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崇禎沒有自盡,明朝是否能逆境翻盤?


假如崇禎沒有自盡,明朝是否能逆境翻盤?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大順軍隊攻入北京城,崇禎皇帝在景山上吊自殺,明亡。

而後吳三桂引清軍入關趕跑了李自成,清軍揮師南下,一路上摧枯拉朽,用了十八年的時間將明朝的殘餘勢力斬盡殺絕,統一了全中國,至此明朝復國徹底無望。

崇禎是個艱苦樸素勤政愛民的好皇帝,雖然拼了命的不睡覺地幹,但是大明沉痾難返。崇禎累吐了血也沒見起色,反而面臨著最大的危機,關外的清軍和關內的農民軍,都時刻威脅著大明的統治。農民軍越演越烈,李自成建立大順,率軍進攻北京。崇禎也是個倔頭,明知明軍不敵,卻不逃走,決心以死殉國。作為一個皇帝來說,崇禎很悲壯,他讓太監勒死了皇后和娘娘,自己吊死在了景山的一棵樹上,年僅33歲。

假如崇禎沒有自盡,明朝是否能逆境翻盤?


假如崇禎沒有自盡,明朝是否能逆境翻盤?


如果崇禎不死,而是偷偷地逃出北京城,臥薪嚐膽,那麼以後明朝是不是能夠挽狂瀾於危亡之中,繼續延續下去呢?

極有可能!

雖然李自成攻佔了明的都城北京,但是它的政權是非常不穩固的,佔領北京不久馬上各地就組織討伐。此時明朝仍佔有淮河以南大半江山,擁有百萬兵力,完全能夠捲土重來。但是崇禎一死,明朝內部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首先是大順佔領北京之後,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殺死了戍守邊關的明將吳三桂的父親,霸佔了他的愛妾陳圓圓。本來吳三桂率二十萬大軍駐紮在山海關,阻清軍南下。然而崇禎一死,作為明臣的吳三桂就失去了方向,加之報仇心切,於是降清,引清軍入關,想借清軍之手消滅李自成。然而清軍入關,就如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發而不可收。

假如崇禎沒有自盡,明朝是否能逆境翻盤?


假如崇禎沒有自盡,明朝是否能逆境翻盤?


假如崇禎沒有自盡,明朝是否能逆境翻盤?


李自成在北京的皇座還沒用屁股捂熱,就被吳三桂和清的聯軍趕出了北京,有丟了根據地陝西,不得不避往湖北,次年在九宮山時被當地的山民打死。這說明大順的政權非常的孱弱,崇禎如果忍得了一時,到南都南京重整旗鼓,日後打敗李自成,收復北京是大概率的事情。當然崇禎還在的情況下,吳三桂是否還做出降清這大逆不道的事情,就得掂量掂量了。

假如崇禎沒有自盡,明朝是否能逆境翻盤?


崇禎死後,在南京的明朝殘臣就對誰繼位產生了激烈地爭執。在崇禎兩子一死一失蹤的情況之下,按順序應由明神宗的孫子朱由崧繼位,但錢謙益等東林黨人以立賢為名,擁立神宗弟弟朱翊鏐之子潞王朱常淓,而史可法推薦神宗第七子桂王朱常瀛,最後朱由崧獲得的支持最多,得以當上皇帝,國號弘光。

由於群臣的黨派紛爭,這倉促而立的國君顯然沒有撐得住局面,朱由崧剛當上皇帝,朝廷就發生了三起疑案:“大悲案”、“太子案”和“童妃案”。這些事件反映了新政權毫無凝聚力,嚴重削弱了南明的力量。擁有重兵的大將左良玉面對著大順軍不抵抗,反而從武昌順長江東下要“清君側”,首輔馬士英急調江北四鎮的軍隊迎擊,使江淮的防禦陷於空虛。結果清軍長驅直入,僅一月就兵臨揚州城下。史可法雖有兵部尚書之名,卻調不動軍隊,率揚州軍民死守,後城破殉國,清軍屠城十日。隨後清軍幾無抵抗渡過長江天塹,直搗南京,明眾大臣獻城投降,弘光帝被俘。

假如崇禎沒有自盡,明朝是否能逆境翻盤?


假如崇禎沒有自盡,明朝是否能逆境翻盤?


此後南明的政權更加混亂,四分五裂,甚至出現兩個政權同時存在,互相傾軋的情況。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的擁立下,在福州稱帝,即隆武帝,但魯王朱以海也在紹興監國。兩人為爭正統水火不容,清軍打來的時候各自為戰,均被清軍消滅。

隆武帝死後,其弟唐王朱聿鐭於廣州稱帝,為紹武帝。桂王朱由榔於梧州稱帝,為永曆帝。雙方也是為了爭奪正統互相征討,結果是朱聿鐭僅當了40天皇帝就被清軍俘虜,朱由榔則倉皇逃往廣西。僅兩年多時間,南明國土喪失大半。之後農民軍成了抗清主力,“大順”、“大西”的將領先後歸順南明,戰鬥力明顯高明軍幾個級別,他們和福建鄭成功的英勇奮戰使南明得以苟延殘喘十幾年。如果崇禎還在,政權就不會四分五裂,各地軍事力量可能就會團結在崇禎周圍,集中力量進行抗清鬥爭。

假如崇禎沒有自盡,明朝是否能逆境翻盤?


清兵入關時只有二十萬人,而明軍尚有百萬,清軍如何做到勢如破竹、長驅直入擊潰南明的呢?當然清軍驍勇善戰是一方面,南明政權的一盤散沙也是一方面,但是降清的明舊部勢力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從吳三桂、洪承疇、祖大壽等一幫原來的抗清名將,到後來的地方勢力孫可望、鄭之龍等人,以及一大批軟骨頭的明舊臣,共同葬送了大明江山。如果崇禎不死,那麼君有國,臣有屬,這些將領未必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紛紛降清。北京城破,崇禎以死謝列祖列宗,但他做夢都沒想到大明最大的敵人並非農民軍,而是蟄伏關外虎視眈眈清軍。崇禎死後政權的瓦解給了清軍最好的機會和條件,葬送了大明的大好河山。

綜上,雖然明朝的滅亡具有歷史的必然性,但是崇禎的自殺催化了明朝滅亡的速度。歷史的改變,都是很多因素綜合起來共同起作用,任何一個因素起了變化,那麼歷史可能會向另外一條路發展。但是,歷史沒有如果,一切都是宿命。崇禎死了,大明,也亡了。

假如崇禎沒有自盡,明朝是否能逆境翻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