿呢,原来是个小土豪,这身登山衣都是狼爪的。”

吴小年觉得好笑:“你是来给哪个妹子相亲的吗?”

余化吉接了一句:“还真行,我女朋友的闺蜜介绍给你怎样?”

“去你的,自己留着当小姨子吧。”

两人说笑着进了多余羊肉馆坐下。

老板过来招呼,好像跟余化吉熟络,亲自端了一壶三泡台送来。余化吉问吴小年吃啥?吴小年说没来过,让余化吉点菜。余化吉没有看贴在墙上的餐单,直接点了一份爆炒羊头肉,一份爆炒羊肚,一份黑白肺子,一人一碗羊杂汤和米饭。吴小年微笑的看着余华年点完菜说:

“你是个二流食客。”

余化吉不在乎的说“吃羊杂就二流了?爷喜欢,哈哈”

吴小年说:“你没明白我的意思,三流吃肉,二流才吃杂,高级!”

“一流吃啥?”

“一流食尽人间素,却自甘美味。”吴小年颇有些陶醉的神态。

“我就一吃货,哪那么多讲究?”余化吉悻悻然。

“错、错、错,很多人自诩为吃货,有几人是真吃货,吃货得会辨认食材的优劣,搭配的合理,熟悉烹饪的技巧,更能品尝世间的酸甜苦辣咸。能叫吃货的古有苏东坡、袁枚,近代有汪曾祺,当代无非蔡澜、沈宏非再加个陈晓卿而已。”吴小年脸上竟有向往之色。

“你大爷的,吃个饭搞那么复杂,那你算什么?”余化吉很不服气。

“我是二流快要跨入一流的高阶食客。”吴小年自得的说。

“靠,谁规定的?”

“当然是以一位现在还不出名未来很伟大的美食家吴小年!”吴小年做了一个讴歌的动作。

余化吉刚开始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发出了令满屋食客侧目的笑声。


这馆子上菜很快,估计都是半成品。两人边吃边聊,余化吉告诉吴小年,馆子的老板是他参与单位去伊犁察布查尔县下乡扶贫任务时认识的。老板也姓余,因为余化吉在老板家吃了一顿难忘的羊杂,便鼓励老板来首府开店。余化吉在余老板开店的过程中也给了些资助,因为俩人都姓余,所以叫“多余羊肉馆”。小馆子不一会儿就客满了,还有人站着等位。俩人快速吃完,余化吉去结账时又是一番推让,余老板坚持免了三泡台和羊杂汤的餐费,才勉强收了余化吉的钱。

余化吉主动申请要驾驶那辆改装车,两人一起去了吴小年熟悉的茶舍。

在茶舍坐定,吴小年迫不及待地问了余化吉的来由。

余化吉喝了一口茶,慢慢悠悠试探地问了一些历史文化知识,发现吴小年不是一个单纯的“小土豪”,读书也颇为庞杂,古今中外正史野史几乎都有所涉猎,更是去过了世界很多博物馆,两人的很多爱好也相同。余化吉不禁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更是难觅,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一番攀谈后,两人握手攀脖,相见恨晚,以“年兄”、“吉兄”互称。余化吉不再遮遮掩掩,给吴小年讲了一个漫长的故事。


余化吉是山东人,当年高考在高分如云的大山东地界,单刀斩群雄,硬是挤过独木桥去了京师大学读了个生僻的考古系,结果一路本科、硕士、博士读完,在授业恩师的建议下,以高级人才援疆的方式来到西北边疆首府,在边疆史志办公室做了个科长。受高级人才援疆的实惠,当地政府根据政策给送了一套首府的房子和100万奖金。余化吉将奖金大部分资助了远在山东的父母,让他们在济南买了套大房子,以备将来养老。今年还经单位大妈的介绍交了女朋友。

余化吉的老师叫曹闻,对他影响很大。当年高考录取是曹闻老师亲自去山东挑选的学生,据说有分比余化吉高的,但是经过面试,最终选了余化吉。余化吉从本科二年级暑假时就经常跟随导师全国各地实地做考古研究,参与过不少知名考古现场的发掘。在研一时,老师才告诉余化吉是一个介灵,曹闻老师自己也是,这也是当初他选择录取余化吉的原因。从研一开始,余化吉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修行介灵之术,到现在为止他已是二级介灵——摄灵。

