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群体:怎么办?这些改革让我们成了最焦虑的群体

焦虑,一种无法控制的情绪。

虑者,担忧也。焦者,着急也。

担忧无度,焦虑生也。

如果问什么人最容易焦虑,那么非高三的学生和家长莫属。

而2020年的高考的学生和家长说:高考和招生改革都让我们赶上了,我们竟然成了最焦虑的一届。

2020年高考群体:怎么办?这些改革让我们成了最焦虑的群体

01选科赋分啊,你就象皇帝的新衣

新高考改革的“选科赋分”,就象皇帝的新衣!

根据兴趣选高考科目,“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这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但,为了让不同科目分数之间有可比性而设计的“赋分”模型,在当下却使“选科”成了皇帝的新衣——听起来很美,实行起来就呵呵了。

在理想的状态下,如果学生对六科的选择比较均衡,选科赋分还是比较科学的。但很快,人们就发现了这个赋分模型存在着一个致命漏洞:学的好不如选的好!

如果根据兴趣选高考科目,你的结果可能是这样的:


2020年高考群体:怎么办?这些改革让我们成了最焦虑的群体


2020年高考群体:怎么办?这些改革让我们成了最焦虑的群体

但是,如果你选得好,你的结果则可能是这样的:


2020年高考群体:怎么办?这些改革让我们成了最焦虑的群体

现实中的选科就是,你实际考了卷面分80分,赋分后可能赋成100,也可能会赋成40。

WHY?

听到这个大bug,所有人第一反应都是这样的:

2020年高考群体:怎么办?这些改革让我们成了最焦虑的群体

原来你得多少分,并不取决于你能考多少分,而在于有多少人和你选了相同的科目,选的都是什么人。这是什么道理?

避实就虚,似乎成了最优的竞争策略。于是,最重要的物理在最早的试点地区就被弃选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又打了一个“保障基数”的补丁,但补丁终归是补丁啊。


2020年高考群体:怎么办?这些改革让我们成了最焦虑的群体

于是乎,大家在选科时,就遵循着“策略优选,兴趣放一边”这样一个原则。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各种选科策略指导文章充斥网络,各种选科策略培训班开始盛行。

But,我就纳了闷了,说好的兴趣呢?

可是,你又怎么能知道和你选同一科的都是什么样的牛娃还是什么样的学渣呢?这个问题似乎就无解啊。

唉,那无论怎么选似乎都等于听天由命了?,我TM不焦虑谁焦虑。

焦虑吧!焦虑吧!大家一起焦虑吧!


02自招,想说爱你不容易

高考的不确定性增大,那咱用自招加道保险,安抚安抚我的小心脏总可以吧?

2020年,您还就可能真不能那么想,因为自招政策也可能要变了。

2019年,自主招生突然收紧了,报名条件提高,招生人数减少,优惠幅度降低,着实闪了2019年高考的学生们的腰,也闪了高校的腰。

同时,对于2020年高考的竞赛大军来说,竞赛还要不要搞,便成了一个着实另人纠结、烧脑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有实力冲击省一甚至省队的学生,放弃不甘,停课冲也艰难,焦虑在所难免。


2020年高考群体:怎么办?这些改革让我们成了最焦虑的群体

如果说根据2019年自招收紧政策,要不要竞赛还只是竞赛群体的小焦虑。那么对于2020年呢,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据传自主招生不仅要取消,连领军博雅也要大改革,这是要连保底的饭碗也要砸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是莫须有的传言吗?从竞赛国决现场高校的签约情况来看,已经不再直接承诺降一本,而是变成了一等奖或者最优惠这样的表述。这,似乎也在印证着传言。

传闻似乎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体,这一个贴图更是最近被传播最广的消息。


2020年高考群体:怎么办?这些改革让我们成了最焦虑的群体

而多个自媒体文章还分析了这个方案具有极大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其实最让人焦虑的,莫过于等待,而最难受的等待莫过于在你饥肠辘辘的时候,吊着你的胃口。

自主招生如何改革这只政策的靴子迟迟不肯落地,似乎JYB有意让传言和猜测再飞一会儿啊,不把这届学生和家长烤的外焦里也焦,大概不会罢休。

传言,让家长焦虑指数快速上涨,似乎马上就要到达沸点。

焦虑就情绪不好,情绪不好言语就激烈,这不,在家长群里竞赛生和综合生之间就怼上了。

竞赛生甲:如果没有自主招生,取消降一本,那谁还搞竞赛。没有竞赛怎么能选拔这些天才,基础学科怎么提高,国家怎么进步。竞赛生付出了那么多,即使给20分降分也都不公平。


