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是怎么火起来的?带你搞懂表情包的起源。

ID:runningcheese01

作者 : 奔跑中的奶酪

原文标题:表情包进化史!2007-2020 年来龙去脉全搞清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导读

不论你是否承认,表情包都已经是我们互联网生活的一部分了,而且它还是我们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文化。

表情包文化是怎么形成的?我们今天来谈一谈。

01

暴走漫画的诞生

表情包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

当时美国的一个匿名贴图网站 4chan 上,有一个用户上传了一张用 Windows 画板画的四格漫画。

说的是一个人在拉粑粑的时候,水溅到了屁屁上,最后他万分愤怒的故事。

这个四格漫画的风格很简陋,但很快就获得了网友们的认同,随后又有人按照同样的格式,画了一张“垫纸”的解决方案。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马上,这类四格漫画的基调就确定了起来。

讲述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粗犷不顾美感的鼠绘,基本格式是:陈述 + 最后一格的”暴走”,这类漫画后来被称为“RageComic”,中文是“暴走漫画”的意思。

很快,4chan 网站上又出现了其他非常受欢迎的“暴走脸”,比如极其魔性的 Troll Face (巨魔脸),也就是犯贱脸,用于嘲讽,表达对他人上当后的愉悦神情。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由于 4chan 是匿名发帖,不便于交流,网友就自发地到 Reddit(美国版百度贴吧)上开辟了 Rage Comic 的专门版块。

很快,论坛就收到无数的投稿,然后又增加了许多有名的表情,比如“Fuck Yeah”、“Forever Alone”等,于是 Rage Comic 迅速蹿红。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02

暴走漫画引入中国

2008年,Rage Comic 暴走漫画引入中国,这种风格的漫画很快就跨越了文化的鸿沟,在中国互联网上引起巨大反响。

随后有一个叫做“王尼玛”的网友开发了中文版的“暴走漫画”网页,制作中文版本的暴走漫画,在中文版暴走漫画中,男主角一般都叫“王尼玛”,女性则叫“王尼美”。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王尼玛暴走漫画(BAOZOU MANHUA)的出现,推动了暴走漫画(Rage Comic)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这种形式的漫画很快就在中国年轻人之间风靡开来。

03

真人表情的出现

时间到了 2010年,Reddit 论坛上有一位网友上传了一系列的原创漫画脸,其中包括一张 NBA 赛后新闻发布会姚明的歪曲笑脸,并注释写着

“Bitch Please”,意思是“拜托啦!傻哔”。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姚明的这张歪曲笑脸可以用于多种场景,非常的百搭,很快就被用于各种四格暴走漫画上。

后来又陆续出现了许多真人表情,比如成龙、奥巴马、西佛曼、金正恩、谢尔顿等名人的表情。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姚明、成龙这些中国知名人物的加入,Rage Comic 暴走漫画在中国就更加的流行了。

把姚明的表情包玩嗨了的中国网友,好像突然开窍了,原来表情包还可以这样玩。

于是,又有网友把韩国金馆长和日本花泽香菜的笑脸加入到了真人表情包的行列,与姚明一起组成了亚洲“表情三巨头”。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04

万恶的源头来了

同一时间, 一段埃及乳制品公司拍摄的魔性广告《Never Say No to Panda》在网络上爆红。

广告的大概的内容是:当有人拒绝购买这个熊猫品牌的奶酪时,就会有一只大熊猫出现在一旁。

这时洗脑的背景音乐响起 “Just You Know Why~”,伴随着魔性的音乐,熊猫在镜头前定格数秒,静静的看着你。

随后视频里的熊猫变身成为暴力熊猫,进行大肆破坏,之后,屏幕里的“受害者”只好屈服于熊猫的“淫威”,乖乖买这个熊猫品牌的奶酪。

后来,百度贴吧“暗黑破坏神”里有一位叫做“刚子”的网友,他在贴吧的QQ群里聊天时,每次出现都是:“嗨,亲们!我从土星回来啦”,然后开始 balabala 一大堆内容。