吴小年听着入了神,不知不觉到了晚上,茶舍要打烊。两人在茶舍边的饭馆随便吃了顿饭,吴小年找了一家KTV,要了一瓶Jack Daniel’s,关上门边喝那边听余化吉讲故事。

西方学者前十几年通过对全世界人类分族群进行了基因测序研究,发现当今人类是七万年前一次巨大的变故,才从智人进化为现代人类,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人类多了一个基因片段。在人类刚刚掌握DNA检测手段时,就发现了这个片段,当时一直以为是进化过程中留下的一个垃圾片段。但这十多年的研究,才发现这个基因片段的重要性,它赋予了人类讲出复杂语言的天赋和想象力。不再像古人类,只是通过喉间发出简单的音节来传递信息,这才真正促进人类有可能建立社会文明。曹闻老师就是照着这个思路研究下去,他联合了京师大生物学院的研究团队,对介灵和普通人进行了分组测序对比研究,发现在这个七万年前才出现的基因片段,介灵和普通人的表达方式不一样,顺序有细微的差异,似乎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介灵有着有别于常人的特性。


吴小年插话,介灵都有哪些“特性”?

余化吉反过来问:“你对量子力学知道多少?”

“听个故事还要量子力学?好吧,我只知道一些基本理论,波粒二象性,什么哥本哈根解释等9种量子力学解释。”吴小年皱了皱眉头。

余化吉兴奋的跟吴小年碰了个杯,一饮而尽:“没想到你还是个爱学习的好宝宝!那再往下讲,你就没障碍了。”

吴小年也喝了口酒,不屑道:“你想不到要经营好一家公司,尤其是手底下有一群高知的员工有多难,专业知识以及其他各种知识都只是打个底,有时候还要装神弄鬼鼓舞士气!”

余化吉看着吴小年又发出了“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眼神。

余化吉继续讲诉……

介灵的特性最基础的就是能够感受到量子态的波动,并且还能在必要的时后将意识转化为量子态,不受身体的物理限制,能自有来去。修行到高阶有可能会在一定时空下改变时间轴,当然改变时间轴的事只是猜想,是曹老师根据一些史料的合理推测。

吴小年听完这段,打断了余化吉,拿起酒杯陷入了思索……好一阵才回过神来,继续听故事。

曹闻老师在确认了介灵是一群有这种特殊基因的人群后,就开始到处收集古籍,积极参与各种古迹、古墓的发掘,希望能找到由古至今介灵的线索和介灵前辈们形成的经验。余化吉也参与了收集介灵线索的工作,师徒俩合作了不少论文,但因为对世俗来说过于诡异,怕发表出来带来不可想象的麻烦,所以只在小范围内做讨论研究用。

可以明确的是世界各地的古代大祭司、神婆、圣女等都是介灵,他(她)们正因为是介灵所以拥有了一定的预言能力。在华夏从远古时期的甲骨文到竹简再到后来一些正史或野史记载几乎都证实了大部分祭祀预言都被证实是正确的。苏美尔文明的楔形文字泥板以及埃及的象形文字记录也都能证实很多预言的真实性。

曹老师和他的团队也确实发现了一些古代介灵的明显证据。华夏古代有过两个介灵学派,一个是在山东。春秋时齐国稷下学宫有一位修剑道的大师叫曹秋道,从现在掌握的史料来看他是介灵的集大成者,将介灵的修行规范化、系统化,并且有针对性的收纳具有介灵特性的弟子,所以曹闻老师将这个学派称作“稷下学派”。曹秋道很有可能是第一个修行到第七级的介灵。有证据表明介灵的稷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比较明显的是造就了“琅琊”的辉煌。

另一个介灵学派是在成都,古代的益州。唐代的袁天罡是介灵在预言和道术的集大成者。袁天罡曾在益州招纳介灵弟子,后来游走四方,曹闻老师将这个学派称作“益州学派”。益州学派的修行法门可能更迅速。袁天罡在60多岁就修到了介灵七级。这个学派后代弟子比较出名的有郭子仪等名将。


吴小年打断余化吉:“这个七级介灵是怎么回事?我是几级?”

