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兄、编造遗命 他这样夺下了大哥的江山

赵匡胤开创了北宋,但北宋却不是他的子孙坐江山。

历史上说起赵匡胤,当属“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两大历史事件,最后是以他蹊跷地死去收尾,给世人留下一个大大的谜团。

弑兄、编造遗命 他这样夺下了大哥的江山

一、赵匡胤怎么死的?

赵匡胤的最后一刻停留在了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

当晚,赵匡胤召弟弟赵光义喝酒,当时宫中只有他们两个人,除了喝酒还谈了很多,可能还发生了语言上的冲突,但是具体说了什么,无人得知。

第二天早晨,赵匡胤暴死的消息迅速传开,朝野震惊。因为,年仅50岁的宋太祖,生前没有得病,半生军旅生涯,赵匡胤身体一直很棒。可是就在他正当年的时候,突然一夜之间死去,成为千古一谜。这背后的故事,恐怕只有当事人赵光义知晓。

据一些史书记载,当晚风雪漫天,在烛影摇曳中,远远能看到赵光义时而离席,仿佛在躲避或拒绝着什么,后来赵匡胤手持玉斧戮地,大声对赵光义说:“好为之,好为之!”

仅此而已,一代英豪瞬间陨落,只留下了“斧声烛影”的历史谈资。

雄才大略的宋太祖就这样谜一般的驾崩了。谁来接替他的位置呢?

二、皇位又回到赵匡胤一脉

史实已经告诉世人,是宋太祖的弟弟赵光义坐上了皇帝宝座。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就宋太祖来说,他有儿子名赵德昭和赵德芳,为什么皇位落到了弟弟赵光义手上?

这就是赵光义别有用心、老谋深算之处了。从“陈桥兵变”的谋划上,赵光义就是最主要的策划和执行者,在对外打江山的过程中赵光义也屡立战功,被哥哥赵匡胤封为晋王。此时的赵光义难道就没有当皇帝的野心吗?恐怕从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那一刻起,这个念头就已经萦绕在心了。

于是,历史上的“斧声烛影”也被解读为赵光义害死哥哥。猜测归猜测,历史却用事实证明了赵光义的心思,他抢先太子赵德昭一步达到宫中,并谎称是先帝之母,也就是他跟赵匡胤的母亲的遗命,让赵匡胤死后传位给赵光义,要兄弟轮流做皇帝,这样才不会重演先朝小皇帝坐江山被欺负的可能。

弑兄、编造遗命 他这样夺下了大哥的江山

遗命听着很有道理。

如此一来,赵光义的继位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毕竟,听妈妈的话才是好孩子。可是,下面的问题又来了,按照这样的遗训,赵光义下面还有个弟弟,叫赵廷美,也是一位不错的继承人。

历史并没有重演。

毕竟赵光义不是赵匡胤,赵廷美也不是赵光义。

赵光义在位期间,借故先后杀害了大哥的两个孩子赵德昭和赵德芳,赵廷美也没幸免于难。对于老爸的这些操作,赵光义的大儿子赵元佐很是看不惯,后来竟然疯癫了。老大不能当继承人了,就立老二吧,结果老二中毒死去了。

也许是赵光义的报应吧,先后损失了两个儿子。不过,还有老三呢,于是三儿子赵恒(后改的名)继位,就是历史上的宋真宗。

于是,从宋真宗开始,北宋后面继位的皇帝,四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和钦宗,都是传自赵光义这一脉。

直到南宋建立者,高宗赵构也是赵光义的后代。

历史发展这里出现了扭转,也许真的是江山轮流做,今天到我家。亦或是历史的必然。赵构因为没有后人,其兄弟子侄等宗室也都被金人掳去了北方,找谁当继承人呢?

赵构之后,南宋第二代皇帝宋孝宗赵伯宗,是宋太祖七世孙。赵匡胤这一脉又回到了宋朝当家人的位置。真是有趣的历史。

顺便说几句,北宋的几个皇帝总体说还算不错,虽然面临共同的问题,即对外软弱。但从知名度、在位政绩等方面都比南宋继位皇帝强很多,知名度也都超过南宋诸位皇帝。试想,若泉下有知,当赵光义与赵光胤相见时,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