内容的最后都会附上一张熊猫静静看着你的图片,也就是熊猫奶酪广告视频截图的 2D 样式。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图片里的熊猫看上去没有睡醒,同时又带有一丝蔑笑的表情,看多了就让人觉得,这表情好贱啊。

于是,又有一位叫“毕须博须A”的网友把图片里的熊猫脸掏空,换上金了馆长的表情,下面配上了一句台词“刚子 is watching you”,以表达戏谑。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可就是这么随手一P,这张魔性的熊猫头表情包就迅速扩散开来,表情的使用规范也自此奠定。

上表情、下台词的这种格式,成为了熊猫头表情包的模板,这种中国式的表情包也开始席卷网络。

05

斗图文化的盛行

随着姚明退役,花泽香菜也不那么爱笑了,“

表情三巨头”的局面不复存在。

这时有一位外国黑人男子的表情异军突起,他的「迷之微笑」一举成为了表情包界的第四大势力,成为“装B”表情包里最常用的表情。

不久,表情包界又迎来另外一位狠角色,张学友的「食屎啦你」的表情成为怼人专用的表情包。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用表情包来斗图的文化也开始在网络上盛行。

除了以熊猫头为模版外,另一个顶着蘑菇头的表情包也经常出现。

蘑菇头表情包来源于国内的一家漫画团队,它原本是一个叫“小鱼儿”的女性卡通形象,但市场反响一直不温不火。

就在漫画团队打算放弃的时候,他们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组将“小鱼儿”的人物形象与经典的表情包融合在一起的图片,结果立即受到在网友的追捧。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由于是专业的漫画团队,所以蘑菇头表情包有着更高的清晰度,还有更多的姿势、人物、对话场景,为沙雕网友提供了很多现成的斗图秘籍。

蘑菇头表情包马上就成为了表情界的半壁江山,和熊猫头势力分庭抗横。

所以说啊,一个漫画人物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识得唔识得呀!)

06

万物皆可表情包

当然,要说到表情包文化的高光时刻,那肯定当属 2016 年的“FB表情包大战”。

而在这场“陆台网友大交流”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的是黄子韬的表情包

明星真人表情包的加入,让原来还属于亚文化的表情包文化走向前台。

如果说之前用熊猫头做的表情包还只在特定的人群中传播,那么明星真人的表情包则普及到了所有用户。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但其实在此之前,表情包的素材就已经不再局限于原来的经典表情了。

网友们开始到各种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中寻找各式各样的表情,每天都会有新的人物和新的台词梗加入表情包的滚滚洪流中。

最早大规模出现在表情包里的明星,应该要数周杰和小S了,两人的表情天赋就是极好的素材,特别是尔康的表情,无需改台词,直接截图就可以使用了。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而到了现在,任何的名人、动物、热点、流行语、图片和截图,加上文字就可以成为表情包,甚至我们还可以看到有网友把图片强行变成表情包的操作。

比如一部老旧的动画片《星际恐龙》,有网友就去寻找恐龙们做出的动作,然后再加上一段不那么“匹配”的文字,它们很快就变成了网友手里的表情包。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所以只要你原意,任何一张图片加上一段文字,它就可以变成表情包。

而“图片+文字”这种中国特色的表情包,就是从那只熊猫开始说起的。

遗憾的是,“暗黑破坏神”贴吧的刚子在2012年病故,他最终没能看到表情包风靡中国网络的样子,而他口中所说的“土星”,原来指就是医院的病房。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他用这种乐观戏谑的精神调节着自己,同时也给无数网友带来了欢乐。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包,居然起源于「拉粑粑」?

本文来源:公众号「奔跑中的奶酪」(ID:runningcheese01),作者:奔跑中的奶酪。提供「高效方法论」,既讲方法论,也提供具体操作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