竞赛生乙:是的是的,大多数竞赛生从初中就开始搞竞赛了,没有周末没有假期,无论是时间投入还是培训费的投入,都比综合生要大很多,如果政策要改总要提前打招呼吧,否则对竞赛生太不公平了,政策不稳,就是对竞赛生心理的摧残。


竞赛生丙:莫怕莫怕,经历过竞赛再回归高考,那自学能力和拼劲是钢钢地,会觉得高考太简单了,就那么一点儿东西需要掌握,很快综合成绩就能冲上来,咱们竞赛生还是更优秀一些。

......

综合生甲:不能说竞赛生付出得多就应该理所当然拿降分吧,竞赛是你自己选的,愿赌服输,不要那么功利。


综合生乙:竞赛生付出多难道综合生就付出的少?综合生是玩着过来的吗?


综合生丙:说什么没有竞赛国家科技就不能进步,以前没有竞赛的时候不也是出过很多科学家吗,这些院士有几个是参加过竞赛的。

......

唉,典型的政策空白期造成的等待性焦虑啊!咱能不能尽快出政策呢?


03高校的营,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

高校的营,是让我欢喜让我忧?让我平添许多愁!

根据惯例,为了自主招生选拔,和为了避免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在高考中失误,顶尖高校会举办各种营,尤其是那两所TOP2。根据惯例,通过营里的选拔和认定,优秀的是能够提前获得相应自主招生资格或者直接降分承诺的。所以,能够参加营,是许多优秀高三生的梦想。

2019年12月13日,在期待中清华发布了“工科营”、“文科营”报名通知,虽然比往年来迟了一些,但还是来了,并且保留了“获奖学生将由相关院系推荐给学校招生办公室”这样的描述。在2019年12月23日,在清华大学的网站“寒假课堂”也开放了报名入口。

而北大却一反常态,没有及时跟进寒假营。这意味着什么?在不办寒假营是“不折腾”成了一种解释后,又匆匆发布了"新春学堂"报名通知。


2020年高考群体:怎么办?这些改革让我们成了最焦虑的群体

结合自主招生政策大改革的传闻,要不要参加参加高校的这些营,参加了会有什么优惠,会不会影响高考备考......,又成了这届学生要考虑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办营的高校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于是,要不要参加高校在寒假举办的营,值不值得折腾,又成了2020年高考生和家长焦虑的一个问题。

2020届高考生,注定要比以往届更焦虑一些。2020年高考生感慨,我们为什么要如此难?


焦虑这种病我该怎么治

焦虑是种病,是病就应该治。

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加,是导致焦虑的诱因。无论选科赋分,还是自主招生政策的调整,亦或是参营的作用,无不是因为不确定性比以往更大。

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或减少焦虑吗?

1)屏蔽影响情绪的负面消息源

屏蔽影响情绪的负面消息就是减少焦虑的首要方法。

少加几个群,不让传言影响自己,是聪明的做法。有北大招生老师就建议家长少加几个群。2019年娃录取到北大的老许,就是直到自招政策发布的2019年3月份才进北大预备家长群,他介绍说就是怕群里的传言造成不必要的焦虑。

屏蔽消息源,又会担心漏掉重要招生信息。其实,关注阳光高考平台,以及目标高校的招生网站和公众号,足矣。

而对于高校的营,能参加尽量要争取参加,万一有优惠呢,不就取得了竞争优势吗?当然,如果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参加,那是最好的,何况这对后面报志愿和选专业是有利无害的。不要患得患失,离高考还有5个月,耽误几天复习时间并不一定就会影响高考分数,何况这几天时间耽误的复习进度,是很容易赶出来的。

2)给自己找点事儿干

转移注意力是缓解焦虑的好方法,也就是给自己找点儿事干。

很多高三家长为了转移注意力,开始练厨艺,在保证娃的营养的同时,还缓解了焦虑。而通过家长之间斗厨艺,既能够给自己坚持的动力,也增加了一些新话题。

姑娘2019年考进北大光华的唐朝则是选择了高三开始装修房子,当然还有秀厨艺了,他也是为了让自己忙起来还要忙得有意义,根本顾不上焦虑。

3)有氧运动

在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的畅销书《情商》中,还介绍了有氧运动是治疗焦虑和忧郁的方法。

与其担忧,不妨跑起来吧!

当高考过后,无论你是考生还是家长,都会发现,原来之前的焦虑是多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