余化吉补充道:“根据我和老师收集到的两个介灵学派流传的少量资料,介灵有九个层级,第一顿悟。第二摄灵,第三入道,第四破魔,第五净化,第六长生,第七虚空,第八和第九只知道有这两个级别,但是没有任何描述的资料,甚至连这两个级别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你不说有稷下学派和益州学派吗?问问他们不就知道了。”吴小年觉得这么简单的办法还要瞎琢磨什么啊。

余化吉似笑非笑:“真这么简单,还等你说?两个学派都曾经辉煌盛极一时,但是到了宋末元初,突然断崖般的消失了。我和老师的团队无论从古籍还是各类考古发掘都没有再发现这两个学派的线索,就像两个酷炫的雪球,在历史的阳光中蒸发了,我们也只能从只言片语中找到了一些简单的修行方法,到三级以后也就是知道个名字,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哦,你也就是个三级啊?”吴小年调侃道。

“不,曹闻老师是三级介灵已入道,我只是二级摄灵,至于你嘛,才刚刚被唤醒顿悟。”余化吉一脸认真。

“唤醒?什么意思?”

“每一个携带介灵基因的人,如果没有修行或被某种特殊情况唤醒,那他们终此一生都是个普通人,唤醒顿悟后才有可能真正开始修行之路。唤醒也是一个具体的事件,是介灵初入顿悟时在脑海里听到的一首似唱似咏的歌。曹老师认为这种歌声的频率可能很特殊,因人而异,它通过共振激发介灵基因片段的量子态,使介灵的隐藏特性,转化为显性,所以称它为唤醒。今天,我们可以用量子力学的『统一弦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能量本质上也是遵循波粒二象性的弦,如果能找到一种办法『拨动』人体内的『弦』,弦的共振能量就能引发一系列的反应,重塑人体眼、耳、口、鼻、舌、身、意的感知特性。两个古学派流传下来一些专门的唤醒办法,我就是被曹老师唤醒的。”

“那我是谁唤醒的?难怪我听到了一首诗,我听到的是……”

余化吉还没等吴小年说完就打断了他:“不能告诉别人你听到了什么,我们虽然不确定为什么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唤醒之歌,但很多古代的资料里都非常强调这一点,曹闻老师怀疑这个唤醒之音可能含有每个介灵的基因密码,可能在我们未知的高阶修行中会有重要的作用。另外,你很奇怪,你和我见过的介灵都不一样,我用摄灵术观察过你,你好像本不是介灵,不知什么原因,像是被人硬把介灵基因塞给你的,也没人用修行方法唤醒你,是你自己觉醒的。”余化吉边说边摇头,觉得不可思议。


“那曹老师被谁唤醒的?”吴小年打破砂锅问到底。

“曹闻老师姓曹,跟我一样也是山东人。”余化吉笑眯眯的说。

吴小年略一思索:“曹闻是曹秋道的后代?”

“聪明!我和曹老师都是琅琊名门之后!”余化吉做出仙风道骨的姿态。

吴小年爆笑:“哈哈哈哈哈哈,你一姓余的,古代南越一带『余』就是『盐』的意思,你家祖上就一群盐贩子,还琅琊名门?给人家卖盐吗?”

余化吉气鼓鼓的:“我姓余,我随父亲姓,我母亲姓诸葛,叫诸葛冬梅,不然我哪儿来的介灵基因?你以为介灵大街上随便捡啊?”

吴小年又一顿爆笑:“哈哈哈哈哈,你妈这么高大上的姓,居然取了个如此接地气的名字『冬梅』,名门都有这嗜好吗?”

余化吉真生气了,喊到:“凛冬不畏雪,傲梅且迎春!高尚着呢,哪里就接地气了?”

吴小年憋住笑:“好了好了,不笑了,要尊重长辈,对不起,我的错,我的错!”余化吉看着吴小年搞笑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

还没往下聊呢,服务生过来提醒,马上夜里两点了,边疆有规定不允许娱乐场所营业超过两点。

两人意犹未尽,吴小年向余化吉索要他和老师以前的一些论文,想好好了解一下介灵。这才想起来还没有互相留联系方式,总不能每次飞来飞去的找对方吧。

在服务生一再催促下,才结账出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