弒兄、編造遺命 他這樣奪下了大哥的江山

趙匡胤開創了北宋,但北宋卻不是他的子孫坐江山。

歷史上說起趙匡胤,當屬“陳橋兵變”和“杯酒釋兵權”兩大歷史事件,最後是以他蹊蹺地死去收尾,給世人留下一個大大的謎團。

弒兄、編造遺命 他這樣奪下了大哥的江山

一、趙匡胤怎麼死的?

趙匡胤的最後一刻停留在了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

當晚,趙匡胤召弟弟趙光義喝酒,當時宮中只有他們兩個人,除了喝酒還談了很多,可能還發生了語言上的衝突,但是具體說了什麼,無人得知。

第二天早晨,趙匡胤暴死的消息迅速傳開,朝野震驚。因為,年僅50歲的宋太祖,生前沒有得病,半生軍旅生涯,趙匡胤身體一直很棒。可是就在他正當年的時候,突然一夜之間死去,成為千古一謎。這背後的故事,恐怕只有當事人趙光義知曉。

據一些史書記載,當晚風雪漫天,在燭影搖曳中,遠遠能看到趙光義時而離席,彷彿在躲避或拒絕著什麼,後來趙匡胤手持玉斧戮地,大聲對趙光義說:“好為之,好為之!”

僅此而已,一代英豪瞬間隕落,只留下了“斧聲燭影”的歷史談資。

雄才大略的宋太祖就這樣謎一般的駕崩了。誰來接替他的位置呢?

二、皇位又回到趙匡胤一脈

史實已經告訴世人,是宋太祖的弟弟趙光義坐上了皇帝寶座。

“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宗法制度。就宋太祖來說,他有兒子名趙德昭和趙德芳,為什麼皇位落到了弟弟趙光義手上?

這就是趙光義別有用心、老謀深算之處了。從“陳橋兵變”的謀劃上,趙光義就是最主要的策劃和執行者,在對外打江山的過程中趙光義也屢立戰功,被哥哥趙匡胤封為晉王。此時的趙光義難道就沒有當皇帝的野心嗎?恐怕從趙匡胤黃袍加身的那一刻起,這個念頭就已經縈繞在心了。

於是,歷史上的“斧聲燭影”也被解讀為趙光義害死哥哥。猜測歸猜測,歷史卻用事實證明了趙光義的心思,他搶先太子趙德昭一步達到宮中,並謊稱是先帝之母,也就是他跟趙匡胤的母親的遺命,讓趙匡胤死後傳位給趙光義,要兄弟輪流做皇帝,這樣才不會重演先朝小皇帝坐江山被欺負的可能。

弒兄、編造遺命 他這樣奪下了大哥的江山

遺命聽著很有道理。

如此一來,趙光義的繼位就顯得順理成章了。畢竟,聽媽媽的話才是好孩子。可是,下面的問題又來了,按照這樣的遺訓,趙光義下面還有個弟弟,叫趙廷美,也是一位不錯的繼承人。

歷史並沒有重演。

畢竟趙光義不是趙匡胤,趙廷美也不是趙光義。

趙光義在位期間,藉故先後殺害了大哥的兩個孩子趙德昭和趙德芳,趙廷美也沒幸免於難。對於老爸的這些操作,趙光義的大兒子趙元佐很是看不慣,後來竟然瘋癲了。老大不能當繼承人了,就立老二吧,結果老二中毒死去了。

也許是趙光義的報應吧,先後損失了兩個兒子。不過,還有老三呢,於是三兒子趙恆(後改的名)繼位,就是歷史上的宋真宗。

於是,從宋真宗開始,北宋後面繼位的皇帝,四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和欽宗,都是傳自趙光義這一脈。

直到南宋建立者,高宗趙構也是趙光義的後代。

歷史發展這裡出現了扭轉,也許真的是江山輪流做,今天到我家。亦或是歷史的必然。趙構因為沒有後人,其兄弟子侄等宗室也都被金人擄去了北方,找誰當繼承人呢?

趙構之後,南宋第二代皇帝宋孝宗趙伯宗,是宋太祖七世孫。趙匡胤這一脈又回到了宋朝當家人的位置。真是有趣的歷史。

順便說幾句,北宋的幾個皇帝總體說還算不錯,雖然面臨共同的問題,即對外軟弱。但從知名度、在位政績等方面都比南宋繼位皇帝強很多,知名度也都超過南宋諸位皇帝。試想,若泉下有知,當趙光義與趙光胤相見時,會是怎樣的情形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